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學習伴我成長》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學習伴我成長》是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做學習的主人》中的開篇課文。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多樣性和重要性,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理解學習不僅限于課堂和書本,而是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隨個人的成長與發展。2. 教材編排特點單元主題鮮明:本課作為第一單元的第一課,以“學習伴我成長”為主題,為后續課程如“我學習,我快樂”和“做學習的主人”奠定了情感與認知基礎。內容貼近生活:教材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如學說話、學走路、學禮儀等,展示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無處不在。注重體驗與感悟:通過活動、討論和分享等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加深對學習重要性的理解。二、教學目標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白學習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對學習的熱愛和興趣。2. 能力與方法目標初步掌握調查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認識到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3. 知識目標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學習,每個人都是在學習中成長起來的。理解并認同“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念。三、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明白學習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體驗并認同學習的多樣性和樂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2.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并接受“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和升學”的觀念,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和實現個人價值。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持續性和終身性,初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四、學情分析1. 學生基礎經過兩年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認知和學習能力。他們對學習有一定的認識,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尚未形成深入的理解和系統的學習觀念。2. 認知特點三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對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體的生活實例和情境。他們好奇心強,喜歡參與活動和討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3. 學習需求學生需要通過具體的生活實例和實踐活動來加深對學習重要性的理解。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來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習伴我成長》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應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特點,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活動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并初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一、導入新課 1. 播放一段關于不同年齡段人們學習的視頻,如幼兒學走路、小學生在課堂學習、成年人參加培訓等。2. 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怎樣的存在呢?” 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的普遍性。 視頻導入法、提問法 5 分鐘 激發學生對學習這一主題的興趣,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學習伴我成長”。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二、新課講授 1. 成長中的學習(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回憶自己從幼兒園到現在的學習經歷,包括學會了哪些技能、知識等。(2)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3)教師總結: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不斷地學習,從最開始的走路、說話,到后來的讀書、寫字、畫畫等,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每一步成長。 小組討論法、發言展示法、總結法 10 分鐘 幫助學生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認識到學習在成長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回憶、總結和表達能力。2. 生活處處有學習(1)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圖片,如在超市購物認識商品標簽、在公園觀察植物、在家里幫父母做家務等。(2)提問學生:“這些場景中有沒有學習呢?如果有,我們能學到什么呢?” 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學習機會。(3)教師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各種學習,如從旅行中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從與他人交往中學會溝通和合作等。 圖片展示法、提問法、舉例法 10 分鐘 讓學生明白學習不僅僅發生在學校,生活中處處都有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3. 學習的意義(1)講述一些關于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故事,如貧困地區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走出大山,科學家通過不斷學習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等。(2)組織學生討論學習的意義是什么。(3)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重要意義,如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實現夢想等。 故事講述法、討論法、引導總結法 10 分鐘 讓學生深刻理解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4. 終身學習(1)介紹終身學習的概念,即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斷地學習。(2)展示一些成年人繼續學習的例子,如老年人上老年大學、職場人士參加各種培訓等。(3)提問學生:“為什么要終身學習呢?” 引導學生思考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概念講解法、案例展示法、提問法 10 分鐘 讓學生了解終身學習的理念,認識到學習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長遠學習意識。三、課堂活動 1. “學習大轉盤” 游戲(1)制作一個大轉盤,將轉盤分成若干區域,每個區域寫上不同的學習場景,如學校學習、家庭學習、社會學習等。(2)請一位學生轉動轉盤,指針停在哪個區域,就請其他學生分享在這個區域中的學習經歷或收獲。(3)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不同場景下學習的重要性。 游戲法、分享法、點評總結法 10 分鐘 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場景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2. “學習之星” 評選(1)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推選一位 “學習之星”,可以是學習努力、方法得當、進步明顯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同學。(2)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小組推選的 “學習之星”,并說明推選理由。(3)全班同學投票選出班級的 “學習之星”,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 小組推選法、介紹展示法、投票評選法 15 分鐘 通過評選活動,樹立學習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四、鞏固練習 1. 學習發現大比拼(1)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找出身邊更多的學習場景,并進行記錄。(2)小組代表上臺展示自己小組的發現,其他小組進行評價。(3)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組活動法、展示法、點評法 10 分鐘 通過實際尋找學習場景,鞏固學生對生活處處有學習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觀察能力。2. 我的學習計劃(1)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份短期的學習計劃,包括要學習的內容、學習方法、時間安排等。(2)邀請幾位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學習計劃,并說明制定的理由。(3)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計劃進行指導和建議。 制定計劃法、分享法、指導法 10 分鐘 幫助學生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計劃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五、課堂小結 1. 教師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呢?”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成長中的學習、生活處處有學習、學習的意義、終身學習等。2. 教師總結:“同學們,學習是我們成長的階梯,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不斷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提問法、總結法 5 分鐘 幫助學生鞏固本節課的知識,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和持續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六、布置作業 1.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討論他們在生活中的學習經歷,并記錄下來。2. 觀察身邊的一個人,了解他是如何學習的,并寫一篇小短文介紹。 口頭布置作業 2 分鐘 讓學生在課后進一步拓展對學習的認識,增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寫作能力。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加入課堂活動環節后,進一步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皩W習大轉盤” 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思考不同場景下的學習,加深了對學習的理解?!皩W習之星” 評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的參與度很高,課堂氣氛活躍。然而,在活動組織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間控制不夠精準,部分學生在評選活動中過于關注結果而忽略了學習他人的優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活動的組織和時間管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活動結果,注重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同時,我也會不斷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