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教學設計課程標準 認識遼宋夏金元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學背景 【教材分析】 放在單元框架背景下,遼宋夏金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多元一體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的時期,本課通過四個子目:經濟發展、社會的變化、儒學的復興、文學藝術和科技講述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等概況,學習重點在于宋元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和變化,遼、金、西夏等知識了解即可。從單元視角出發,這一時期歷史的發展源于兩大部分,一是傳統中原王朝兩宋的經濟文化進步,二是遼夏金元各民族政權的發展與交融,因此,本節課立足教材,創設情境,整合知識內容,通過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掌握兩宋在經濟文化上的核心和領導作用,同時認識到這一時期多民族政權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各民族政權為邊疆地區開發、這一時期經濟與社會的時代發展作出貢獻。 【學情分析】 基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本課即嘗試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背景下在情境中實現對知識的靈活應用,構建知識體系。教學目標 通過歷史情境的創設和問題思考,認識兩宋在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變革與繁榮的表現。 通過呈現史料與問題探究,認識這一時期不同民族之間在經濟與文化上的交流與融合。教學重點 經濟的發展與變化教學難點 程朱理學和社會的變化教學方法 以問題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完成學習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課堂導入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展示蘭州新區瑞玲國際商業廣場夜景,和北宋東京城中的夜市對比,提示在北宋時這種現象就已經出現了。那么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究竟如何呢?觀察圖片和材料,思考問題設計意圖: 古今對比,激發學生興趣,進入本課主題。教學過程 變革與繁榮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清明上河圖》展現了北宋都城汴京人們的生活情景。 思考1: 在這座城市中可能生活著哪些人?他的身份是什么?他如何生存?從教材中找到你的證據。另外,從生活和發展的角度看,人們更愿意去當時的北方還是南方,請說明理由。 提供商業變革和發展等相關材料。 提供宋朝時讀書人考中科舉后特有的社會風俗——榜下捉婿的故事。 思考2:為何是“捉”?是誰在“捉”?這一現象說明什么? 另外,提示學生關注教材中關于這一時期社會變化的具體表述,結合教材可知宋朝時期,農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大為減弱,家仆與主人的關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關系,而是雇傭關系,這說明人身依附漸趨自由,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階層流動增強。另外,官府管控更為松弛,百姓橫向流動增強。 思考3:在元代,讀書人需要學習什么才可能在科舉考試中高中?程朱理學為什么在當時受到官方尊崇? 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 ——《朱子語類》 可以看出通過理學家的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一個完備的哲學體系,而且它將對維護統治秩序很有作用的忠孝節義等儒家道德標準拔高到天理的高度,因此受到統治者的推崇。 引導學生梳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出示高考題,說明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 小組合作探究,回答問題 預設答案: 觀察圖片,思考問題。 “捉”體現宋朝科舉制度比唐朝更加完善,更加開放與公平,在放榜之前誰也不知道是誰考中,出現了取士不問家世的現象。權貴們在“捉”體現當時的擇偶取向以當下的政治和經濟地位為重,婚姻不問閥閱。說明門第觀念淡化,傳統的士農工商四民之間的階層流動性增強。 預設答案: 四書五經,以程朱理學解釋為準。 宇宙觀: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 人生觀:人生的目標是“存天理,滅人欲”,從而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方法論:“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提取相應的歷史信息,達成對兩宋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革與繁榮的較為全面的認識和理解。【總結歸納】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社會、文化變革與繁榮的表現。 二.多元與一體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出示地圖和材料,遼宋夏金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多元一體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的時期,除了兩宋發揮了核心和領導作用外,還有各民族之間的的聯結和融合。 問題探究:結合所學,任意選擇以下一則材料,說明這一時期的經濟與文化如何體現出交融的趨勢。 材料一: 遼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8—946年在位)在得到長城沿線燕云十六州后,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不以游幸妨農時,禁止扈從擾民和行軍踐踏禾稼。不但保護十六州地區的農業生產,也在適宜于耕種的草原地區發展農業。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材料二: 遼太祖崇拜孔子,尊孔子為 “大圣”; 西夏接受儒學,翻譯儒家經典,中后期更加重視漢學,建立大漢太學,尊孔子為文宣帝; 金朝對儒學和儒士也十分重視,拜被俘的漢族官吏和儒士為師,聘為高官,請其授以漢族文化。 材料三: 閱讀材料,學生學案展示。 預設答案: 材料一: 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的交融。 材料二: 對儒家思想的借鑒與融匯,產生文化認同。 材料三: 體現文字、文化、宗教、民族的交融。 設計意圖: 采用材料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從經濟、思想和文化的角度認識這一時期各民族間的交融,體會正是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不斷交融加強了民族認同,鞏固了中國多元一體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課堂小結 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再次深化學生對這一進程的整體性認識。板書設計作業設計 各個時期的經濟、社會、文化及其各組成部分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根據本課內容,任意選擇兩個及以上的內容,說明他們之間的聯系。 例1:耕作制度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一年兩熟制等耕作制度的變化使得糧食產量增加,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從而有剩余勞動力專門從事經濟作物的種植,比如棉花茶葉等。 例2:手工業發展與商業發展。手工業為商業提供物質基礎,如宋代制瓷業發達,從而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