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在社會中成長》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 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養成親社會的習慣,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維護公 共秩序,講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 法治觀念: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 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 和國家發展的作用。 健全人格: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投身社會實踐,積極適 應社會發展變化,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責任意識:關心社會,服務社會,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社區服 務活動,自覺踐行親社會行為,具有奉獻精神、擔當精神。教學重點 養成親社會的行為教學難點 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教學過程導入 在某地的一個小山村里,因母親過早去世,父親智力低下,而年邁 的奶奶又無力照顧,一名“啞童”常年被用繩子拴在樹上,在被拴 的6年多中與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間,孩子從來沒有開口說過 一句話,就連“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語也不會說。 思考:為什么6歲的孩子還不會喊爸爸媽媽 什么是社會化 學生: 教師: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 過程。授新課 【探究一】康眾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懷揣著對科技創新的熱 情和對創業夢想的追求,決定離開熟悉的校園環境,踏入社會的廣 闊天地。 康眾意識到,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的開拓。 于是,他參加了多個創業孵化器項目,這些項目不僅為他提供了辦 公場地、基礎設備,還連接了投資人、導師和行業專家等寶貴資源。 社會的支持和網絡的構建為他的創業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在創業過程中,康眾招募了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成員,包括技 術開發、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內發揮專 長,共同推動著項目的進展。思考:康眾為什么要參加多個創業孵化器項目,還招募了許多不同 專業的團隊成員 學生: 教師:每個人都應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 意義上的人,只有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長和發展。 【探究二】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人們現在可以通過在線購物平臺輕松購 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服裝和配飾。這種便捷性得益于物流行業的快 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它們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 在城市中,各種餐館、小吃攤和外賣服務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 餐飲選擇。這些餐飲服務的多樣性和便利性得益于食品行業的繁榮 和社會分工的細化。 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和住房政策的實施直接關系到人們的居住 條件。政府通過提供經濟適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幫助中低 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 公共交通系統的發展,如地鐵、公交、共享單車等,為人們出行提 供了便利。這些交通工具的運營和維護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 協作,包括政府部門、運營企業和乘客等。 綜上所述,人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各個方面都與社會的方方 思考: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 學生: 教師:人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確實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 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 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材料分析】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截至2024年8 月12日,美國已發生343起大規模槍擊案,槍支暴力共造成超過3 萬人死傷,其中死亡人數超過1萬,受傷人數超過2萬12。這一數字揭示了美國槍支暴力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此外,2024年7月單月 大規模槍擊案超過60起,顯示出槍支暴力事件的頻發趨勢4。這些 數據表明,美國面臨著嚴峻的槍支暴力挑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 應對這一問題,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 思考1:這些恐怖分子的槍擊行為是什么行為 學生: 教師:親社會行為 思考2:什么是親社會行為 學生: 教師: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 社會和他人的行為。人們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經常會表現出類似這 樣的行為,比如幫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贈、同情、關心、謙 讓、互助等。 【交流討論一】為迎接2024年五四青年節的到來,濰坊一中的學 生來到市中心血站探尋血液奧秘,參與社會公益實踐。通過學習血 液知識、實地參觀血液制備過程、現場感受機采獻血、親自參與無 償獻血志愿服務等環節,完成了一場愛心體驗,感受到了血液在生 命中的力量! 思考:開展這項活動有什么意義 學生: 教師:1.有助于青少年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幫助他人,關注、 了解并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實 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3.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 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交流討論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 天下事,事事關心。 思考: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教師: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 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交流討論三】(中小學生守則)思考:如何在實踐中養成親社會行為 學生: 教師: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課堂小結 在社會 中成長 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是什么(表現 養成親社會行為 為什么 怎么做課堂練習 1、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 況研究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 率達96.8%,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負 面信息,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可小覷。對 此,我們未成年人應該(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網絡犯罪 ②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網絡世界 ③文明上網,傳播網絡正能量 ④學會“信息節食”,提高媒介素養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對于中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同的同 學有不同的觀點。你認為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①同學甲說:“我們現在的學習任務非常緊,參加社會實踐只會影 響學習。” ②同學乙:“中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參加社會實踐會讓我 們吃虧的。” ③同學丙:“中學生雖然年齡小,社會實踐會讓我們開拓視野,增 長見識,培養能力。” ④同學丁:“社會實踐活動應該因材施教,開展一些對中學生的有 益的,適合的活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3 名航天員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順利進駐“天宮”。三位宇航員 的社會關系屬于( )A.血緣關系B.地緣關系C.業緣關系D.法律關系10、下面的、 漫畫告訴我們( )(民聲民意民情民生公眾號:馬艷新的德育視界)①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聯網拓寬了民主渠道 ③要在網上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聯網對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發揮著重要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