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戲曲(一)——觀賞京劇,學習念白(報燈名)》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在聽、看、讀、演的活動中了解京劇念白的特點。2.了解京劇丑行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3. 能用一定韻味的節奏、腔調及一定的身段對《報燈名》念白進行表演。二、教學分析1.念白是我國戲曲中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手法。是一種介于讀與唱之間的音調,將語言戲劇化、音樂化,形成最能表現人物內心獨白,體現人物思想的一種手法。2.《報燈名》是選自京劇《打龍袍》中的燈官念白選段,劇中包拯為了給皇上的親生母親伸冤,特在元宵節之際,皇上賞燈時,命燈官報燈名的一段“數板”念白,通過燈名中的種種典故,來暗示皇上不孝。燈官由京劇行當中的丑角(小花臉)扮演。3.念白中節奏存在一些相似容易混淆的節奏,且念白中一定的腔調及身段的學習,學生需重點區分把握。教學重點:丑角表演的念白的狀態以及念白中的節奏與腔調(聲音位置高、上揚音與弱音)的掌握。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學生能用一定的身段來表現念白內容。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故事視頻、雙響筒、響板、燈官帽(6頂)、編創學習卡等三、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戴面具并進行京劇律動進入課堂。2.調動氣氛,烘托京劇學習氣氛,全班進行京劇律動。3.教師簡單講述《打龍袍》故事,觀看報燈名視頻,引出課題《觀賞京劇,學習念白—“報燈名”》。【設計意圖:烘托京劇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聆聽故事及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課題背景,引出《觀賞京劇,學習念白—報燈名》課題?!?br/>(二)闖關學習第一關:了解京劇行當之了解丑角1.觀看視頻任務,提問:圖片分別屬于哪個行當。皇上:生,男性角色的統稱。妃子:旦,女性角色的統稱。包大人:凈,大花臉。燈官:丑,小花臉、鼻梁或延伸至眼睛處涂白【設計意圖:讓學生深入鞏固了解并區分京劇行當。】了解丑角(1)展示文丑武丑圖片,引導學生區分講解: 文丑 武丑鼻梁涂白 鼻梁至眼睛涂白袖口收緊 大袖口丑角在京劇中常見的表演形式是念白與做工,通過夸張搞笑的表情獲得觀眾的喜愛。(2)展示丑角一段夸張表演視頻,請同學模仿,并做出自己覺得搞笑的表情。【設計意圖:學生更清楚了解丑角行當,激發學生表演興趣,解放學生天性,渲染愉悅課堂氣氛,為學習念白做鋪墊。】第二關:學習念白,報燈名1.認念白出示念白含義,并說明在京劇里大多數區分為京白和韻白,講解兩者的特點。2.看腔調(1)師小結:念白是通過其獨特的聲調節奏變化,組成獨特的韻味。教師示范第一段,學生找出段落重音并熟讀第一段念白。(2)教師完整表演,提出問題:①報燈名是京白還是韻白?②請找出念白里所有的重音和輕音。(3)教師標出重音輕音部分,學生找出節奏不同之處,自由探究大膽進行念白,教師與同學間互相糾錯,完成念白。(4)教師示范,學生找出拖腔并感受拖腔念法。(5)學生完整表演念白。【設計意圖:便于學生區分,讓學生能更加容易掌握念白中的重輕音和混淆的節奏,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念白的效率?!?br/>3.看身段(1)提問學生印象最深刻的動作什么?解決矮子走,并請學生模仿矮子走。(2)學生跟教師學習身段表演,學生完整表演,選出小燈官。(3)燈官表演,伴奏的同學進行伴奏,其他同學進行幫念。【設計意圖:給學生大膽表演的舞臺,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br/>(四)拓展:編創學習——古詩詞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教師巡視指導,完成編創學習,編創最有特色的組別進行表演。三、課堂總結師:今天我們都做了一回小燈官,并感受到了我們傳統文化,我們國家的國粹,京劇的魅力,希望同學們能更加熱愛京劇,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在課堂后自己通過更多的平臺了解京劇,向家人宣傳我們國粹的博大精深及精彩美好,謝謝同學們給我們如此美好的京劇課堂,我們下次再見,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