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放馬山歌》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放馬山歌》是一首流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南地區的著名民歌。這首歌以簡樸生動的歌詞,描繪了牧童在山間放牧的歡快場景。歌詞結構為七言兩句一段,朗朗上口。音樂上采用羽調式,音列僅由6 1 2 3四個音組成,簡潔明了。曲調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下句是對上句的發展變化,體現了民歌常見的句式結構。歌曲中巧妙運用了"咚咚咚的"等襯腔和富有特色的吆喝聲,增添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歡快活潑的情趣。這首歌曲不僅旋律優美,還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是很好的音樂教育素材。21*cnjy*com三、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小朋友們對音樂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滿好奇和熱情。他們喜歡唱歌、跳舞,樂于表現自我。然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音樂基礎知識還不夠扎實,演唱技巧也有待提高。他們對節奏感強的、旋律簡單的歌曲更容易接受。對于民歌,特別是少數民族民歌,學生們可能還比較陌生,需要老師適當引導。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特點,本節課將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這首云南民歌。【版權所有:21教育】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能夠感受《放馬山歌》歡快明朗的節奏和優美動聽的旋律,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愉悅情感。2.藝術表現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歌曲的音準和節奏,學會正確演唱《放馬山歌》。注意咬字清晰,特別是對"咚咚咚的"等襯腔的處理。3.創意實踐學生能夠嘗試用不同的表情和動作來演唱歌曲,增強表現力。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表現歌曲內容。4.文化理解學生能夠了解云南民歌的基本特點,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認識到民歌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學會正確演唱《放馬山歌》。2.教學難點:理解和表現歌曲的民族風格,特別是對襯腔和吆喝聲的處理。六、教學方法:本節課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講解法:清晰解釋歌曲的結構、內容和演唱要點。示范法:教師示范演唱,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練習法:通過反復練習,鞏固學生的演唱技能。游戲法:設計有趣的音樂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鋼琴、簡譜、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教師微笑著走進教室,熱情地對學生們說:"小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次有趣的音樂之旅。我們要學習一首來自云南的民歌,它講述了牧童快樂的生活。大家準備好了嗎 "學生們興奮地回答:"準備好了!"教師:"太棒了!那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放馬山歌》吧!"教師播放歌曲錄音,讓學生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音樂結束后,教師問:"小朋友們,聽完這首歌,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很歡快",有的說"像在山里唱歌",還有的說"聽到了動物的聲音"。教師:"你們聽得真仔細!沒錯,這首歌確實充滿了歡快的氣息,讓人仿佛置身于青山綠水之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美妙的歌曲吧!"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這次請大家仔細聽一聽,歌曲中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再次播放歌曲,學生認真聆聽。教師:"好,現在請大家說說,你們聽到了什么特別的地方 "學生A:"我聽到了'咚咚咚'的聲音!"學生B:"我覺得歌曲的節奏很有趣,像在跳舞。"學生C:"我聽到了'喂呀咿呀'的吆喝聲。"教師:"太棒了!你們聽得非常仔細。這些特別的聲音和有趣的節奏,正是這首民歌的獨特之處。"(二)探究教師:"現在,我們來仔細看看這首歌的結構。"在黑板上寫出歌曲的簡譜,指著簡譜說:"小朋友們,這首歌只用了四個音,它們是6、1、2、3。我們一起來唱一遍這四個音好嗎 "21教育網帶領學生唱6 1 2 3音階。教師:"大家唱得真好!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歌詞。"朗讀歌詞:"放馬山歌輕輕唱,咚咚咚的響叮當。"教師:"這兩句歌詞講的是什么呢 "學生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師總結:"是的,這首歌描述了牧童一邊放牧一邊唱山歌的快樂場景。'咚咚咚的響叮當'可能是形容馬鈴或其他樂器的聲音。"www.21-cn-jy.com(三)示范教師:"現在,老師來示范一下如何演唱這首歌。大家要注意聽我是怎么處理'咚咚咚的'這個部分的。"教師示范演唱一遍完整的歌曲。教師:"大家聽明白了嗎 現在我們一起來學唱第一句。"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第一句,注意糾正音準和節奏問題。教師:"很好!我們再來學第二句。這次要特別注意'咚咚咚的'的發音。"帶領學生練習第二句,強調襯腔的處理方法。環節三:鞏固延伸教師:"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整首歌,讓我們一起來完整地唱一遍吧!"全班同學一起演唱《放馬山歌》。教師:"唱得真棒!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們把全班分成兩組,一組唱'放馬山歌輕輕唱',另一組負責'咚咚咚的響叮當'。看哪一組表現得更有特色!"2·1·c·n·j·y學生們分組表演,教師適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教師:"太精彩了!每個小組都表現得很出色。現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我們再來嘗試一下用動作來表現這首歌。當我們唱到'放馬'時,可以做個騎馬的動作;唱到'咚咚咚'時,可以做個敲鼓的動作。大家試試看!"帶領學生邊唱邊做動作,營造歡快的課堂氛圍。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妙的云南民歌《放馬山歌》。通過這首歌,我們不僅學會了新的曲調,還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民歌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上這些傳統的音樂。"www-2-1-cnjy-com作業:1.在家練習演唱《放馬山歌》,注意對'咚咚咚的'等特殊音的處理。2.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這首歌,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或表情。3.如果有興趣,可以查閱一些關于云南民歌的資料,下節課和大家分享。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聆聽原版歌曲,讓學生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觀感受《放馬山歌》的旋律和節奏特點。這種方式可以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描述自己的聽覺感受,幫助他們建立對音樂的初步印象。21·cn·jy·com(2)探究音樂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們深入分析歌曲的結構和內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過簡譜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歌曲的音階結構。對歌詞的解讀則能夠加深學生對歌曲主題的理解。這種探究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2-1-c-n-j-y(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分組表演和加入動作等方式,讓學生在實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鞏固所學知識。這不僅能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同時,這種互動性強的學習方式也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習效果。21cnjy.com十一、板書設計[板書內容]《放馬山歌》1.音階:61232.特點:歡快、生動襯腔:"咚咚咚的"吆喝聲3.演唱要點:咬字清晰表情豐富動作配合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整體上是成功的,學生們表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各個環節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不僅學會了演唱《放馬山歌》,還對云南民歌有了初步的認識。課堂上,學生們在歌曲的節奏把握和對"咚咚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等襯腔的處理上表現得很好。分組表演和加入動作的環節尤其受到學生歡迎,極大地調動了課堂氣氛。這說明游戲化和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很有效。【來源:21·世紀·教育·網】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學生在理解歌曲的民族風格上還有困難,可能需要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的補充。未來的課程中,我會考慮增加一些關于云南民歌特點的簡單介紹,或者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文化內涵。21·世紀*教育網此外,在演唱技巧的訓練上,可以增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針對性的發聲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民歌的演唱方法。同時,我也意識到需要給予學生更多展示和創新的機會,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歌曲。【來源:21cnj*y.co*m】總的來說,這節課達到了預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教學目標,學生們在音樂技能和文化理解兩個方面都有所收獲。未來我會繼續優化教學設計,力求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們更全面、深入地體驗民族音樂的魅力。同時,我也會注意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為他們的音樂學習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出處:21教育名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