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道德與法治 202409014-3《誠實守信》導學案一、【自主學習】(一)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誠信守信以及如何培養誠實守信的品格。2.在誠信的兩難問題上分辨是非的能力;從小事做起,涵養誠信道德的實踐能力。3.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涵養善良之心,展現誠信問題上的智慧;以誠信的道德作為為人處世的準則。(二)學(自主學習6分鐘)1.道德角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 ,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是中華民族的 。法律角度:誠信也是一項 。2.誠信是一個人 。誠信是企業的 。誠信促進 。3.樹立誠信 。運用誠信 。珍惜個人 。二、【合作探究】誠信無價1.學+研:(師徒對研2分鐘)閱讀P41頁探究與分享(1)你怎樣看待小方的言行?(2)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行為?2.展+評:(1)小方遲到了十分鐘,耽誤了其他同學的時間,這是不誠信的行為,會失去同學們對他的信任。(2)按時到,履行諾言,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3.展:(1)誠信的含義是什么?(2)誠信的重要性有哪些?4.學+研:(師徒對研2分鐘)從季布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發?5.展:誠信是21世紀的一種無形資產,更是一個企業是否能長久經營下去的標準,以前有海爾的老總張瑞敏砸冰箱的案例,今有喬布斯砸蘋果,這些案例都是企業誠信度的體現。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誠信的原則是重中之重。踐行誠信6.展:如何踐行誠信?7.學+研:(小組共研3分鐘)(1)你是否贊同上述同學的觀點?說說理由。(2)結合一個典型案例,分析說明應該如何處理誠實與保護隱私的關系。8.展+評:(1)不贊同前兩種觀點,贊同后一種觀點。理由: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我們有時會面臨兩難的選擇。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2)典型案例略。處理方法: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是相互關聯且常常發生沖突的兩個道德準則。一方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我們應當恪守誠信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隱私又是待人坦誠的前提,是維護良好關系、有效溝通的基礎。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我們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9.學+研:(小組共研3分鐘)吳恒忠為什么獲得大家的好評?10.展+評:吳恒忠踐行誠信,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吳恒忠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一個誠信的人。11.理:請同學們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構建本節課思維導圖。12.練:(1)湖南蓮花村的一個老書記,滿腔熱情地為村里辦企業,因決策失誤而導致村里負債185萬元。為了兌現對銀行的承諾,他率領全家流血流汗,甚至不惜生命。老伴生病十年,沒吃一片藥。十年勞頓,十年心酸,終于還清了村里欠下的債務。你認為這位老支書這樣做( )A.太傻,因為債務應由村里來還B.太傻,因為不說謊辦不成大事C.是錯誤的,因為他不用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D.是應該的,因為承諾一旦做出,就必須兌現(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古訓告訴我們的道理錯誤的是( )A.人在理智狀態下一旦許下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承諾B.君子的話連馬都追不上,所以沒有價值C.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失信于人,產生信任危機D.每個人都要踐約守諾(3)“先看病,先拿藥,后支付。”北京某區推出信用醫療服務,市民可以憑借自己的“信用”在一定額度內,免除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多環節的排隊繳費流程,實現醫療付費“零排隊”。市民在醫療場景下的守信、失信記錄會上傳至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這一現象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哪一要求?針對這一要求,我們應該怎么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