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4.2讓家更美好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選自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第四課《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二課時內容《讓家更美好 》。教材主要介紹了如何建設美好家庭。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懂得每個家庭表達親情的方式是不同的,學會體味親情。懂得家風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懂得家庭生活中需要每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學會表達親人之間的愛,傳遞家人之愛,構建和諧家庭。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責任感不強,對于家庭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要他們很好地理解中國的家庭文化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本框涉及的家庭知識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七年級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通過本節課引導他們學習、理解中國家庭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培育家國情懷。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具備熱愛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以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能夠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初步具備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自覺踐行良好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 法治觀念: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與核心要義。初步了解個人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初步具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識和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強、理性平和、堅韌樂觀的人格,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能夠主動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具備應對挫折的積極心理品質。 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有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的奉獻精神。具有民主與法治意識,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和民主實踐。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建設美好家庭。 教學難點:在實際生活中,能懂得如何建設美好家庭。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和諧的家庭氛圍” 觀看視頻設計意圖:通過文字材料和視頻,激發學生興趣,順利導入新課。環節二:怎樣建設美好家庭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展示核心素養目標 展示材料—— 2023年6月8號河北一位母親在考場外等著兒子歸來,穿著環衛工作服的媽媽,被太陽曬得黑黝黝,臉上布滿了幸福的皺紋,一收粗糙的手展現出家里的辛苦和艱辛。考試結束,走出考場的兒子一把摟住母親,也許是體貼母親的不易,一時間哽咽的說不出話。母親也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把不舍得喝的一瓶礦泉水遞給了兒子,兒子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流滿臉頰,母子相擁而泣。兒子深知這瓶水意味著什么,更理解母親多年的艱辛與此時的心情,他用手拍了拍母親的肩膀以示安慰。 播放視頻“最美媽媽” 展示“生活觀察”材料—— 設問“在家庭中,你愛所有的親人嗎?為什么? 你是因為他們特別愛你,你才愛他們的嗎?”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 關于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請同學們想想,我們和家人是通過什么方式建立起一個家庭的呢? 展示材料—— 并設問“思考:你認為這三個媽媽誰更愛孩子?” 引導學生得到知識—— 怎樣建設美好家庭 (1)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會親情之愛。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有時我們可能因為他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展示“閱讀感悟”材料—— 領導干部的模模——孔繁森,兩次進藏工作,勤政為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西藏地區,獻給了黨的事業。他和女兒的書信往來,令人嘆惋。 設問“考:從孔繁森父女書信往來中你感悟了什么?” 播放視頻“小時候和父母吵架的幾種狀態” 展示“探究與分享”材料——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1、你能理解小強媽媽的做法嗎 2、如果你和家人有類似的“碰撞”,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得到知識—— (2)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 展示“探究與分享”材料——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1、收集我國傳統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 2、分析這些“家規”“家訓”的內容,說說哪些內容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 展示“孝親敬老”材料—— 引導學生得到知識—— (3)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展示圖片,并設問“建設美好家庭,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共同分擔,為此,你能做些什么?”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1、你會做哪些家務? 2、你會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嗎? 3、分享你做家務的經歷和體會,并給自己的自理能力打打分吧! 引導學生得到知識—— (4)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 展示材料“啟思導行”—— 以“愛要這樣來表達”為主題,組織一次體驗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向父母表達愛的方式,討論具體做法,并付諸行動。 課堂小結 隨堂練習 布置作業—— 作業: 愛在行動!請你制定一份規劃,闡述應該如何建設、維護“最美家庭”。 閱讀文字材料,思考問題,分享答案。 觀看視頻 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分享交流。 閱讀材料,分享交流。 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分享交流。 觀看視頻 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分享交流。 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分享交流。 閱讀材料,小組討論,分享交流。 閱讀材料,思考,分享交流。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材料、文字材料、設問、小組討論、分享交流等方式,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學生分享探討中生成知識,讓學生如何建設美好家庭。板書設計 如何建設美好家庭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基礎作業: 整理知識點,完成本節課的同步練習 拓展性作業: 以“如何建設美好家庭”為主題,繪制手抄報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3張PPT)第4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4.2 讓家更美好1234567素養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1素養目標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增進中華民族價值認同。