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第七課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總書記深情的話語,飽含著人民領袖對人民的真摯情懷,映照出百年大黨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觀看視頻,結合課文知識,思考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黨?探究與分享黨的性質和宗旨《永遠的牽掛》《永遠的牽掛》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的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在近百年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可以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所有活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觀念、奮斗目標、執政理念。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和宗旨1921年,在馬克思列字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知識拓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五四運動,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010302黨的性質和宗旨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建立。1848年2月,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1月22日,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在《告全黨和全體勞動人民書》中正式提出"列寧主義"。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合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相關鏈接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根本立場人民立場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黨都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更不允許任何黨員凌駕于群眾之上。決定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性質和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并不是說廣大黨員干部就沒有任何個人利益,對黨員干部的正當合法利益,應當予以尊重和保護。黨員的個人利益與國家人民的利益沖突時,黨員應該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誤區警示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黨都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甘共苦,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更不允許任何黨員凌駕于群眾之上。4.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三萬多字的十九大報告,200多次提到“人民”,3次強調“人的全面發展”,4次提出“以人民為中心”……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無論走過多長的路,無論走到多遠的未來,全部奮斗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即將開啟新的征程,那么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探究與分享黨的性質和宗旨黨在新時代的奮斗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達到更高水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黨的性質和宗旨1.黨的性質:一、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黨的根本立場:3.黨的根本宗旨:4.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5.黨的奮斗目標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性質和宗旨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他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些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觀看視頻,結合課文知識,談一談中國共產黨有著怎樣的執政理念?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踐行這樣的執政理念?探究與分享黨的性質和宗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的執政理念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執政理念的基本內涵(是什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都要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立黨為公黨的全部工作必須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執政為民二者關系:立黨為公是執政為民的前提條件,執政為民是立黨為公的本質要求。黨的性質和宗旨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試金石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地位黨的執政理念的依據(為什么)黨的性質和宗旨就是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牢記執政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堅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為了人民黨如何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怎樣做)黨的性質和宗旨就是要堅持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切實做到緊緊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依靠人民黨如何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怎樣做)黨的性質和宗旨必須堅持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基本路線黨如何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怎樣做)黨的性質和宗旨探究與分享黨的初心和使命觀看視頻,結合所知所學,回答: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什么樣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初心和使命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978年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1990年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0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1世紀中葉黨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初心和使命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意義為了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無產階級政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黨,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才能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習近平: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黨的初心和使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