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關系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3、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衡量標準溫故知新視頻導入思考:你認為潘展樂是如何取得成功、實現人生價值的?提示:潘展樂的成功,離不開家人、教練等的支持和幫助,也離不開國家和社會提供的條件和機會,更離不開自己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三框:價值的創造和實現第一目: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第二目: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第三目: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科學精神:科學把握在勞動中、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公共參與: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作出貢獻。教學重難點:人生價值的實現途徑,正確分析人生價值的實現。1、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2、勞動的重要性 3、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4、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和人生價值的實現存在什么關系 5、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是什么?結合書本,自主預習以下內容習近平主席連續多年發表了新年賀詞2015年:"蠻拼的"2016年:"有付出,就會有收獲"2017年:"擼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2019年:"我們都是追夢人"2020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2021年:"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2年:"踔厲奮發、篤行不怠"2023年:“奮斗創造奇跡。”2024年:“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思考:為什么總書記在每年的新年賀詞中強調勞動和奮斗?情境探究(1)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1、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一、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根本途徑)(1) 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不想為他人和社會奉獻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2)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語2、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一、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根本途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屠呦呦隱藏在巨大的“集體”中。當這位85歲的老人憑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時,她的感言仍帶著集體主義的烙印。“榮譽不是我個人的,還有我的團隊,還有全國的同志們。” 屠喲喲強調,青蒿素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功勞,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國一項被命名為“523”的瘧疾防治科研項目。那個科研團隊,包括7個省市、60多家科研機構、超過500名科研人員,她說對于這個貢獻,除了她,還有很多人應該被記住!思考:屠呦呦僅靠他個人的奮斗能實現人生價值嗎?這對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有何啟示?情境探究社會提供前 提價值實現生存條件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工作條件(1)人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都是由社會提供的。(2)人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和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注意: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和“自我實現”,實際上是不可能的。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注意: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和“自我實現”,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2、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思考: 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是不是意味著會抹殺人的個性發展呢?(1)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是統一的。(2)這種個性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而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3、正確認識和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有這樣一個人,他冷酷無情嗜酒如命且毒癮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個酒保不順眼而犯下了殺人罪,被判終身監禁。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才1歲,其中一個同樣毒癮重,靠偷竊和勒索為生,后來也因殺人而坐監。另一個卻既不喝酒,也不吸毒,不僅有美滿的婚姻,還擔任一家大企業公司的經理。在一次訪問中,問起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提示: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必要的主觀條件。思考:有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就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情境探究1、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強調要克服挫折和失敗,要付出艱辛的努力)2、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全面的能力為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3、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理念、信念(理想)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奮斗目標,也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 。(意識、認識、社會意識、價值觀的引導、驅動、制約作用)4、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三、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條件)知識小結:如何實現人生價值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實現價值(根本途徑)3、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客觀條件)4、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主觀條件)(1)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3)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4)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牢道德根基。課堂小結1、充分利用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解析】(勞動和奉獻是根本途徑)2、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解析】(客觀條件是前提條件)3、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定性因素。【解析】(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4、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人生價值。【解析】(“就能”一詞絕對化了)!5、理想信念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促進作用。【解析】(低俗的理想起阻礙作用)6、個性發展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解析】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課堂練習1、(2022湖南)20世紀80年代引進短道速滑項目以來,幾代短道速滑運動員奮勇拼搏,為國爭金奪銀,展示了中國體育健兒的風貌品格,彰顯了人們在所熱愛的事業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追求。這啟示我們( )①要在不懈奮斗和奉獻中創造精彩人生②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會有不同的價值觀③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④頑強拼搏的精神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課堂練習2.(2022浙江)黃旭華院士“以身許國,誓干驚天動地事;潛心科研,甘做隱姓埋名人”,六十多年如一日為中國核潛艇事業傾心竭力奉獻。其“深潛人生”說明:(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②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貢獻的獨特方式③實現價值需要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3、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獻給了脫貧事業,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等同志,就是他們中的杰出代表。這體現了( )①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②要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腳踏實地、頑強拼搏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課堂練習4、野生水稻長在水里,產量并不高。但是,我們的祖先發現,如果在水稻快成熟時突然把水放掉,水稻為了傳種接代,會拼命長種子(稻谷),而且一株水稻會長出好幾支稻穗。通過這種技術種植水稻,產量會提高,水稻因此成為人類的重要農作物。從水稻的這種生長特點,我們可以領悟出的人生道理有( )①壓力是產生動力的根源和條件②壓力往往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動力③挫折能成為人生成長的重要財富④人生價值是在應對挫折中實現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課堂練習5、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勞動者邁向進步的腳印。這反映了( )①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②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所做的貢獻就越大③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和社會發展的動力④只有在勞動和奮斗中才能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課堂練習感謝聆聽,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