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五課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導向立足新發展階段探究與分享2021年1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出:“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經過13個五年規劃(計劃),我們已經為實現這個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30年將是我們完成這個歷史宏愿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已經明確了未來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這就是,到2023年,用3個五年規劃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然后,再用3個五年規劃期,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發展階段指的是什么階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之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20年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2050年2049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開啟新征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立足新發展階段在視頻里,你發現了哪些變化?立足新發展階段立足新發展階段立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階段,是黨帶領全國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偉大歷史成果,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這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奠定了堅實基礎。新時代高速增長 “有沒有”高質增長 “好不好”解決解決新需求新理念新矛盾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新征程,新在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核心要義體現在三個“新”上,就是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2015年10月26日-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首次提出新發展理念時間標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貫徹新發展理念新時代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我國發展全過程。”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前增寫了“貫徹新發展理念”。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貫徹新發展理念要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需要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要讓人民的幸福感更強,離不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新發展理念與我們每個人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必要性(為什么)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動力原因: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不平衡原因: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要求: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注重解決的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因: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要求: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色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開放注重解決的問題:發展內外聯動原因:開放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求: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內涵注重解決的問題:社會公平正義原因: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要求: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共享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決的問題 原因 要求創新 發展動力問題 第一動力 核心位置;多方面創新;貫穿一切;蔚然成風協調 發展不平衡問題 內在要求 重點: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四化綠色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必要條件、 重要體現 基本國策;發展道路;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開放 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必由之路 趨勢;戰略;原則;更高層次;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 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社會主義本質要求,黨的根本宗旨 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貫徹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的地位和內在聯系(1)地位: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2)內在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思考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 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貫徹新發展理念①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根本目的發展的動力發展的趨勢要求(怎么辦)貫徹新發展理念(1)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2)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②貫徹新發展理念,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也是社會主義的一條根本原則。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構建新發展格局小組討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變”,你知道有哪些變化?必須做好應對這一系列新的風險和挑戰的準備,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指以國內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是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什么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合理性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適應我國發展新階段要求,塑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立足點放在國內。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閱讀教材P49頁,小組合作思考并回答問題:1.新發展格局的主要舉措是?2.新發展格局的特征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結束語乘勢而上開啟新的偉大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2035年遠景目標從創新發展、社會治理、教育強國、美麗中國建設等眾多角度擘畫出15年后中國社會發展藍圖。這張藍圖中燦爛美好的“大夢想”,由一個個充滿民生溫度的“小心愿”構成,需要每一個普通奮斗者去努力、去實踐,用自己的行動為其增光添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