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真菌一、課例簡介課例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真菌》,本節(jié)課的設計緊貼新課標主導和強調的宗旨: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堅持先學后教精神。利用自己實物拍攝圖片、提供十幾種實物真菌進行小組合作觀察討論探究,以多個微課和實驗探究作為依托,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豐富,使得知識的呈現(xiàn)多元化、形象化。發(fā)揮教師的重點指引和難點突破,使得學生對知識的從感性認識和理解升華到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此外通過課外拓展制作孢子印和在教室養(yǎng)殖食用菌包,讓學生切實體驗到學習的價值和樂趣,觸發(fā)內心深層對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并拓展了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高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二、學習者特征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生物知識儲備量,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課堂上能通過平板進行拍攝、互動和完成練習。真菌與我們生活聯(lián)系緊密,便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學習以及利用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明白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與真菌的作用有關。但他們對真菌在細胞結構、營養(yǎng)方式和繁殖等方面的特征等微觀問題還模糊不清。因此,教學會在教材基礎上會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通過真菌實物觀察和菌包養(yǎng)殖追蹤觀察、微課視頻介紹和小組實驗等多種方法穿插,逐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探究知識并收獲學習樂趣。三、教學目標分析1、知識與技能目標: 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的真菌種類。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和繁殖方式。 通過制作孢子印和種植食用菌包,提高實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玻片標本、制作觀察孢子印和種植食用菌,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信息整合歸納能力,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真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體驗從正反兩面辯證的看問題。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教學重點:真菌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真菌的生殖方式。 利用多種真菌實物、圖片、視頻、實驗探究、小制作等及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質疑,逐步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殖方式,使得學生對真菌的認識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旨在調動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對知識初步認知和理解升華到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從而真正的內化為自身能力和素養(yǎng)。 課外拓展種植食用菌包和制作孢子印,讓學生親自種植各種真菌,將課本知識應用于生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印象深刻,便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五、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教學模式: “情境-陶冶”和“問題-探究” 教學策略: 實物教學、主導性教學、認知激活、探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生活六、課前準備課前自學資源推送(相關紀錄片)、 制作教學PPT、錄制實驗視頻(觀察酵母菌和制作孢子印)、 光學顯微鏡、放大鏡、玻片、蓋玻片、稀碘液、吸水紙、鑷子、 自制酵母菌培養(yǎng)液、自制霉菌(含青霉和曲霉)、 拍攝多種真菌永久玻片標本圖片、 真菌實物盒子(含十多種食用菌的實物拍攝圖片)、 自制孢子印、提前種植食用菌包、 學習任務單、配套作業(yè)練習等七、教學活動設計學習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探究活動1: 觀察蘑菇提出問題:“蘑菇有根、莖、葉嗎?它們生長是否需要光?它們是植物嗎?”,引導學生邊觀察蘑菇邊思考問題。小組合作觀察實物蘑菇,思考并討論問題。根據(jù)已有知識判斷蘑菇不是植物是真菌。利用實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消除對于真菌的陌生感。問題設置有層次性和指向性。探究活動2: 認識常見的食用菌給每個小組準備實物真菌盒子,巡查并了解學生討論情況。