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 吃飯有講究》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教學建議 本課程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利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吃飯的講究。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吃飯充滿好奇,但往往缺乏正確的飲食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他們可能存在挑食、浪費食物、飯前不洗手等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容易被直觀的事物所吸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了解吃飯的基本禮儀和衛生要求,認識到挑食、浪費食物的不良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珍惜食物,懂得感恩。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吃飯的禮儀和衛生要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2.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珍惜食物,不挑食、不浪費。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謎語導入 教師出示謎語:“白白身子圓滾滾,樣子像個乒乓球,放在鍋里煮一煮,全家吃它過十五。” 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食物。 學生猜出謎底是湯圓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湯圓是我們在節日里常吃的食物,那同學們知道吃飯有哪些講究嗎?從而引出課題《10 吃飯有講究》。 圖片導入 教師展示一組美食圖片,如紅燒肉、青菜、米飯等,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吃哪些食物。 教師接著展示一些不文明的吃飯場景圖片,如挑食、浪費食物、吃飯時大聲喧嘩等,讓學生說說這些行為對不對,為什么。然后引出課題,讓學生明白吃飯是有講究的。 講授新課 吃飯前的講究 洗手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吃飯前為什么要洗手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我們的手每天會接觸很多東西,上面會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如果不洗手就吃飯,這些細菌和病毒就會進入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生病。 教師示范正確的洗手方法:先用水把手浸濕,然后涂上肥皂或洗手液,搓手心、手背、手指縫、手腕等部位,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4)學生跟著教師一起練習洗手,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擺放餐具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在家里吃飯的時候,是誰擺放餐具呢?(2)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擺放餐具也是一種家務勞動,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3)教師展示一些擺放餐具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正確的擺放方法。 (4)學生分組進行擺放餐具的比賽,看哪個小組擺放得又快又好。教師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 (二)吃飯中的講究 1. 文明用餐 (1)教師播放一段文明用餐的視頻,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吃飯的。 (2)學生看完視頻后,教師提問:視頻中的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做到了哪些文明行為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文明用餐包括不挑食、不浪費食物、不大聲喧嘩、不邊吃邊玩等。 (4)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吃飯的時候有沒有做到文明用餐,如果沒有,應該怎么做。 (5)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說一說自己今后應該如何做到文明用餐。 2. 飲食均衡 (1)教師展示一些食物的圖片,如蔬菜、水果、肉類、魚類、米飯、面包等,讓學生說一說這些食物分別屬于哪一類。 (2)教師介紹食物的分類:食物可以分為谷類、蔬菜、水果、肉類、魚類、奶類、豆類等。不同種類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我們只有均衡飲食,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3)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食物和最不喜歡吃的食物,然后引導學生認識到不能挑食,要多吃各種食物,才能保證營養均衡。(4)教師讓學生制定一份一周的飲食計劃,要求包含各種食物,做到飲食均衡。學生完成后,教師挑選幾份優秀的飲食計劃進行展示和點評。 (三)吃飯后的講究 1. 收拾餐具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吃完飯后,是誰收拾餐具呢? (2)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收拾餐具也是一種家務勞動,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3)教師展示一些收拾餐具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正確的收拾方法。 (4)學生分組進行收拾餐具的比賽,看哪個小組收拾得又快又好。教師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 2. 飯后漱口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吃完飯后為什么要漱口嗎? (2)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我們在吃飯的時候,食物殘渣會留在口腔里,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滋生細菌,引起口腔疾病。飯后漱口可以有效地清除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 (3)教師示范正確的漱口方法:先喝一口水,然后含在嘴里,鼓動腮幫,讓水在口腔里流動,最后吐掉。 (4)學生跟著教師一起練習漱口,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三、鞏固練習 (一)判斷對錯 1. 吃飯前不用洗手,直接吃飯就可以了。( ) 2. 吃飯的時候可以大聲喧嘩,邊吃邊玩。( ) 3. 不喜歡吃的食物可以不吃,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 4. 吃完飯后要收拾餐具,保持餐桌整潔。( ) 5. 飯后不用漱口,直接睡覺就可以了。( ) (二)選擇題 1. 吃飯前我們應該( )。A. 不洗手 B. 洗手 C. 隨便洗一下手 2. 吃飯的時候我們應該( )。A. 挑食 B. 浪費食物 C. 不挑食、不浪費食物 3. 吃完飯后我們應該( )。A. 不收拾餐具 B. 收拾餐具 C. 等爸爸媽媽收拾餐具 4. 飯后我們應該( )。A. 不漱口 B. 漱口 C. 隨便漱一下口 (三)小組討論 1. 說一說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文明用餐的? 2. 你認為還有哪些吃飯的講究? 四、課堂總結 1. 教師提問: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吃飯有哪些講究嗎? 2.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吃飯前要洗手、擺放餐具;吃飯中要文明用餐、飲食均衡;吃飯后要收拾餐具、飯后漱口。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五、布置作業 1. 回家后把今天學到的吃飯的講究告訴爸爸媽媽,并和他們一起制定一份家庭飲食計劃。 2. 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文明用餐,不挑食、不浪費食物。板書設計 10 吃飯有講究 吃飯前的講究 1. 洗手 2. 擺放餐具 吃飯中的講究 1. 文明用餐 2. 飲食均衡 三、吃飯后的講究 1. 收拾餐具 2. 飯后漱口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謎語導入、圖片導入、視頻播放、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實踐等活動,讓他們了解了吃飯的講究,掌握了正確的飲食禮儀和衛生要求。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和合作。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在練習洗手和漱口的時候,動作不夠規范,需要我反復指導。還有些學生在制定飲食計劃的時候,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我進行引導和糾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細節,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方法。同時,我也將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