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實際行動促進家庭和睦幸福,傳承中華家庭文化傳統美德。責任意識:樹立家庭主人翁責任感,樹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2新知導入怎樣建設美好家庭3新知講解怎樣建設美好家庭2023年6月8號河北一位母親在考場外等著兒子歸來,穿著環衛工作服的媽媽,被太陽曬得黑黝黝,臉上布滿了幸福的皺紋,一收粗糙的手展現出家里的辛苦和艱辛。考試結束,走出考場的兒子一把摟住母親,也許是體貼母親的不易,一時間哽咽的說不出話。母親也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把不舍得喝的一瓶礦泉水遞給了兒子,兒子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流滿臉頰,母子相擁而泣。兒子深知這瓶水意味著什么,更理解母親多年的艱辛與此時的心情,他用手拍了拍母親的肩膀以示安慰。3新知講解生活觀察3新知講解他們分擔了我們的憂傷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他們分享了我們的喜悅親情是什么?為什么會有親情?他們為我們的生活操勞他們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是我們成長的陪伴者和見證者思考:你認為這三個媽媽誰更愛孩子?1.考試“考砸”了,父母會說:2.考試考好了,父母會說:3.周末想和同學玩,父母的態度:沒認真聽課,沒努力沒關系,找找原因,下次爭取考好這次題目很容易,考得好應該的考得不錯,加油,繼續努力早點回來,注意安全書看了嗎?作業寫完了?A父母B父母3新知講解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溫馨和睦磕磕絆絆內斂深沉自然隨和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甚至因此否認親情的存在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筆記梳理1、怎樣建設美好家庭(1)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會親情之愛。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的溫馨和睦,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內斂深沉,有的隨和自然……有時我們可能因為他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3新知講解閱讀感悟領導干部的模模——孔繁森,兩次進藏工作,勤政為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西藏地區,獻給了黨的事業。他和女兒的書信往來,令人嘆惋。3新知講解自從收到你們給我的明信片后幾乎天天都要看兩遮、凡是看了明信片、賀年片后都感到,我雖在高原,但是最幸福的人。我雖在高原世界屋界的屋脊上過著正常人難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這么多的女兒在想著我,盼著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勁,心中有說不出的愉快。歲歲清明,又到清明。我們姊妹三個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惜您卻不能享受天倫之樂。爸爸,您還記得嗎?您收養的那個小女孩貢桑,她大學畢業后就回西藏了。您長眠的那片土地已發生了滄桑巨變,孩子們上學都是義務教育,老人們都有了社會保障,礦區條件也大有改善。爸爸,女兒想你,如果有來生,我們還是一家人。思考:從孔繁森父女書信往來中你感悟了什么?孔繁森寫給女兒的信女兒寫給孔繁森的信十月的一天,突然降稱,媽媽讓小強穿上厚外套。他說:“今天有體育課,穿厚外套不方便運動,更何況要春捂秋凍嘛。”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說:“穿多了可以脫,穿少凍感冒了怎么辦 ”小強說:“哎呀,我都這么大的小伙子了,抗凍。”小強穿戴整齊要出家門了,媽媽還是拿著厚外套讓他穿……探究與分享3新知講解小組討論:1、你能理解小強媽媽的做法嗎 2、如果你和家人有類似的“碰撞”,你會怎么做 3新知講解幫助家庭成員走出“面子”困境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沖突后,都有和好之意卻又礙于面子時,可以充當搭橋人,幫助雙方和好如初處理家庭矛盾的方法與技能3新知講解1、幫助家庭成員舒緩情緒,做忠實的傾聽者2、解決矛盾時不偏不倚,做堅決的中立者3、讓家庭成員看到對方的優點,做美好的引導者探究新知我是小小“黏合劑”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我們可以充當“黏合劑”培養自己的協調能力3新知講解筆記梳理(2)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在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有時難以避免。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3新知講解探究與分享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規、家訓是它的承載形式。3新知講解3新知講解小組討論:1、收集我國傳統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2、分析這些“家規”“家訓”的內容,說說哪些內容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3新知講解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論語》中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禮記》中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孝親敬老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傳承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間關系、處理家庭問題時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規范。尊老愛幼是每個人的道德義務,更是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尊老尤其要注重“敬、禮、誠”,愛幼要注重“慈、愛、扶”。男女平等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男女都能保持人格獨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有同等的義務,反對歧視和迫害女性。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夫妻關系應以平等互愛為基礎。雙方應該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信、互諒、互勉。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要強化奮斗觀念、強化勞動觀念、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培育合理的消費觀念。鄰里互助是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體現。要與人為善,少爭高低,小事忍讓,大事勸解,和睦相處。筆記梳理(3)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3新知講解建設美好家庭,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共同分擔,為此,你能做些什么?3新知講解小組討論:1、你會做哪些家務?2、你會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嗎?3、分享你做家務的經歷和體會,并給自己的自理能力打打分吧!3新知講解筆記梳理(4)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在家庭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3新知講解1、怎樣建設美好家庭(1)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會親情之愛。(2)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3)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4)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3新知講解啟思導行以“愛要這樣來表達”為主題,組織一次體驗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向父母表達愛的方式,討論具體做法,并付諸行動。3新知講解隨堂練習4課堂練習隨堂練習A1、如果說家是我們幸福的港灣,那優良家風就是人生成長的沃土。