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 氣候第1課時 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簡課堂(教案+素材)】第二節 氣候 本節課學習的是自然環境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氣候。教材首先分析了氣候的兩大要素——氣溫和降水,運用多種地理圖表介紹了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征和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還結合我國農業生產和各地自然景觀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多個溫度帶和干濕地區。然后講述了我國氣候的兩大特征——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最后分析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重點分析了我國海陸位置特征對季風氣候形成的影響,滲透了綜合思維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動態、辯證地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本節運用了多種地理圖表,旨在培養學生識圖、用圖的習慣,培養學生閱讀和提取圖上的地理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和說明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能力。 初二的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這一點能夠幫助他們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也容易理解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征,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由于本節內容涉及很多的地理圖表,尤其是氣溫和降水量的分布圖,學生判讀這類地圖的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地看懂地圖,更不能對地圖進行分析和總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以生動形象的形式把地理規律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內容要求 運用圖表資料觀察、描述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規律及南北氣溫的差異,了解我國主要溫度帶的分布。 運用圖表資料觀察、描述我國降水量的時空分布規律和主要的干濕地區,了解不同干濕地區自然景觀的差異。 運用圖表資料觀察、描述我國氣候類型的分布,簡要歸納中國的氣候特征,簡要分析影響中國氣候的主要因素。地理素養 1.認識我國溫度帶、干濕地區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狀況。(區域認知) 2.運用圖表資料簡要歸納中國的氣候特征,簡要分析影響中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綜合思維) 3.結合生活實際,正確認識我國的氣候資源,樹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人地協調觀)教學重點 1.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形成原因。 2.我國氣候的兩大特點。教學難點 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建議 本節需要使學生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降水量柱狀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并能分析氣溫、降水特點,簡要歸納氣候特征,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圖總結,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新課導學 [圖片導入]1.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北極村——漠河的冰天雪地和海南島春意盎然的景觀):請同學們討論同樣在冬季,我國南北為什么會出現差異如此巨大的景觀 教師(導入)有的同學說得比較正確,有的則有所偏頗,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學習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和影響。2.出示哈爾濱的冰雕展和廣州的花卉展圖片。請學生觀察這一組圖片,教師設問:它們分別在哪里舉行 什么時間舉行 (學生回答)相同的時間,廣州和哈爾濱卻舉辦了兩種不同的展覽,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兩地的氣候差異很大)[活動導入] 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注意各地天氣的差異。由學生說一說我國近期的天氣情況,教師再從我國的天氣差異引入我國氣候的差異。教學指導 一、“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判讀技巧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氣溫南北差異很大,教材中有“我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如下圖所示),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讀懂這幅圖呢 1.根據氣溫數值的變化,發現氣溫遞變規律。從圖上找出數值不同的等溫線,由此發現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緯度越高,氣溫越低。2.根據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和突變部分,分析氣溫的空間分布變化趨勢。從圖中我們看到等溫線在我國陸上分布時,并不是一條直線。我們以0 ℃等溫線(圖中最粗的那條線)為例,可看出0 ℃等溫線大致穿過秦嶺—淮河一線,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曲,這主要是因為青藏高原海拔高。3.找出0 ℃等溫線,認識其意義。0 ℃等溫線在我國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圖中是一條重要的分界線,在此線以北平均氣溫都低于 0 ℃,在此線以南都高于0 ℃。