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兼收并蓄的中國歌劇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 音樂 必修6 音樂與戲劇 教材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教學目標1. 通過對中國歌劇《白毛女》《洪湖赤衛隊》《江姐》等經典曲目的聆聽、模仿、演唱等藝術實踐,比較分析、總結介紹中國歌劇與其他中國藝術形式的關系,使其中國歌劇的提升藝術鑒賞能力和綜合表演能力。 2.引導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中國歌劇"專題搜索相關的音頻、視頻、文字,進研究性學習,開展互動交流。 3. 通過對中國歌劇的賞析,理解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及時代特征,感受中國歌劇在音樂語言、形象塑造、情感表達上的民族化風格特色,體驗其藝術感染力和情感表現力,增強文化自信。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在各類實踐活動中,分析、總結如何在歌、劇方面體現中國歌劇的中國特色。 教學難點: 1. 在各類實踐活動中,比較分析中國歌劇與其他中國藝術形式的關系。 2. 在研究性活動中自主分析體驗中國歌劇經典劇目中一位人物的塑造,并開展互動交流。教學過程導入 欣賞:師唱《北風吹》 學習單任務一:設想該歌劇中的角色并填寫表格 引出課題:兼收并蓄的中國歌劇 設問:什么是歌劇? 所謂歌劇,是“用音樂展開的戲劇”,即以音樂作為主要表現元素和手段來推進情節發展和戲劇沖突,刻畫人物形象的綜合舞臺藝術; 音樂與戲劇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兩個元素; 設問:歌劇是西方音樂藝術的產物,中國歌劇如何實現本土化,體現歌劇的中國民族特色,塑造人物形象的呢 ? 新授 中國歌劇與中國民歌 跟隨音頻演唱片段:《北風吹》 設問:歌曲有幾個段落,第一段落有何特點? 三段體(課本兩部分);分節歌結構 哼唱歌劇片段:《紅梅贊》 設問:歌曲有幾個段落 每段有幾句? 單二部曲式;歌謠體;每一段由起承轉合四句構成 總結:中國歌劇借鑒民歌 中國歌劇與中國戲曲的板腔體 師生合作: 生打鑼鼓經、師唱《江姐》《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片段 設問:該選段體現了中國歌劇與中國哪種藝術形式的結合? 戲曲——板腔體“板” 戲曲中的“板”,是速度與結構融于一體的復合概念 ;所謂“板式變化體”,指的是由不同速度的板式結構單元,視劇情發展和人物情感抒發需要將不同結構單元組合,有機連接與轉換,構成一個層次豐富、對比鮮明、變化多端的完整大結構。 設問:這樣的板式風格營造怎樣的音樂氛圍,塑造江姐什么形象? 戲曲——板腔體“聲腔” 欣賞《洪湖赤衛隊》《看天下勞苦大眾都解放》片段 設問:歌曲中哪些部分有所不同? 拖腔、裝飾音、方言...... 設問:創作目的?營造怎樣的音樂氛圍,塑造韓英什么人物性格? 總結:中國歌劇借鑒戲曲—— 板腔體 總結 “民族旋律”“戲曲板腔體”之中體現中國歌劇民族性。 設問:除歌(音樂)要素之外,還可以在哪些部分體現中國民族特色? 歷史性、 文學性、 思想性 、民族性的中國題材 經典中國歌劇中的人物形象 拓展 小組分工 結合課堂內容,整合網絡資源 學習單任務二:選擇角色并填寫表格 展示匯報:分享該人物特點以及形象的塑造 作業 嘗試創新演繹你“最敬佩的中國歌劇人物”的臺詞片段或唱段,加強人物形象塑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