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教學設計及反思課題 《大家排好隊》一、教材分析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排隊的重要性,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教材通過展示不同場景下排隊和不排隊的情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排隊帶來的秩序和不排隊造成的混亂,從而明白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為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二、核心素養目標 1. 道德品質素養目標(1)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公德心,讓學生明白排隊是遵守規則、尊重他人的表現。(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文明有序的重要性。2. 心理健康素養目標(1)通過排隊活動,培養學生的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心理韌性。(2)讓學生在有序的環境中感受到安全和舒適,促進心理健康發展。3. 社會責任素養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共同維護公共秩序。(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排隊中學會與他人協調配合。4. 文化基礎素養目標(1)了解不同文化中對排隊的重視和做法,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2)通過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讓學生認識到排隊的重要性,養成自覺排隊的習慣。(2)引導學生掌握在不同場合正確排隊的方法。2. 教學難點(1)如何幫助學生將排隊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堅持排隊。(2)處理好排隊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排隊有一定的認知,但在實際生活中可能會因為自我意識較強、耐心不足等原因而出現不排隊的情況。他們需要通過具體的引導和體驗,深刻認識到排隊的重要性,并學會正確排隊的方法。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五、教學方法與策略 1.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素材展示排隊和不排隊的場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兩者的差異。2. 故事教學法:講述與排隊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中領悟道理。3. 體驗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排隊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排隊的重要性和正確方法。4.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排隊的認識和體驗,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排隊。5. 榜樣示范法:教師和優秀學生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樹立排隊的榜樣。六、教學準備 1. 收集與排隊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2. 準備一些排隊的標志和道具,如排隊線、指示牌等。3. 制作教學課件。七、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 分鐘)(1)播放一段學校門口學生們亂哄哄擠著進校門的視頻,再播放一段學生們整齊排隊進校門的視頻。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強烈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不排隊和排隊的不同,引發學生對排隊的思考。(2)提問學生:你喜歡哪個視頻里的場景?為什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排隊的初步感受,引出課題。2. 認識排隊的重要性(10 分鐘)(1)展示一些在超市、銀行、游樂場等場所排隊和不排隊的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看到不同場合下排隊和不排隊的情況,引起他們的反思。(2)組織學生討論:排隊有什么好處?不排隊會帶來哪些問題?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文明意識,讓他們深刻認識到排隊的重要性。3. 學習排隊的方法(10 分鐘)(1)講解排隊的基本方法,如站在排隊線內、保持適當距離、不插隊等。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正確排隊的具體要求,為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打下基礎。(2)請學生上臺示范排隊的動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和點評,讓學生更加明確排隊的正確方法。4. 故事分享(10 分鐘)(1)講述一個關于大家排隊做好事的故事。設計意圖:通過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故事中體會排隊的積極意義。(2)請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經歷過的排隊的好事情。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享精神。5. 小組討論與實踐(10 分鐘)(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在學校和其他公共場所如何更好地排隊。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互相交流,共同探討排隊的方法。(2)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進行排隊實踐活動,如模擬在圖書館借書排隊、在食堂打飯排隊等。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的排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6. 處理排隊中的突發情況(10 分鐘)(1)展示一些排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的圖片,如有人插隊、有人生病需要優先等。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排隊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2)組織學生討論如何處理這些突發情況。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情況下如何保持排隊的秩序,培養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7. 總結與拓展(5 分鐘)(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排隊的重要性和方法。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明確學習目標。(2)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排隊的小使者,提醒身邊的人排隊,并記錄自己一周內排隊的情況。設計意圖:將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責任感。八、板書設計 《大家排好隊》認識重要性 學習方法 故事分享 小組討論 實踐活動 處理突發情況九、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對排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直觀教學法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排隊和不排隊的差異,故事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體驗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實踐能力。然而,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還不夠自覺,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和監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排隊習慣。同時,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養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