下列屬于優良家風的是( )①孝親敬長睦親齊家②勤儉持家量入為出③法安天下德潤人心④水則載舟水則覆舟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課堂練習A2、春節意味著家人的團聚。春節臨近無論在天涯海角,天南地北的人總會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共享家的溫馨,家的幸福。幸福美滿的家( )A.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創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B.成員之間要彼此溝通,增進理解,保持矛盾C.是不會有沖突的,需要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和義務D.盡孝在當下,關愛家人的美德與青少年關系不大4課堂練習D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與國密不可分。一個國家的繁榮興盛,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設文明和諧家庭,需要( )①家庭成員消除彼此差異②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信任③家庭成員間和睦相處④家庭成員間相互體諒和包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課堂練習B4、下圖漫畫《大樹底下好乘涼》啟示我們,要處理好家庭關系,應該( )A.充分享受家庭帶來的甜蜜溫暖B.感恩家庭成員的默默付出C.包容接納家庭成員的缺點D.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4課堂練習D5、家,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只有動真情才能讀懂它。下列詩詞體現了促進和諧家庭建設的是( )①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堅忍不拔之志②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③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④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課堂練習課堂小結5課堂總結課堂小結——思維導圖5課堂總結6作業布置作業:愛在行動!請你制定一份規劃,闡述應該如何建設、維護“最美家庭”。7板書設計如何建設如何建設美好家庭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單元名稱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一、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課程標準 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具備熱愛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以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能夠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初步具備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自覺踐行良好的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 法治觀念: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與核心要義。初步了解憲法主要內容以及個人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強化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和守法用法意識,初步樹立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等觀念,初步具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識和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強、理性平和、堅韌樂觀的人格,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能夠主動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夠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真誠、友善,具有互助精神。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具備應對挫折的積極心理品質。 責任意識:關心公共事務,關心國家發展和前途命運,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有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有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具有現代生態文明觀,踐行綠色生活方式,自覺保護環境。具有民主與法治意識,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和民主實踐。 總目標: 能夠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并在社會生活中自覺踐行。能夠了解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誠實守信、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夠明辨是非善惡,通過體驗認知和踐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珍愛生命,熱愛生活。能夠關心集體、社會和國家,具有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主動承擔對自己、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責任。 學段目標: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自覺踐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質及特征。認識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學間的友誼,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自覺分擔家庭責任,體會敬業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在團隊合作互動中增強合作精神和領導力。(二)單元內容分析 本單元包括包括第四課“幸福和睦的家庭”、第五課“和諧的師生關系”、第六課“友誼之樹常青”和第七課“在集體中成長”。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可觸可感的資源出發,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主題——成長的時空,并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創造,更好的在集體中成長,正確處理家庭關系、師生關系、朋友關系,讓自己成為“在集體中成長”。 本單元是道德與法治教材第四學段對與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交往,過集體生活問題的集中關注,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和體驗到的問題入手,選擇幸福和睦的家庭、和諧的師生關系、友誼之權常青、在集體中成長四個角度 ,采用對話的方式,力圖在一定程度上由家庭認知,逐漸過渡到對師生關系、友誼和集體的認知,進一步適應集體生活,并為共建美好集體出力。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繼少年有夢之后,由學生自己過渡到與他人交往,承接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班級”、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學校”、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與班級共成長”、第二單元“為父母分擔”,在原道德與法治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中繼續深入展開,體現了道德與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課程體系。 以“大單元”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摒棄每一課程單獨教學的傳統方式,按照大單元學習目標規劃設計本單元的學習,組織引導學生明確如何與父母、老師、朋友及同學相處,讓學生學會創意生活,讓學生在集體中健康成長。(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是一個處在由兒童向青少年時期過渡的特殊群體,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兒童半成人的特點,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思想活躍,但認知能力、思維方式、人格特點及社會經驗等都有待進一步發展。