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音樂沙龍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銅管五重奏等代表作品,了解相關樂器的特點。2、通過欣賞樂曲片斷,感受西洋管弦樂隊中每一件樂器的音色。3、通過欣賞名曲,感受西洋音樂不音樂風格的魅力。教學重難點感受并能區分西洋管弦樂隊中每一件樂器的音色。教學準備1.西洋樂器的圖片2.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資料。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1.走進弦樂四重奏課件:播放視頻: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教師:認真觀看下面這段錄像,聆聽背景音樂,能說出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以大家喜愛的視頻作品切入主題,讓學生感受到弦樂四重奏】二、新課展開(一)認識樂器1.師提問:你能聽出(看出)視頻《如歌的行板》中使用了哪幾件樂器嗎?還記得這種演奏形式,能說出其演奏形式和表現特點嗎?學生:有(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種演奏形式為:弦樂四重奏。師:講解音樂常識《弦樂四重奏》(出示幻燈片)弦樂四重奏:顧名思義,就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歡迎的室內樂類型。2.認識弦樂器組代表樂器出示幻燈片,學生看圖完成相關練習(指出各種提琴的名稱及樂器所屬組別)(師講解如何區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師:很容易區分的,看琴的大小,中提琴和小提琴一樣都是托在肩膀上演奏的,但中提琴明顯要比小提琴大很多;大提琴是擱在地上演奏,有大半個人一樣高。低音提琴就更大,基本上整個成年人一樣大,還有倍低音提琴,比一個成年人還要大。【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將樂器圖片與聲音有機結合,形象直觀。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營造競爭、合作的學習氛圍】3、認識木管樂器組代表樂器出示幻燈片,學生看圖完成相關練習(指出樂器的名稱及樂器所屬組別)學生完成習題,師播放木管五重奏作品《鈴兒響叮當》,學生認真欣賞作品中使用了哪些樂器。生: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巴松)、圓號(師補充)4、認識銅管樂器組代表樂器出示幻燈片,學生看圖完成相關練習(指出樂器的名稱及樂器所屬組別)學生完成習題,師播放銅管五重奏作品《土耳其進行曲》。師:請欣賞由以下幾件樂器演奏的樂曲,你能說出樂曲的名稱和這些樂器的名字嗎?其中有一件樂器的音色與木管樂器較為接近,所以它常常在木管重奏曲中出現,你知道它是下列樂器中的哪一件嗎?邊聽邊看圖說一說。學生討論后,師點評總結,再次強調---圓號。播放《土耳其進行曲》視頻,對照視頻中樂器外形、音色進行學習。學生:銅管五重奏使用樂器為:小號兩件,圓號、大號、長號各一件。師:如何區分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 (西洋樂器 ( https: / / www. / s wd=%E8%A5%BF%E6%B4%8B%E4%B9%90%E5%99%A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中銅、木管的區分不是看管身材料的(如果是的話,單簧管非銅非木就沒辦法分組了)。而是看吹口部分的材料的,凡是管樂器吹口部分是扁的,并用竹制或木制哨片裝在笛頭上發聲的樂器稱為木管樂器 ( https: / / www. / s wd=%E6%9C%A8%E7%AE%A1%E4%B9%90%E5%99%A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有長笛和短笛兩個特例,長笛是全金屬管的,吹口也不是哨片的,短笛是膠質管的,但是,因為在樂器改良之前,在古代歐洲,它們都是全木質結構的,所以尊重傳統,分入木管組。 凡是吹口部分是金屬制成的半球型吹嘴的樂器,分為銅管組。 因此,說白了,銅管和木管如何分,就看吹口那一點點,和管身沒有關系,薩克斯就算是銅的,也仍然是木管組,長笛哪怕是通體純金的,也仍然是木管組。)師:西洋樂隊中還有一個打擊樂器組,其中的樂器是通過敲擊發聲的,你知道有哪些嗎?請寫出它們的名稱。學生:定音鼓、小軍鼓、大镲、鈴鼓、三角鐵、鋼片琴(師點評補充)師出示對應打擊樂器紙質圖片,讓大家對各種打擊樂器有個直觀認識。5、綜合評測,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播放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樂合奏《天空之城》、木管五重奏《探戈》、銅管五重奏《野蜂飛舞》,學生完成練習。【通過欣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培養音樂鑒賞能力】6、總結課后反思“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在本節課可真是立了大功,如果沒有樂器圖片與聲音的有機結合,西洋交響樂隊中的每一件樂器不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比如單簧管和雙簧管這兩件樂器,在外形上極相似,如果沒有圖片,單憑老師的描述,學生的記憶不會這么鮮明、深刻。而且將音樂做到課件里,省去了繁瑣的放音、倒帶過程,鼠標輕輕一點,就可以聽到、看到,而且可以反復聆聽、觀看。所以碰到類似這樣的欣賞課,還是應該在課下備課時多下點功夫。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上起課來輕松、活潑,課堂容量大,教學效率高,我覺得音樂教師必須要掌握多媒體課件制作這項技能。在“音樂沙龍中”,建議教師認真對待“西洋管弦樂隊常識”相關的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尋求標準答案只是種活動形式,其根本目標在 F引導大部分同學的積極參與,并在參與思考、聆聽、分辨的過程中培養興趣,積累相關知識,促進知識向應用能力的進一步轉換,從而為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應有的基礎。學生對中外常見樂器的外形、組別、音色以及其音樂表現特征等的了解和感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與本書第二單元“民族管弦樂隊常見樂器的回顧和梳理”的教學活動相同,可通過(如歌的行板》引出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弦樂器組,再通過音頻、視頻材料的欣賞和感受,逐步引人木管樂器、銅管樂器以及打擊樂器的復習和回顧。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積累音樂學習的應有知識,并進一步形成相關技能(活動二:木管五重奏《鈴兒響叮當)音頻:活動三:銅管五重奏(土耳其進行曲)音頻、視頻)。教師不必拘泥于教科書的編排形式,可以依據教學需求調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