4.分析我國等溫線的疏密程度,了解我國氣溫差異。等溫線的疏密程度,表示氣溫的差異。等溫線越稠密,說明氣溫差異越大,等溫線越稀疏,說明氣溫差異越小。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所跨緯度很大。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腹地,東南瀕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所以我國氣溫差異大,在圖上就表現出等溫線很密集。5.讀我國最南、最北氣溫數值,得出我國冬季氣溫特點。從圖中可知:南方海口市平均氣溫是16 ℃、北方漠河縣為-28 ℃,計算得出我國南北1月平均氣溫相差44 ℃。可總結出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很大的特點。二、歌訣記憶我國氣溫特征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青藏東秦淮,零度等線劃;最寒在一月,高溫七月夏。情境素材 詳見電子資源 1.中國氣溫之最 【中國年平均溫度最高值】 南海諸島的西沙,為26.4 ℃。 【中國年平均氣溫最低值】 青藏高原上的格爾木五道梁,為-5.8 ℃。 【年極端最高氣溫的地方】 新疆吐魯番,49.6 ℃(1967年7月)。 【年極端最低氣溫的地方】 黑龍江省的漠河,-52.3 ℃(1969年2月13日)。 【中國一月平均氣溫最低值】 黑龍江省的漠河,為-30.6 ℃。 【中國一月平均氣溫最高值】 南海諸島的西沙,為22.8 ℃。 【中國七月平均氣溫最高值】 吐魯番盆地,為33 ℃。 【中國七月平均氣溫最低值】 青藏高原上的五道梁,為5.5 ℃。 【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方】 黑龍江省的嘉蔭,為49.2 ℃。 【氣溫年較差最小的地方】 南海諸島的西沙,為6.1 ℃。[試題設計]家住海南省的小明,寒假去哈爾濱體驗冰雪旅游,上飛機時穿的是短衣短褲,下飛機時卻換上了棉衣。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 (1)小明著裝的變化反映我國冬季 (A)A.南北溫差大 B.普遍高溫C.氣候寒冷 D.東西干濕差異顯著(2)影響哈爾濱和海南省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降水(3)小明到哈爾濱可以嘗試冰雪運動,哈爾濱發展冰雪運動的有利社會條件是 (C)A.冬季氣溫低,雪期長 B.降雪量大、雪質好、積雪厚C.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 D.河流結冰期長、河道結冰厚、多山地2.我國不同溫度帶的指標溫度帶 分布范圍 活動積溫 作物熟制寒溫帶 黑龍江省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 <1600 ℃ 一年一熟中溫帶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東北平原的大部、內蒙古高原和準噶爾盆地) 1600 ℃—3400 ℃ 一年一熟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華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黃土高原的大部分) 3400 ℃—4500 ℃ 兩年三熟或 者一年兩熟亞熱帶 青藏高原以東,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4500 ℃—8000 ℃ 一年兩熟或三熟熱帶 滇、粵、臺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8000 ℃ 一年三熟 [試題設計]地處我國最北的漠河充分發揮極寒地帶特色,積極發展寒地試車經濟,將“寒冰場”融化成“熱產業”。據此完成(4)~(5)題。(4)漠河地處 (B)A.中溫帶 B.寒溫帶 C.暖溫帶 D.亞熱帶(5)漠河寒地試車基地能重點測試汽車的 (A)①防滑能力 ②抗寒能力 ③防曬能力 ④防風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板書設計 氣 候(一)教材活動參考答案 [教材P33活動·參考答案]在不同的溫度帶內,植被不同。例如:暖溫帶的主要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的主要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在不同的溫度帶內,農作物不同。例如: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在不同的溫度帶內,農作物的播種時間不同。例如:小麥在暖溫帶適合于秋季播種,收獲的是冬小麥;在中溫帶適合于春季播種,收獲的是春小麥。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人們的服飾有差異。例如:我國東北地區居民冬季都穿棉衣、戴棉帽,在商店、公交車內都有暖氣;海南地區的居民多穿短衣、短褲、涼鞋等,以利于身體透氣散熱。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人們的運動方式不同。例如:北方人喜歡滑冰;南方人喜歡賽龍舟、游泳等。期末沖刺隨身寶 詳見電子資源第1課時 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教學過程案例 課題 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教學 步驟 過程與方法 設計意圖 教師:研究我國氣溫分布需要用到等溫線分布圖。在圖中同一條等溫線上溫度相等,如果等溫線分布密集,說明該地區溫差大,反之則溫差小。 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下面我們就首先探究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規律。 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合作探究: 小組一:在圖中找出北極村、哈爾濱、北京、上海、海口,根據等溫線的數據說出這些城市的大致溫度,計算北極村和海口的溫差。 小組二:在圖中找出0 ℃等溫線,結合中國地形圖分析其經過的主要地區。 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城市和等溫線,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判斷不同城市的溫度。 此處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很多學生不能正確判讀等溫線分布圖,因此安排分組進行探究,這樣有利于發揮集體優勢,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 (成果展示) 小組一:北極村的氣溫約為-28 ℃,哈爾濱約為-18 ℃,北京約為-6 ℃,上海約為6 ℃,海口約為16 ℃。