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堅持改革開放【教材分析】本框題主要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強國富民目標所作出了偉大貢獻,改革開放 促進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本框題包括兩個目題的內容:第一目“改革開放促發展”,主要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為實 現強國富民目標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激發 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二目“中國騰飛譜新篇”,主要介紹了改革開放使中 國走向富強,使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使中國成為了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國開啟了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學情分析】作為出生于新世紀的年青一代,初中生從小就見證著祖國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享受著 物質豐富、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但是,受閱歷和思維的局限,學生們還不能深刻領會強國 富民與改革開放的內在關系,對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對黨帶領人民探索國家富強、人民富 裕的道路等問題,認識還不夠深刻。因此,有必要通過本課的教學,澄清學生模糊的認識。【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祖國發展的輝煌成就,培養愛國愛黨的情感以及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樹立為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雄心壯志。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比較鑒別、綜合分析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和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 的能力。3.知識目標(1)知道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強國富民所作的偉大貢獻,知道改革開放促 發展的主要表現并能用事例加以說明。(2)知道改革開放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是強國富民的正 確道路。(3)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 程。【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改革開放促發展;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教學難點: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強國富民目標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教法學法】1.教法: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案例分析激發學生思考,課堂討論啟發學生思維,依據教 材內容設計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資料、知識框架,提高教學效率。2.學法:觀察思考、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交流感悟。【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參觀改革開放博物館得知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開館的消息,深圳市某中學初三學生李凡前去參觀。館內陳列 了向社會廣泛征集的近6000件反映改革開放歷史印記的展品,豐富的展品令李凡印象深刻。以下是李凡看到的部分展品: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圖片中所展示的實物嗎 為什么它們在今天不常見了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圖片展示的是深圳人民在改革開放初期使用過的一些生活物件,比如CRT 顯像管大胖子電視、家用縫紉機、卡帶機、老式自行車等。這些老舊物件,如今逐漸被更高 級更先進的產品所取代,比如智能電視、迷你縫紉機、MP4播放器、共享單車等,所以它們 就不常見了。上述物件的變遷,是改革開放中國社會巨變的一個縮影。那么,改革開放促進 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改革開放又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 讓我們走 進《堅持改革開放》,一起尋找答案。新課教學環節一:改革開放促發展多媒體播放視頻:開國大典;三大改造的歷史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思考:結合視頻,查閱相關資料,談一談開國大典、三大改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 開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有何重大影響。(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開國大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 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 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 的一切特權。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 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 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 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 命,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 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 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多媒體展示:回望改革開放 材料一:1978年,小崗村開始大包干。此后,四川、甘肅、河南等多地農民也在想方設法擺脫 體制痼疾,探索農業生產責任制。到1984年底,全國569萬個生產隊中99%以上都實行了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擁有量達到800斤,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小崗村按下“大包干”紅手印的第二年,黨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創辦經 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當年喊出“效率就是生命”“三天建一層樓”的深圳,已從 當年一個邊陲漁村發展成為國際上知名的創新大都市,GDP規模已與香港相當。材料二:全國糖酒會誕生于1955年。不過,聞名海內外的茅臺酒廠曾長期身處糖酒會之外。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回憶,在1988年的時候,相關政策要求,在公務接待中不 得使用茅臺等17種名酒。上述規定,一下子讓茅臺酒廠陷入困境。之前靠國家統一調撥的 茅臺酒,只能俯下身子到市場上找銷路。1989年,茅臺酒廠首次參加糖酒會,新的銷售渠道由此打開了。通過糖酒會這個大平 臺,產品轉變為商品,糖酒食品從生產領域進入了流通領域,形成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糖酒會長期堅持開放辦會的原則,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跨國公司,只要有營業執照和 食品安全認證,都可以來展示。思考:(1)請結合材料中提到的地區,說說改革開放讓我國發生了哪些可喜的變化。(2)兩則改革開放故事,涉及到哪些新的制度與體制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改革開放以來,實行大包干,小崗村解決了溫飽問題;深圳、珠海、汕頭、 廈門等地創辦經濟特區,經濟飛速發展。