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何人不起故園情——《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第一部分賞析教材分析《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是德沃夏克最著名的一部交響曲,其中第二樂章的第一部分流傳最為廣泛,著名的“思鄉主題”就來自這一部分。這部分結構是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引子部分管樂組用天鵝絨般柔和的和聲拉開靜溢的夜幕。A樂段英國管主奏出這支感動過無數人的慢板主題,此后,這個主題被人們配上懷念故鄉的各種歌詞,成為流傳甚廣的歌曲,如李叔同填詞編創的《念故鄉》。B樂段通過動機的延伸,發展為一個對比性樂段,最后省略A樂段中的b樂句進行變化再現。學情分析在七年級第五單元的音樂學習中,學生們已經學習過李叔同根據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A樂段旋律填詞編創的歌曲《念故鄉》;分別在七上第六單元、八下第二單元學習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對交響曲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分別在七下第一單元、八上第一單元、八下第一單元中學習了單三部曲式。九年級的學生也已經掌握了時值、力度、速度、音色、旋律、調式、曲式等音樂要素以及音樂素材基本發展手法的相關知識。教學目標1、參與聆聽、感受、演唱《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第一部分旋律,體會音樂的情感及變化,培養、提升學生交響音樂的欣賞能力。2、通過樂句內部、樂句之間、樂段之間的微觀與宏觀的觀察、比較、聆聽、模唱及探究,逐步感受作曲家的創作意圖。3、以曲式結構的發展為欣賞脈絡,以旋律為分析主線,探究時值、音高、速度、力度、音色、調式等多種音樂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以及音樂素材發展的基本手法對作品情感表達的意義,充分理解音樂的情感內涵。教學重點聆聽、演唱、觀察、比較、分析及探究《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第一部分,體會音樂的情感美及變化,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培養、提升學生交響音樂的欣賞能力,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教學難點以旋律為分析主線,探究時值、音高、速度、力度、音色、調式等多種音樂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以及音樂素材發展的基本手法對作品情感表達的意義,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教學過程一、感受與體驗(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1.用三部關于思鄉的藝術作品導入2.欣賞演唱歌曲《念故鄉》【設計意圖:通過相關藝術作品的導入,創設“思鄉”情境,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二)欣賞聆聽、聲勢律動1.聽《“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思鄉主題”,請學生談談與歌曲《念故鄉》之間的關系。2.引導學生跟著音樂在腿上拍固定節奏型X X X【設計意圖:通過音樂的聆聽比較并加以聲勢動作加深學生對“思鄉”主題的印象?!?br/>二、分析與探究(一)分段欣賞、理解內涵1.A樂段分樂句賞析a樂句賞析①請學生嘗試跟著音樂劃一劃旋律線。②出示旋律線條圖例,帶著學生邊劃旋律線邊演唱樂譜。③引導學生感受旋律線條對音樂情緒的影響。【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演唱并劃旋律線條,感受旋律進行的特點,使學生初步從旋律線的角度,理解音樂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提升欣賞水平?!?br/>(2)b樂句賞析①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②演唱感受旋律的特點③從音區、調式等方面幫助學生體會音樂的情感。【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聆聽欣賞,從旋律音區、調式及音樂素材發展手法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情感內涵】(3)a’樂句賞析①聆聽感受。②引導學生初步分析對比a樂句旋律③讓學生體會旋律的變化及結構帶來的情感變化。【設計意圖:通過主動對比聆聽,引導學生初步了解音樂的發展方向,從技術手段剖析向作品情感理解過渡,促使學生充分理解音樂的情感內涵】2.A樂段完整賞析及拓展欣賞授課老師本人指揮A樂段音樂的錄像,在欣賞的時候請學生跟著音樂邊拍固定節奏型,邊用la模唱。【設計意圖:通過聲勢動作、模唱加深學生對A樂段旋律的印象,用授課老師本人指揮學校交響樂團的視頻版本,拉近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3.B樂段賞析(1)活動創設體會旋律的特點。(2)在了解旋律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聆聽感受作品帶來的情感變化。【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創設讓學生主動體會旋律的特點,進一步感受音樂情感的變化?!?br/>(二)完整欣賞,升華情感欣賞結束完成曲式結構圖示,在欣賞的時候聽到A樂段旋律時用“ah”輕聲模唱,聽到B樂段旋律做出這件樂器演奏的動作。【設計意圖:欣賞時讓學生盡可能主動參與,了解音樂的結構,加深學生對音樂的印象,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三、總結與反饋【設計意圖:對講授的知識加以總結整理,使學生清晰本節課的知識脈絡,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br/>四、拓展與延伸交響曲結構龐大,課上由于時間關系僅欣賞學習了作品第二樂章的第一部分,要求課后學生預習欣賞整個樂章乃至全曲并進行版本推薦。【設計意圖:對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整個樂章乃至整部作品的欣賞必不可少。古典音樂的欣賞尤其講究版本,引導學生正確欣賞音樂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格調,為學生以后的音樂學習提供多種可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