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道德與法治 202409014-2《以禮待人》導學案一、【自主學習】(一)學習目標1.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2.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從語言、儀表、舉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并能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3.培養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二)學(自主學習6分鐘)(1)禮體現一個人的 、謙讓、 等良好品質,社會生活中,主要表現在 、儀表端莊、 等方面。(2)文明有禮是人 的前提。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 。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 。(3)文明有禮是一個人 。文明有禮促進社會 。文明有禮體現國家 。二、【合作探究】待人禮為先1.學+研:(師徒對研2分鐘)(1)小巖的哪些行為體現了文明有禮?(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會有什么反應?如何做?2.展+評:(1)搶先坐在沙發上,自顧自玩手機;客人來了不主動打招呼;菜剛上齊,就拿起筷子夾菜吃;等等。(2)會覺得小明不尊重他人、不懂得謙讓。會告訴他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3.展:禮的含義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有哪些?4.研:(閱讀P38頁探究與分享,小組共研3分鐘)(1)你生活的小區存在哪些不文明行為?這些行為給小區居民造成了哪些影響?(2)你對文明小區的期望有哪些?5.展:(1)造成的影響:小區不文明行為不僅影響小區環境,還會傷害鄰里感情,特別是高空拋物、私占樓道堆積雜物等行為更是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2)小區里鄰里團結友好,家庭和睦相處,敬老愛幼,互諒互讓,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參加社區各項創建活動;講究衛生、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愛護公物。做文明有禮的人6.學+研:(小組共研3分鐘)你如何評價楊時和游酢的行為?7.展+評:楊時和游酢尊敬老師,是文明有禮的人。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恭,要以情感人。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8.展: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9.理:請同學們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構建本節課思維導圖。10.練:(1)下列名句中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之一“友善”的是( )A.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B.以信立身 以誠處世C.善學者能 多能者成D.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2)成語故事“負荊請罪”里,藺相如用謙遜寬容這把鑰匙,打開了廉頗的心扉,從此“將相和”。這啟迪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 )①處處忍讓他人②尊重理解他人③得理不饒人④與人為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閱讀故事《寒風中的老弟》,回答問題:一位老教授回家,看見一個老乞丐在寒風中乞討。老教授把手伸進口袋,想掏幾個錢給他。可是他發現,自己的身上竟然沒有錢。他同情地躬下身子,握住老乞丐的手,說:“老弟,對不起,我今天沒帶錢。”老教授松開手正要走,他的手被老乞丐握住了,老乞丐說:“你剛才叫我什么?叫我老弟?就是這一聲老弟,就可以讓我過個溫暖的冬天了!就是這一聲老弟,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陽光和睦了。”①請你結合這個故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的感受。②老教授對待乞丐的做法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