可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 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逐步確立了公有 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 互促進的新格局。起先由于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統一調撥茅臺酒,茅臺酒廠不愁銷路,因而不愿參加 糖酒會。后來國家政策有變,茅臺酒需要自尋銷路,因而開始參加糖酒會謀求合作。糖酒會 面向社會、遵從市場,再加上政府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因而得以蓬勃發展。糖酒會變遷, 濃縮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史。事實證明,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 放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多媒體展示:一 位老僑眷的心里話我是一個成長在建國以后的科技管理人員,經歷了改革開放前27年和改革開放后40 年的工作、生活,親身感受了改革開放前后所發生的變化。我記得我們的工資在1956年調整以后到改革開放之前,一直就沒有再增加過。改革開 放以后,國家的綜合實力逐漸增強,我們的工資也隨著增加。我簡單地算了一下,如果以我 的1956年的工資收入為基數,那么我現在的退休工資收入,是那時的100倍之余!在我成立家庭、有了孩子,需要住房的時候,我只能向組織申請。我們的住房一直是租 賃的,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家產”。改革開放以后,1994年國家實行住房改革,把租賃 房改為“售后公房”,我們就享受到了國家給的一個“大紅包”,支付了8000多元錢就有 了現在市值可觀的“家產”。怎能忘記黨和國家的關懷!在那個“文革”的年代里,如果你有海外關系,那可是一件難過日子的大事。改革開放 以后,黨和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出國(境)留學、工作、旅游,甚至在國外定居、入籍 居住國的華僑華人都能來去自由?,F在的中國的發展愈來愈強大,人民的生活愈來愈幸福、 美好,我們根本無意僑居國外,在僑聯的組織中,盡可能地盡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責任。思考:結合這位老僑眷的感慨,談談改革開放帶來了新的社會氣象。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實行改革開放后,這位老僑眷收入顯著增加,有了屬于自己的住房,能夠自 由出國,心情更加舒暢,愿意為祖國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梢?,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 人先。改革開放使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高漲。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正成為社會共識。環節二:中國騰飛譜新篇 多媒體展示:中國奇跡材料一:在“失速”“硬著陸”等懷疑的目光中,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年報,2017 年國內生產總值 (GDP) 增長6.9%,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復蘇中的 一大亮點。聯合國發布的《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認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1/3依仗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在全球僅有1.8%的占比,到2017年占世界經濟總量15%的第二大 經濟體,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材料二:奇跡的背后,來自發展的高質量。服務業穩居中國經濟第一拉動力,消費繼續成為首要 引擎。傳統動能提質增效,迎來浴火重生后的好日子,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 增長21%,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奇跡的背后,更來自百姓的獲得感。錢包鼓起來了——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同比實際增長7.3%,繼續跑贏GDP。環境好起來了——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 濃度去年同比下降6.5%,單位GDP 能耗下降3.7%,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日子更加美起來了 ——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2017年降到29.3%,達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富足標準。正是全面深化改革,讓中國經濟活力四射、動力十足。正是全方位對外開放,讓中國經 濟海闊天空、行穩致遠。思考:中國的騰飛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奇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充分展示了中國力量。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 生活。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 了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國經濟的騰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多媒體展示:中國騰飛譜新篇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 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習近平在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報告對“兩個一百年”目標進行了深刻闡 述,清晰勾勒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線圖,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 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我們要堅忍不拔、 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思考:(1)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做出了怎樣的科學論斷 (2)十九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做了怎樣的戰略安排 (3)“中國騰飛譜新篇”這里的“新篇”具體指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 是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科學論斷。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國人 民走上了建設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掀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新篇章。環節三:暢談收獲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請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學生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強國富民目標所作出的偉大 貢獻,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騰飛,改善了人民生活。改革開 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黨的十九大后中國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 程,我們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鞏固訓練參見《同步測評》中的“隨堂練習”部分。課后作業參見《同步測評》中的“課后作業”部分。【板書設計】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促發展中國騰飛譜新篇黨為實現強國富民目標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革開放使中國走向富強之路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