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第 1 課時)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區域認知:能夠描述地球的形狀,并理解能夠證明地球形狀的相關證據。綜合思維:會用數據來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理實踐力:通過觀察地球儀,明確地球儀上的點和線。人地協調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學習目標重點重點難點地球真實的形狀是什么樣子?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①春秋時期,有人提出「地像棋盤一樣方的,天像圓蓋一樣蓋在上面」;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②隨著視野的擴大,人們發現身邊的很多現象與“大地是平的”這個說法矛盾。于是,新蓋天說出現了,認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蓋,二者都是圓拱形。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③張衡在《渾天儀注》中指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④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圓的,太陽和月亮也是球形的,推斷地球是球形的。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⑤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首次用事實證明了地球是球形的。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⑥20世紀。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人類進入太空,在太空中看到了 地球的全貌,并拍攝了照片。1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①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A②月食面食弧形面(地球的影子)。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B③站得高看得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C④麥哲倫的環球航行。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D⑤地球衛星照片。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E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2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3地球的真實形狀地球并非正圓球,是一個兩極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規則橢球體。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4地球的大小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5小結不規則橢球體橢球體天圓地方球體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是循序漸進、不斷發展、完善和曲折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沒有窮盡的。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一1定義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二2地球儀上的點和線南極點①地軸:穿過地心的假想的地球自轉軸②地球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北極(N):地球上的最北點南極(S):地球上的最南點地理實踐力根據視頻提示制作簡易的地球儀,指出“地軸”、“赤道”、“北極”和“南極”等地理事物。1.假如給地球縫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要的布料不少于( )A.5.1億平方千米 B.5.1億千米C.6371平方千米 D.4萬平方千米2.關于地球形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是一個近似皮球的球體B.地球是一個赤道略扁的不規則球體C.地球是一個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D.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AD《喜羊羊和灰太狼》這部動畫片,以詼諧的風格,爆笑的情節,幽默的對白,為我們所喜愛.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回答3-4題:3.有一天,灰太狼想要“拜訪”住在地球另一端的喜洋洋,并決定“遁地”前去.他從家中鉆入地底,始終保持直線并穿越地心來到喜洋洋的家.灰太狼“遁地”前行的距離約( )A.6378千米 B.6371千米C.40000千米 D.12742千米D4.喜洋洋從赤道某點出發沿赤道一直向東一周回到原出發點,他行進的距離約為( )A.6371千米B.40000千米C.20000千米D.5.1億平方千米5.讀圖,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BB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習題)第一課時評價一 能夠描述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1.如圖為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出艙活動的畫面,由此可看出地球的形狀是( )A.圓形 B.橢圓形C.球體 D.立方體2.能夠證明地球真實形狀的地理事實和現象有( )①直觀感受天圓地方 ②月食現象 ③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成功 ④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某部電影“地心航員”計劃駕駛一艘前所未有的地心航艦,載著一群科學家,從中國上海(120°E,34°N)出發,深入地心引爆核彈,讓地球核心再度轉動,避免地心毀滅導致世界末日的到來。根據材料完成3~4題。3.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②地球衛星照片③蓋天說 ④月食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4.如果“地心航員”一行保持直線前進直達地心,那他們“遁地”穿行的距離約為( )A.16 371千米 B.6 371千米C.40 000千米 D.12 742千米評價二 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 2024年9月21日是世界清潔地球日,呼吁大家清潔地球,守護美好家園,為更好地宣傳這一天,在地理活動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制作了簡易地球儀(如圖)。讀圖,完成5~6題。5.在地球儀上,①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稱是( )A.本初子午線 B.北回歸線C.赤道 D.北極圈6.圖中乒乓球頂部,鐵絲穿過的點a叫( )A.南極 B.地軸C.北極 D.太陽直射點 月全食是指太陽、地球、月球在運轉過程中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地球的陰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現象。2022年11月8日晚,呼和浩特市某學校舉辦了以“師生共赴月球之約 探索提升實踐素養”為主題的地理實踐活動。如圖為一位同學觀測時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7~8題。7.當月全食發生時,太陽、地球和月球的位置關系是( )8.同學們據照片可以推測(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狀9.地理活動課上小明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關于地球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地球儀是按比例縮小的地球模型B.沿赤道環地球儀一周需要走約4萬千米C.赤道與北極、南極各相差90°D.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10.為了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七年級(1)班建立了地理之家群聊,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忙補齊他們在線上聊天的一段記錄。高山流水:為什么古時候的人們會有“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個蓋子”的錯誤認識呢 (1)碧海藍天:這是因為 。 天涯海角:其實,每當我仰望蒼穹的時候,我都會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感覺,看來看到的不一定全是正確的。