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根本政治制度》教學設計課題 5.1根本政治制度 單元 第三單元 授課教師 張含笑 課 時 1單元教學目標 了解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機構,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1.知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其內容和作用;2.懂得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意義和做法。二、法治觀念通過模擬人大代表撰寫議案,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認同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增強制度自信和國家認同。三、責任意識1.關心身邊的集體、社會,依法參與校園生活的民主實踐;2.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重 點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難 點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案例分析法、啟發引導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計 對應目標與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呈現圖片 請同學們根據圖片信息猜人物身份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中心小學教師 祝響響每年三月,我國都會召開“兩會”,我們的祝老師就帶著議案參與了今年的“兩會”。播放視頻:全國兩會設問:兩會指的是什么?呈現今年兩會關鍵詞引出課題:從“春天盛會”看人大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總議題) 學生看圖猜身份回答學生根據視頻回答兩會的內容 利用圖片和視頻資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講授新課】子議題1:辦實事 ——人大制度如何彰顯民主? 呈現【議學總任務】請同學們合作完成一份浦江七中的”兩會直通車“法治宣傳網頁:全國兩會關鍵詞— —教育強國1.出示憲法基本原則思考:中國14億人都是國家的主人,那我們國家怎么讓人民群眾去行使國家權力呢?2.呈現人大代表選舉結構圖從產生方式來看,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3.自主學習:結合教材13頁和63頁內容,完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思維導圖。從組織結構來看,是科學民主的。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4.提問:當人民需要反映問題、提出意見時,該如何找到身邊的人大代表呢? 學生做好組內分工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樹立集體合作意識。通過閱讀課本,聯系前后知識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和內容。子議題2:解難事——人大代表如何展現風采? 1.講述人大代表祝響響的履職故事明確人大代表的義務2.出示材料:人民的呼聲以及人大代表的努力作為在校學生,請你結合在校生活、學習經驗,在留言區提出意見。【模擬人大活動】3.針對組內提出的意見撰寫相應的提案。教師提供提案參考模板4.根據提案內容和評分標準評選浦江七中“模擬人大”我最喜愛的“人大代表”!過渡:人大代表帶著提案奔赴北京共商國是。出示四則材料設問:人大代表分別履行了哪些職權?筆記歸納:提案權、質詢權、表決權、審議權。 小組合作完成提案撰寫學生民主評選出最喜愛的“模擬人大代表 直觀生動的感知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怎樣服務人民。子議題3:成大事 ——人大制度如何顯現優勢? 過渡:從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的召開到2024年第十四屆全國人大,70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經風雨、見彩虹,永葆活力與生機,不斷創造祖國發展的奇跡。1.出示圖片:“數”說教育這幾年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2.活動探究:結合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制定過程,說說怎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筆記梳理:(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3)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4)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 通過思考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且具有優越性。通過材料分析掌握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做法課堂小結 如今的中國,人民幸福、國家富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它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我們青少年更要建立制度自信,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培養自己的政治擔當和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