教材從學生剛剛入學引導學生認識到家庭關系、師生關系、同學朋友關系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集體生活的能力,為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礎。 七年級學生閱讀、分析、知識運用能力,比較欠缺,教學設計中強化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材料的涉及,為提升能力奠定基礎。 七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設計利用視頻、故事等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四)教育價值 1、自我成長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從現有生活經歷和認知基礎出發,感知家庭、師生關系、友誼等與自己日常生活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學生能夠正確處理與他人、集體之間的關系,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主題 ——成長的時空,并通過自己的智慧,處理好各方面人際關系,在集體中健康成長。 2.我與他人的關系 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學習,在認識初中生活與自我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各方面人際關系,在集體中健康成長。 3.我與社會、國家的關系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理解初中階段的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黃金時期,進而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為將來在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二、單元目標 1.了解家的內涵,知道在中華文化中家有深厚的意味和內涵。通過分析實例,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家、家與家庭的聯系及確立家庭關系的情形。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引導學生繼承家庭的優良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2.懂得每個家庭表達親情的方式是不同的,學會體味親情。懂得家風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懂得家庭生活中需要每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學會表達親人之間的愛。 3.多角度了解教師職業,理解教師職業的神圣性和專業性。樹立職業觀念,懂得教師職業所蘊含的價值取向,培養尊師愛師的情感。 4.能夠有效地建立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認識并接納不同風格的教師,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能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與表揚,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5.理解友誼的特質,知道在友誼中什么特質是重要的。培養尊重他人、珍惜友誼的情感,在交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梳理對友誼的感受,培養自己正確的友誼觀念。 6.懂得建立友誼和經營友誼的方法,并在生活中主動實踐。梳理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并發展真正的友誼。 7.懂得集體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提升熱愛集體的情感和意識。學會在集體生活中發展個性、完善自我,提高在集體生活中自我覺察、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8.樹立建設美好集體的意識與責任感;了解集體愿景的內涵及作用。能正確處理班集體中不同的意見、競爭與合作;正確處理集體中的人際關系。了解我與他人、集體的關系,學會處理我與他人和集體的關系;學會在集體的建設中盡責并勇于擔當。三、單元重點 1、家的意義。 2、怎樣建設美好家庭。 3、怎樣正確認識老師。 4、怎樣建設美好師生關系。 5、什么是真正的友誼。 6、怎樣正確交友。 7、過集體生活的意義。 8、怎樣建設美好集體四、單元難點 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建設美好家庭,建設美好師生關系,正確交友,建設美好集體。五、單元整體教學思路 (一)設計思路: (二)單元實施: 子任務四: 在集體中成長子任務一:幸福和睦的家庭 內容 安排課時設置達成評價任務活動當堂 檢測家的意味1了解家庭的含義,理解家的意義。通過創設情境、案例分析等手段,了解家庭的含義,理解家的意義。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庭的情感。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讓家更美好1學會為促進家庭和諧做貢獻,體味家中的親情,正確處理與父母的矛盾和沖突,學會傳承家庭美德,與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讓家更美好。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為促進家庭和諧做貢獻,體味家中的親情,正確處理與父母的矛盾和沖突,學會傳承家庭美德,與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讓家更美好。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合作、教師引導等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中逐步解決問題和困惑,有所收獲和感悟。 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子任務二:和諧的師生關系 內容安排課時 設置達成評價活動任務當堂 檢測走近老師1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理解如何正確認識老師。利用創設的情境,通過參與討論、爭論、辯論,了解教師職業的特點。通過生活實例,理解如何正確認識老師。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珍惜師生情誼1了解美好師生關系的狀態,掌握如何建設美好師生關系。利用創設的情境,通過參與討論、爭論、辯論。 倡導自主探究、自主交流,掌握如何建設美好師生關系。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子任務三:友誼之樹常青 內容安排課時 設置達成評價活動任務當堂 檢測友誼的真諦1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誼,掌握如何正確對待友誼。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通過探究合作來解決問題。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友誼的美好,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交友的智慧1理解為什么要正確交友,掌握如何正確交友。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探究合作來解決問題,在探究過程中理解“如何正確交友”。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子任務四:在集體中成長 內容安排課時 設置達成評價活動任務當堂 檢測集體生活成就我1了解集體的含義,理解為什么要過集體生活。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通過探究合作來解決問題。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體驗集體生活的樂趣,培養健康的人格。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共建美好集體1了解為什么要建設美好集體,掌握如何建設美好集體。運用多媒體、學生小組活動,讓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作用,探究合作來解決問題,在探究過程中理解“如何建設美好集體”。課堂學歷案效果檢測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最美媽媽.mp4 4.2讓家更美好 課時教學設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整體教學設計(第二單元 少成長的時空).docx 和父母吵架后的幾種狀態~1.mp4 和睦的家庭氛圍_~1.mp4 (新教材—大單元整體教學)4.2讓家更美好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