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只鳥仔》教案【教學課時和課型】一課時,唱歌課【作品分析】《一只鳥仔》是一首臺灣童謠。歌曲為五聲徵調式,四四拍,音域為九度,全曲共四個樂句,每句兩小節,節奏型完全相同。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下行大二度移位,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變化重復。下滑音、襯詞、襯腔的運用,使得歌曲顯得非常風趣,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詼諧風格。全曲統一、完美,形象地表現了孩子們天真、可愛、純潔的性格以及熱愛家鄉和大自然的真摯情感。【教學目標】1、能用輕松、自然、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一只鳥仔》。2、了解和學習歌曲中的下滑音記號和襯詞,感受、體驗,樂于表現歌曲活潑、風趣、詼諧的特點,積極參與自主表演獲得音樂實踐活動的快樂體驗。3、能夠多欣賞學習此類作品,感受音樂與大自然的密切聯系,主動了解具有濃郁臺灣風格的歌曲,并知悉臺灣地方音樂文化。【教學重點】能夠用輕松、自然、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樂于表現出鳥兒的風趣、詼諧,靈動等特點。【教學難點】在綜合表演時能將演唱、身勢伴奏、對自然界鳥鳴的模仿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創造性的表現歌曲。【教學用具】鋼琴、竹笛(G調)、響板(2個)、板貼(精致)【教學過程】一、導入部分1、模仿鳥叫 營造氛圍師:同學們好!還認識我嗎?(停頓)我是來自星洋學校的戎老師,今天,我帶來了’我最心愛的小伙伴也帶來了,你們看?。贸龅炎樱?br/>你們認識它嗎?(竹笛)真棒,竹笛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的聲音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下面啊我就用它來模仿一種小動物的聲音(苗嶺的早晨20s)聽,是什么小動物呢?(眼神)生(預設):喜鵲、麻雀、小鳥師(評價):對了,老師模仿的就是清脆的鳥叫聲(激動的語氣)。師: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森林,一只小黃鳥開始輕快地唱歌了,它是這樣唱的:4/4X 0 X 0| X 0 X 0:||咕 0 咕 0 |咕 0 咕 0 :||它唱歌的聲音有怎樣的特點?(活潑的、很有彈性的)你們可以像小黃鳥一樣唱一唱嗎?(準備好)【反復記號提醒】師:一只小藍鳥飛過,它說真好聽,我也想來唱一唱。小藍鳥是這樣的唱的:4/40 XX 0 XX |0 XX 0 X :||0 啾啾 0 啾啾 | 0 啾啾 0 啾:||(反復記號記得及時提醒:說了兩次) 【叫了幾聲】師:我們也來學學它的歌聲吧?。? )師:小黃鳥和小藍鳥相互應和著歌唱,唱出了一首動聽的合唱曲呢!現在我把你們分成兩組,這半邊的同學是小黃鳥(咕),這半邊的同學是小藍鳥(啾啾),我們一起來合作一下。(中間有問題指出來)師:同學們這兩只小鳥唱的歌是幾拍子呀?4/4 你知道4/4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嗎?(強 弱 次強 弱)所以小黃鳥的歌聲強一點,小藍鳥的歌聲弱一點。二、新授部分1、引出歌謠 朗讀歌謠師:它們此起彼伏的歌聲,吸引了小伙伴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它們唱起了動人的歌謠(播放音樂)聽出他們唱了什么嗎?(播放音頻)師:是啊!他們正在唱《一只鳥仔》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故事呢?(PPT出示)聽老師來讀一讀,(停頓)在干嘛?這只鳥仔它啊在找朋友。師:多可愛的一只小鳥仔啊,我們也來讀一讀,老師讀一、三兩句,你們來讀二四兩句。聲音應該怎么樣?響亮有彈性。(一二我先來)【句尾:噢(糾正)】師:你們觀察一下,歌詞有什么特點呢?生(預設):(引出咿嘟)師:真是一群善于觀察的孩子!其實啊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咿嘟,是這首歌曲的襯詞,并無實際意義。師:我們跟著音樂(伴奏)再來一遍。