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信息科學教學設計課題 第3課 環境數據要感知核心素養目標 信息意識: 通過實例感受萬物互聯的場景,知道物聯網與互聯網的異同,認識到物聯網的普及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 體驗常見的傳感器,進一步了解傳感器的應用。教學難點 利用傳感器開展實踐探索,了解利用傳感器獲取數據的方法教學方法 講解,演示法學習方法 探索,討論教學用具 計算機,互聯網教 學 過 程聲音無處不在,聲音的強弱通常用分貝(dB)表示。生理學上認為,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噪聲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當噪聲過大時,不僅會損傷人耳的聽力,還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損害心腦血管系統。學習活動1 使用智能終端檢測當前環境中的聲音 1. 啟動具有檢測聲音功能的軟件,將智能終端放在選定的測量位置, 觀察當前環境中的聲音數據。 2. 觀察拍手、說話或唱歌時聲音數據的變化。 教師用手機安裝的分貝儀雜音檢查APP測試各種模式的測試圖 3.2 使用傳感器產品開展實踐 生活中有很多使用傳感器的產品,其中,有不少直接使用傳感器感知功能并將結果顯示出來的產品,如噪聲測試儀、氣體測試儀、甲醛測試儀、亮度計、水質測試筆等,都可以作為傳感器實踐探索的工具。 3.3 使用物聯實驗設備開展實踐 使用物聯實驗設備開展傳感器實踐探索,是最理想的體驗傳感器應用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直接觀察傳感器模塊;另一方面,在搭建硬件環境、運行和調試程序的基礎上查看結果,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在實踐中,如果使用主控板沒有板載傳感器,則需要利用引線連接傳感器。連接時,需要注意將傳感器的引腳與主控板上的引腳相對應。常見的有聲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 上網查找氣體測試儀、甲醛測試儀、亮度計、水質測試筆等產品的功能、使用方法,說一說這些設備主要使用了哪些傳感器? 學習活動3 使用物聯實驗設備檢測環境中的聲音 1. 連接主控板與計算機。 2. 把采集環境中聲音數據的程序燒錄到主控板,主要代碼如圖 3.3所示。 3. 在主控板顯示屏上查看并記錄聲音數據。如果有噪聲測試儀或智能終端中有檢測聲音的軟件,也記錄它們獲取的聲音數據。 4. 用手完全遮住聲音傳感器,觀察數據是否變化,并記錄數據。 5. 正常說話,查看并記錄數據。 6. 靠近聲音傳感器,拍一次手,查看并記錄數據。 7.對比記錄的數據,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課堂小結 1.智能終端集成了眾多的傳感器,可以利用一些應用軟件讀取傳感器的數據,開展一些科學實驗。 2.生活中有很多現成的傳感器產品,可以用來開展傳感器實踐。 3.利用物聯實驗設備進行傳感器實踐,可以編程控制,方便自由創作。分層作業 使用物聯實驗設備獲取當前環境的光照強度。板書設計 第2課 傳感之古今未來課后反思組長審批、簽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