霞客歸來:你們知道哪一事件結束了人們關于地平、地方與地圓的爭論嗎 (2)天涯海角:我知道,是 ,聽說他的船隊回到西班牙后收到的禮物之一就是地球的模型—— 。高山流水:地球和地球的模型形狀一模一樣嗎 (3)霞客歸來:有差別,差別是 。 [實踐作業]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夠證明地球形狀的實際案例,請你列舉一例說明。答案:1.(C)2.(B)3.(B)4.(B)5.(C)6.(C)7.(B)8.(D)9.(B)10.(1) 古時候,科技落后,人們生活范圍狹小,往往憑直覺認識世界 。 (2)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成功 ,—— 地球儀 。(3)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儀是一個正球體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第一課時1.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能夠描述地球的形狀,并理解能夠證明地球形狀的相關證據。3.會用數據來描述地球的大小。4.通過觀察地球儀,明確地球儀上的點和線。學習活動一:了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自主學習】認識階段 結論蓋天說 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個蓋子月食 根據月食時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圓的,推斷地球是球形的麥哲倫 船隊環球航行 用事實證明了地球是 形的目睹和拍照 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拍攝了照片,確鑿地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精確測量 地球是一個 、 的球體 【合作探究】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寫出課件P10-P16視頻或圖中代表的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2.用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做實驗,模擬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學習活動二:認識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1.讀出課件第18頁圖中關于地球大小的數據。 2.地球的大小對于人們認識地球形狀有什么意義?學習活動3:地球儀 【合作探究】認識地球儀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1.結合課件21頁圖,中相應的位置填空。2.地球儀上哪些地理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哪些事物是虛構的?3.地球儀的形狀與地球的形狀是否一樣? 用乒乓球、鐵絲、錐子、橡皮泥和筆等制作簡易地球儀。【知識自我建構】【學后反思】【參考答案】學習活動一:了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麥哲倫 球 兩極稍扁 赤道略鼓 【合作探究】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P10視頻海邊看船,P12圖月食現象,P13圖登高望遠,P14圖麥哲倫環球航行,P15圖地球的衛星照片。2.用鉛筆分別在籃球上和平板上由遠及近的運動,觀察鉛筆長短是否變化。學習活動二:認識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1.6371 4萬 5.12.通過地球的大小,人們準確的認識了地球的形狀,即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學習活動3:地球儀 【合作探究】認識地球儀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1.(從左到右,自上而下)地軸 北極 南極 赤道 緯線 經線2.在地球儀上地軸、緯線、經線等地理事物是虛構的,海洋、陸地等是真實存在的。3.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21千米,這點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是十分微小的。把地球制成地球儀后,這個差別會更加微小,因此在制作地球儀時總將它做成規則球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人地協調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區域認知:能夠描述地球的形狀,并理解能夠證明地球形狀的相關證據。綜合思維:會用數據來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理實踐力:通過觀察地球儀,明確地球儀上的點和線。蘇東坡有這樣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探索過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認識地球的真實形狀!教學活動一:了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自主學習】認識階段 結論蓋天說 大地是平的,天空像一個蓋子月食 根據月食時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圓的,推斷地球是球形的麥哲倫 船隊環球航行 用事實證明了地球是 球 形的目睹和拍照 在太空中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并拍攝了照片,確鑿地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精確測量 地球是一個 兩極稍扁 、 赤道略鼓 的球體 【合作探究】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1.寫出課件P10-P16視頻或圖中代表的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參考答案:P10視頻海邊看船,P12圖月食現象,P13圖登高望遠,P14圖麥哲倫環球航行,P15圖地球的衛星照片。2.用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做實驗,模擬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參考答案:用鉛筆分別在籃球上和平板上由遠及近的運動,觀察鉛筆長短是否變化。教學活動二:認識地球的大小【合作探究】地球的大小1.讀出課件第18頁圖中關于地球大小的數據。 參考答案: 6371 4萬 5.12.地球的大小對于人們認識地球形狀有什么意義?參考答案:通過地球的大小,人們準確的認識了地球的形狀,即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教學活動3:地球儀 【合作探究】認識地球儀及其上面的地理事物1.結合課件21頁圖,中相應的位置填空。參考答案:(從左到右,自上而下)地軸 北極 南極 赤道 緯線 經線2.地球儀上哪些地理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哪些事物是虛構的?參考答案:在地球儀上地軸、緯線、經線等地理事物是虛構的,海洋、陸地等是真實存在的。3.地球儀的形狀與地球的形狀是否一樣?參考答案: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21千米,這點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是十分微小的。把地球制成地球儀后,這個差別會更加微小,因此在制作地球儀時總將它做成規則球體。 用乒乓球、鐵絲、錐子、橡皮泥和筆等制作簡易地球儀。示例:在教授地球的形狀與大小時,我們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講解、示范、實驗等,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個知識點。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大小,我們可以將其與其他天體進行比較。例如,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大小排名居中;與月球相比,地球要大得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1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習題.docx 2.1.1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導學案.docx 2.1.1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教案.docx 2.1.1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課件.pptx 【地理大師】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航海家的夢想.mp4 制作簡易地球儀.mp4 地球儀.mp4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mp4 海邊看船.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