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課題 第二章 第1節 地圖的閱讀教學內容 地圖的語言、閱讀地圖教學 目標 1.通過對比“中國臺灣島地圖”“臺南延平郡王祠景區地圖”,認識方向、圖例和比例尺等地圖的“語言”。(區域認知) 2.能在各類地圖上辨別辨別兩點間的相對方位。 (地理實踐力和綜合思維) 3.通過“一些常用的圖例”圖,了解圖例的含義。(區域認知) 4.能在平面圖上量算距離, 并初步學會讀取地圖中的內容。(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地地圖上辨別方向。 2.在地圖上結合比例尺,量算距離。教學難點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2.讀取地圖中的相關內容。教學輔助 材料與手段 多媒體課件 讀圖分析法、演示操作、合作學習法、表格對比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引導學生說出在生活中使用地圖的必要性。 觀看視頻,暢所欲言。二、教學過程 探究一:地圖的“語言” 在地理學習中不僅用到地球儀,還常用到地圖。 (一)地圖的由來 讀教材P29,思與學: 地球是球體,地圖是平面的。如何將球面的事物繪制在平面上呢 試想:將剝開的橘子皮攤平,我們會發現每塊橘子皮之間都有裂縫,難以拼合 同樣的道理,采用一定的數學方法使球面變形,就能形成平面的地圖。 拓展延伸: 1569年8月,墨卡托出版了他的世界地圖,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世界地圖,它開創了地理學史上的新篇章。 (二)地圖的“語言” 展示“山東省地圖”和“校園平面圖”,讓學生找出地圖的要素 探究二:閱讀地圖 閱讀地圖,首先要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一)在地圖上辨方向 1.一般地圖 展示“地平面上的八個方向”圖 2.指向標地圖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按照指向標辨別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讀圖思考: 三幅圖中A點分別在B點的什么方向,C點分別在B點的什么方向。 (二)認識圖例,閱讀地圖 記憶比拼: 識記常用圖例,了解其表示的地理事物,然后分小組檢查。 交流合作: 結合圖例,說一說山東省城市及河流的分布特點。 (三)使用比例尺,量算距離 1.比例尺公式 結合課本圖2.1和2.2,找出比例尺公式 (2)三種表示方法 不同的方式表示方法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注意: 線段比例尺最前端標注0;默認單位厘米;米變厘米加2個0,千米變厘米加5個0。 活動:學以致用 讀山東省地圖,完成以下題目。 (1) 日照在濟南的 方向。濟南在濰坊的 方向。 (2)根據圖中的比例尺,量算濟南到煙臺的直線距離。 (3) 將圖例名稱補充完整。 (一)交流展示,互助合作 了解怎樣將地球表面轉繪成平面的地圖。 如果橘子皮有足夠的彈性,我們就可以將裂縫附近的橘子皮拉伸延展,直到將裂縫完全拼合。當然在拉伸延展的時候,橘子皮會發生變形。 (二)讀圖分析: 讀圖可知:方向、圖例、比例尺是地圖的語言 (一)科學認知: 生活常識: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再確定出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的方向 溫故: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 讀圖分析: 甲圖:A點在B點的正北方向,C點分別在B點的東北方向; 乙圖:A點在B點的東北方向,C點分別在B點的正東方向; 丙圖: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C點分別在B點的東北方向。 (二)合作互動 1.速記圖例內容,小組內檢查。 2.讀圖分析回答: 山東省城市多沿海、沿鐵路線分布;黃河從北部自西南向東北經過,京杭運河位于西部。。 (三)互動交流: 1.比例尺公式: 2.讀課本填充表格: 3.讀圖回答: (1) 日照在濟南的 東南 方向。濟南在濰坊的 正西 方向。 (2) 濟南到煙臺圖上距離約8厘米,實地距離約480千米。 (3)三、課堂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四、板書設計五、作業布置 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六、教學反思 1.本節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來完成本節課的內容。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完成合作學習的內容,即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同時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3.在教學過程也注重了新舊知識的銜接,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4.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