小組合作一起觀察比較不同真菌,討論問題,小組代表說出其名稱。 知識源于生活,蘑菇盒子里材料豐富,圖片都是實拍,沒有距離感,鮮活真實,便于識記,促進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新課講授- 真菌的分類設疑,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嘗試對真菌分類。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的學習能力。 探究新知-- 酵母菌展示市場上的干酵母菌包實物。播放觀察酵母菌的實驗微課視頻。利用導學案和課本資料,嘗試回答酵母菌在生活中利用和酵母菌的結構名稱。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知識源于生活,在學習中拓展再運用于生活,兩者緊密聯(lián)系。實驗操作- 觀察真菌的玻片標本展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實拍圖,引導學生帶著P76思考題小組合作觀察各種真菌標本。巡查并指導學生實驗。 帶著問題用放大鏡觀察青霉和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多種真菌玻片標本,并利用平板拍照上傳觀察結果。小組代表積極回答問題。 通過實驗將抽象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顯微鏡實驗操作是初中核心實驗,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操能力,為課后拓展探究提供必要技能。探究新知--青霉、蘑菇讓學生實物觀察青霉和蘑菇的形態(tài)結構和微課視頻介紹,引導學生完成討論題:1. 酵母菌的細胞結構有什么特點?2.青霉孢子的顏色和著生狀態(tài)有什么特點?通過圖片和微課視頻介紹,實物觀察青霉,嘗試說出各個部位名稱,并歸納出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 積極舉手回答討論題。圖文形式展示豐富學生對青霉的感性認識。 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總結、歸納和推理的學習能力。課外拓展互動講解常見的毒蘑菇、實物展示和介紹藥用菌靈芝和冬蟲夏草認真聽講,各抒己見,把學到知識用于生活,增加常識。實物展示印象深刻,聯(lián)系生活,將知識遷移生活,將知識融合內化。真菌的生殖結合微課視頻介紹講解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理解真菌的孢子生殖和酵母菌出芽生殖通過思維碰撞獲取新知。課堂小結 課后練習歸納思維導圖 引導學生回答 梳理思路,積極回答,形成知識框架。完成多類型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練習有判斷題、選擇題和問答題等多種題型,由淺入深。課外拓展- 小制作介紹孢子印的制作方法步驟和分發(fā)食用菌包給學生養(yǎng)殖并記錄,后期交流觀察報告。 積極參與課外活動,觀察和記錄食用菌包的生殖過程,課后對養(yǎng)殖經(jīng)驗進行交流和匯報,提高生物學科素養(yǎng)。 課外小制作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豐富業(yè)余生活,知識從實踐中獲取,也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升華。練習鞏固 作業(yè)布置有多種題型,用兩個表格歸納梳理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 完成導學案上練習和兩個表格,梳理知識、關聯(lián)前后知識點,查缺補漏。 完成課后拓展作業(yè)可以圖文記錄、手抄報、調查報告、PPT等多種形式。鞏固知識,練習題鏈接中考考點,注重知識的橫向和縱向關聯(lián)。將課堂教學延伸至生活,學生記憶鮮明,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和提升生物綜合科學素養(yǎng)。板書設計: 真菌八、教學反思本節(jié)教學從創(chuàng)設情境“蘑菇是不是植物”設疑引入,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課堂教學提供了十余種蘑菇實物實拍圖片進行觀察,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能推理判斷蘑菇不是植物是真菌。 在探究真菌結構時,PPT內許多素材圖片源于實物拍攝,情景感強。將微課引入生物教學課堂中,借助微課教學將實驗操作以視頻形式展現(xiàn)出來,降低學習難度。整個教學過程穿插自錄實驗視頻《觀察酵母菌》和《制作孢子印》,引用《觀察真菌》和《真菌生殖》的兩個視頻,充分調動學生感官,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提倡學生日常可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等多種觀察方法觀察各種各樣的真菌。在教學過程中給了學生思考時間,教學目標細化,拓展活動緊密聯(lián)系生活,調動他們探究的主動性和思考積極性,教學效果好。練習的習題有梯度,多種題型,鏈接中考考點,由易到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 課后可在教室養(yǎng)殖食用菌包,以后可在課堂上抽時間讓不同小組展示提前制作好孢子印和不同食用菌的養(yǎng)殖成果,并鼓勵課后交流不同菌包的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區(qū)別,倡導學生圖文記錄、拍照或錄制視頻,等真菌成熟后還能烹飪好帶回分享食用,并完成食用菌一生的觀察報告或多種作品呈現(xiàn),將課堂教學延伸至生活,這將成為美好回憶鐫刻在學生心中,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生物綜合科學素養(yǎ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