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對人有禮貌》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材分析】《對人有禮貌》是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養成良好習慣》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和行為規范,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課文《對人有禮貌》主要圍繞“禮貌”這一主題展開,通過生動的故事和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向學生展示在與人交往中如何做到有禮貌。課文內容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禮貌的定義和重要性:課文首先向學生解釋什么是禮貌,為什么在人際交往中要講禮貌。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和插圖,幫助學生理解禮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是社會交往的基本準則。2. 禮貌的具體表現:課文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如問候、感謝、道歉、請求幫助等,向學生展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現得有禮貌。通過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禮貌用語和行為。3. 禮貌與自我成長:課文強調禮貌不僅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也是個人修養和素質的體現。通過講述禮貌行為對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激發學生主動養成講禮貌的習慣。4. 家庭和社會中的禮貌:課文可能還會涉及家庭成員之間、學校同學之間以及社會交往中如何保持禮貌,強調禮貌是貫穿于個人生活各個方面的行為準則。《對人有禮貌》這篇課文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禮貌的重要性,并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禮貌。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禮貌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同時,課文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積極的人際交往態度和行為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相關的互動活動和實踐練習,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練習和體驗禮貌行為,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還能在實際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課題 《對人有禮貌》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能夠認識到禮貌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禮貌用語和行為。(2)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如 “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等。(3)掌握基本的禮貌行為,如見面打招呼、微笑、傾聽他人講話等。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故事、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感受禮貌的魅力。(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禮貌的重要性。(3)通過課堂互動、表揚鼓勵等方式,培養學生養成禮貌的習慣。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2)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禮貌習慣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3)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踐行禮貌行為,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認識禮貌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和行為。(2)培養學生養成禮貌的習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禮貌行為。2. 教學難點(1)如何引導學生將禮貌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做到對人有禮貌。(2)幫助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三、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如校園、家庭、公共場所等,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禮貌的重要性。2. 故事教學法:講述與禮貌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中領悟禮貌的意義。3. 角色扮演法: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練習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4.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禮貌的認識和體會,共同探討如何養成禮貌的習慣。5. 榜樣示范法:教師和學生中的榜樣通過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導學生養成禮貌的習慣。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 分鐘)(1)播放一段關于禮貌的視頻,視頻中展示了不同場景下人們的禮貌行為,如在學校向老師問好、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等。(2)提問學生:視頻中的人們做了哪些禮貌的行為?你覺得禮貌重要嗎?為什么?(3)引出課題:《對人有禮貌》。2. 認識禮貌的重要性(15 分鐘)(1)講述一個關于禮貌的故事,如《程門立雪》,讓學生感受古人的禮貌和尊重。(2)組織學生討論:故事中的人物為什么要這樣做?禮貌對他們有什么好處?(3)教師結合故事和學生的討論,講解禮貌的重要性,如禮貌可以讓人感到尊重和關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等。3. 學習禮貌用語和行為(20 分鐘)(1)展示一些圖片,圖片上展示了不同的禮貌用語和行為,如 “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等禮貌用語,以及見面打招呼、微笑、傾聽他人講話等禮貌行為。(2)教師逐一講解這些禮貌用語和行為的含義和用法,讓學生了解在什么情況下應該使用這些禮貌用語和行為。(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練習,讓學生互相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加深對禮貌用語和行為的理解和掌握。4. 情境模擬(20 分鐘)(1)創設不同的情境,如在學校、家庭、公共場所等,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在這些情境中如何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體會,以及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的注意事項。(3)教師對學生的角色扮演和討論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現,同時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5. 養成禮貌習慣(20 分鐘)(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養成禮貌習慣的方法和經驗。(2)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總結一些養成禮貌習慣的方法,如從小事做起、堅持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向身邊的榜樣學習等。(3)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禮貌行為,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6. 課堂總結(10 分鐘)(1)教師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禮貌的重要性和養成禮貌習慣的方法。(2)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保持禮貌的行為,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小學生。(3)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身邊的人是否有禮貌,記錄下他們的禮貌行為,并向他們學習。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對禮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禮貌的重要性,故事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角色扮演法和小組討論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禮貌用語和行為。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現不夠自然,可能是因為對禮貌用語和行為還不夠熟悉。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練習和指導,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禮貌用語和行為。另外,在養成禮貌習慣的環節中,部分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引導和監督??傮w來說,本節課的教學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認識到了禮貌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的禮貌用語和行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養成禮貌的習慣。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們會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六、板書設計 《對人有禮貌》一、認識禮貌的重要性二、學習禮貌用語和行為三、情境模擬四、養成禮貌習慣五、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