2、用du哼唱旋律①師:這么有趣的童謠,再來聽聽這首童謠,一起來看看這首童謠的旋律,這首童謠共有句旋律,我們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學習這段旋律?(老師來示范一下,老師彈一句,你們再來哼唱)生自由說②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回聲游戲,老師分別彈奏每一句的旋律,請同學們用Du來把這段旋律哼唱出來。(第一樂句:①同學們的音還不太準哦,我們再來聽一遍。②我們再來聽一聽最后一個音是短的還是長的——短的,用你們的聲音來回應我,有幾個短的音?)(第二樂句:后十六音符,最后一個音的長短)第三句基本沒問題第四句注意節奏師(評價):很好,現在我們把四個樂句連起來模唱一遍,聽好前奏哦!(慢速:完整鋼伴)師:加快速度我們再來一遍,聽好前奏?。ㄔ伲和暾摪椋?br/>同學們我們的回聲游戲完成的很成功,你們的樂感真不錯。3、分析樂句的關系師:我們用Du哼唱了下歌曲的4句旋律,看一看歌曲的4句旋律,有哪兩條旋律是一樣的?生(預設):第一條和第三條,(哼唱)師:我們再來看一看,這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個小兄弟都在嗎?有兩個音不在fa和si,在我們的民族音樂當中,像這樣沒有fa和si只有do re mi sol la這五個音在里面我們把它稱之為民族五聲調式,所以這是一首民族五聲調式的歌曲。師:我們把這兩個樂句放在一起比一比看呢?果然一模一樣,旋律線相同,小音符一樣嗎?它們有什么規律?(老師范唱)它們之間都相差了一個音,有一個地方有兩個(1和6)鳥媽媽在上面飛,鳥寶寶沿著鳥媽媽飛的方向在下面飛,像這樣的旋律進行,我們把它叫做旋律的模進。師:那二四兩句有什么規律呢?你發現了嗎?生(預設):它們后面的旋律基本一樣,只有開頭不一樣師:那我唱第二句你唱第四句(跟鋼琴)【變化重復】4、填歌詞演唱+下滑音師:分析旋律關系之后,現在我們來試著跟著老師的琴聲把歌詞填上去唱一唱(跟鋼伴唱:注意前奏)提及姿勢:身體坐正,口腔打開(手示意),準備好了嗎?聽好前奏師:(評價)有一句可以唱的更好!狀態積極,口腔打開。剛剛我們說這是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鳥,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歌聲去表現呢?(調皮)如無反應:可以進行對比(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面帶微笑我們再來一次,好嗎?(鋼伴兩遍)解決下滑音第二遍唱:同學們已經唱的很好了,老師也想來唱一唱,你們聽老師哪些字上唱的比較特別?(師示范點一下)(清唱)師:你們看他們每個字上都有一個下劃線,(下滑音)下面我們再演唱的時候,要有一個下滑的感覺,跟著老師把這兩句單獨來練一練。(跟著我來學一學)師:那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眉毛揚起來】有了下滑音的加入,果然讓音樂變得更加的趣意盎然,下面讓我們帶上音樂來唱一唱。(伴奏音樂兩遍,真棒,我還想再聽一遍,動起來)5、回聲環節師:我們的歌聲在森林中回蕩,一聲聲回聲向我們傳來,聽他藏在歌曲中的哪里?(走到學生中間:回聲里加動作)生(預設):師:我們一起加入進來。加上動作。師:請左手邊的同學扮演小鳥仔,右手邊的同學來演回聲,一二預備起。我們要同時結束哦。完整呈現師:還記得那只小黃鳥和小藍鳥嗎?他們也迫不及待的加入我們,我們來回憶一下,我把大家分成四個組。三、拓展——教唱閩南語師:其實啊這是一首臺灣童謠,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比如:藏族人使用的方言是藏語,廣東人使用的方言是粵語,那你們猜猜看臺灣人使用的是什么方言嗎?(閩南語)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用閩南語來演唱這首歌曲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師逐字逐句教唱(先讀詞)師: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的民歌,它的曲調優美,以后我們可以用靈巧的耳朵和優美的歌聲去更好的感受和表現我們中國民族的無窮魅力。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