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只鳥仔 教案一、教學內容:歌曲:一只鳥仔二、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認識裝飾音倚音。能力目標:1.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一只鳥仔》,能唱準裝飾音,唱出歌曲的童趣。2.能用臺灣話唱一唱《一只鳥仔》,體會民歌的魅力和樂趣。3.能用固定的節奏,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情感目標:在各種綜合活動中體會民歌的魅力。三、教學重點:歌曲教學,拓展教學四、教學難點:裝飾音的演唱、多種方式表現歌曲。五、教學方法對比法、練習法、表演法六、教具準備:多媒體、打擊樂器若干、紙條一些。七、教學過程:(1) 導入師生問好,組織教學。師:同學們,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了一首高山族民歌——《我們祖家是歌鄉》,你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師生隨音樂演唱歌曲《我們祖家是歌鄉》。師導語:在臺灣,除了有這么抒情的歌曲以外,還有很多有趣的音樂,而今天,我就帶大家去學習一首有趣的臺灣童謠——《一只鳥仔》(2) 新授歌曲教學1. 生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師提問:歌曲情緒如何?有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根據自己聽到內容進行回答。(生如若提到襯詞,師順勢講解)2. 了解歌曲的特色,了解襯詞、裝飾音(下滑音)師:歌曲為一首臺灣童謠,因此里有很多具有臺灣特色的襯詞。并且裝飾音下滑音的加入,讓這首歌曲唱起來更加有詼諧幽默之感。3. 復聽歌曲,嘗試跟歌曲節奏讀一讀歌詞。師帶生讀一遍歌詞,要求生能讀出歌曲的強弱拍。生讀完后,師開始歌曲教學。4. 師用分句模唱法教唱歌曲。師在教唱時注意:氣聲演唱下滑音的演唱到位拍子的強弱注意體現。師帶唱兩遍。5. 嘗試多種方法練唱歌曲,熟練掌握歌曲演唱。師彈鋼琴,生聽唱一次。師范唱全曲,生嘗試獨立演唱。師放多媒體伴奏,生嘗試演唱。6. 師指導學生演唱的不足之處,加以糾正。生指導“站在樹上……”這句的音準如何把握。聲斷氣連的演唱。7. 生再次嘗試合歌曲伴奏帶演唱歌曲。這次要求生一定要合拍演唱。8. 輪唱歌曲。師生清唱歌曲,生在前面唱,師在后面輪唱,晚半小節進行。9. 加入打擊樂,為歌曲伴奏。以書本上的節奏為主線,響板、鈴鼓、串鈴,用固定的節奏為歌曲伴奏。歌曲拓展:用臺灣話演唱歌曲。1. 欣賞女聲獨唱版本《一只鳥仔》,生說一說與音樂書所給版本的不同,并談談自己的聽后感。2. 師分發小紙條,帶學生用臺灣話說一說歌詞,并在熟練的基礎上嘗試用臺灣話演唱歌曲《一只鳥仔》。綜合表現歌曲:演唱歌曲四次,第一次為書本原版演唱,第二次輪唱,第三次臺灣話演唱,第四次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3) 拓展:流行版本《一只鳥仔》師導語:同學們本課學習了這首有趣的臺灣童謠,我們也用多種方式來表現了這首歌曲。那么,這首歌曲除了可以有傳統的唱法以外,是不是也可以有流行的元素加入其中呢,是不是也可以有更多的表現方式呢?下面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流行版本的《一只鳥仔》生觀看視頻,感受同曲異唱帶來的樂趣與魅力。(4) 課堂小結師小結本課的學習情況,師生互道再見結束本課教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