北極村和海口的溫差約為44 ℃。 小組二:1月份0 ℃等溫線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精講點撥:從小組一的成果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是南北溫差很大,越向北氣溫越低。因此我國冬季最冷的地區是最北端的北極村,同學們可以閱讀教材第32頁“閱讀材料”了解北極村的情況。0 ℃等溫線是一條重要的等溫線,它的北側在0 ℃以下,河流結冰;南側在0 ℃以上,河流不結冰。秦嶺—淮河一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后我們還會陸續學到有很多分界線都通過這里。 轉承:通過同學們的合作探究,我們認識了我國冬季氣溫分布規律,下面同學們利用上面的方法,自學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規律。 教師:展示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安排學生獨立完成下列題目。 學生自主學習: (1)在圖中找出哈爾濱、海口、烏魯木齊和拉薩,根據等溫線的數值說出其大致溫度。 (2)計算哈爾濱和海口、拉薩和海口的溫差。總結我國夏季氣溫分布規律。 (成果展示) (1)哈爾濱的氣溫約為22 ℃,海口的氣溫約為30 ℃,烏魯木齊的氣溫約為26 ℃,拉薩的氣溫約為8 ℃。 (2)哈爾濱和海口的溫差約為8 ℃,拉薩和海口的溫差為22 ℃。這說明我國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區,氣溫相對較低。 考查學生對剛剛學習的氣溫分析方法的應用能力,進一步熟悉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能夠通過計算溫差分析氣溫的分布規律。轉承 我們已經了解了我國各地氣溫存在很大的差異,而氣溫對生產和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把全國分為幾個溫度帶,下面我們一起認識我國的溫度帶。 教師:我國不同地區氣溫差異大,農業生產也各不相同,因此劃分了幾個溫度帶,同學們可以通過下面幾個問題來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分布。 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安排學生獨立完成下列題目。 學生自主學習: (1)閱讀教材第32頁圖2.17,找出劃分溫度帶的依據。 (2)從圖中找出我國共有多少個溫度帶,自己學校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屬于什么溫度帶。 精講點撥:根據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我國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5個溫度帶和一個青藏高原區。其中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中國的溫度帶分布圖比較容易看懂,學生能夠找出主要的溫度帶,也可以順便復習省級行政區域的地理位置。 轉承:我國不同溫度帶中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類型有什么不同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不同的溫度帶。 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完成下列問題的探究。 學生分組探究: 小組一:列舉不同溫度帶中的水果,說明不同溫度帶農業生產的不同。 小組二:列舉不同溫度帶中的傳統民居特點,說明不同溫度帶生活習慣的不同。 (成果展示) 小組一:不同的溫度帶中氣溫不同,因此生長不同種類的水果,例如,蘋果、梨主要產自暖溫帶,柑橘主要產自亞熱帶,而椰子、香蕉則是熱帶水果。 小組二:不同溫度帶中的氣候不同,因此傳統民居為了適應氣候的特點而表現在建筑風格和材料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北方民居墻體較厚、平頂,密封程度較高;南方民居墻體高、斜頂,注重通風和透氣。 拓展延伸:我國不同溫度帶內人們的傳統體育活動和服飾也有所不同,寒溫帶和中溫帶地區人們的傳統體育活動是滑冰,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人們的傳統體育活動是游泳。寒溫帶和中溫帶地區冬、夏季節氣溫變化大,因此人們的服飾差異明顯,熱帶地區終年炎熱,人們服飾材料輕薄,一年中變化不大。 此環節主要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本節課主要學習的是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和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受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越向北氣溫越低;受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夏季我國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是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我國氣溫對人們生活和生產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我國共分為5個溫度帶和一個青藏高原區,不同溫度帶內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習慣不同。 本節內容難度較大,主要原因是學生對等溫線分布圖不能正確地判讀,還有對氣溫和農業的關系也不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多次出現學生不能正確應答的現象,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對于這類問題,要在課下下足功夫,讓學生充分復習等溫線和等高線的知識,加強對等溫線圖判讀的練習,還要多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的成功之處是采取了多種形式的學生分組活動,對學生學習本課內容有很大的幫助,使大多數學生能夠初步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但是在活動的組織上還要進一步下功夫,要及時進行引導,使活動達到應有的效果,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地理核心素養的滲透。PPT教學案例 教學課件全新升級,見電子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