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彩云追月》教案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民族管弦樂《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熟悉其旋律,能用“X X X X X”節奏為樂曲伴奏。2、用柔美、連貫、圓潤的聲音,深情地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3、在演唱及聆聽的活動中,比較歌曲與器樂曲表達在情感內容上的不同。教學重點、難點:1、學習切分音,掌握切分節奏的強弱特點,引導學生運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貼切地表達歌曲的情感。2、學生充分感受歌曲舒緩優美的旋律,在樂曲中體會詩畫般的意境,并用自己的歌聲表達思念親人、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迫切心情。教學過程:一、欣賞民族管弦樂《彩云追月》。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曲子叫做《彩云追月》,該曲由著名作曲家任光在1935年所寫。原為民族管弦樂曲,樂曲旋律舒緩優雅,把人們帶進了“皎潔明月動,彩云緊相隨”的詩畫意境之中。a師提問:樂曲節奏 多變的 平穩的 自由的樂曲情緒 抒情的 雄壯的 活潑的 樂曲速度 稍慢 中速 較快b師:剛才這段美妙的音樂中有一個節奏多次出現,你們聽出來了嗎?課件出示 X X X 。師講解切分音和切分節奏,由X X X ----- X X X從拍子的弱部分開始,持續到后面較強的部分,改變了基本強弱關系的音叫做“切分音”,包含切分音的節奏叫做切分節奏。切分節奏還有一位最默契的好伙伴跟隨,就像彩云追著月亮一樣。 出示節奏 X X X X X c、播放樂曲《彩云追月》,生邊聽邊為樂曲伴奏。二、新歌學唱1、師:如此美妙的樂曲旋律深深打動了詞作者王付林,他主動為旋律配上歌詞,于是便誕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傳唱著。讓我們細細聽賞,歌曲《彩云追月》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學生回答問題。(思念、離愁、盼望親人相見)2、師:說的真好,歌曲描繪了作者思念遠在臺灣的親人,盼望兩岸早日統一的迫切心里,這也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愿再聽一遍歌曲,找出第一段詞中你認為較難的樂句我們共同探討。A、學生找出自己認為較難的樂句,師生共同練習解決。B、重點解決切分節奏、附點節奏、波音和前倚音的正確唱法。C、提示坐姿、擊拍、氣息等常規歌唱習慣。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柔美、連貫、圓潤的聲音演唱第一段。D、結合歌曲的內容提示學生應唱出怎樣的情緒?(生答:思念)3、學生自己試著填唱第二段詞,師幫助解決“親人啊親人,我在盼望相見的明天”一句。4、完整演唱歌曲,要求第二段唱出迫切的心情。三、處理歌曲1、師:歌曲的第一段詞描寫的是對親人無限的思念,第二段詞抒發了盼望親人早日團圓的迫切心情,把歌曲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如果給你中強和中弱的力度記號,你會如何分配呢 (第一段mp、第二段mf)2、結合歌曲的情緒、速度設計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歌曲。四、拓展延伸師:一首經典的老歌寄托了人們多少深情的盼望,無論是樂曲還是歌曲,都被許多音樂藝術家們再度創作、傳唱著,像課前我們欣賞到的就是民樂版的《彩云追月》。今天老師還準備了其他版本的歌曲《彩云追月》,想一聽為快嗎?1、欣賞鋼琴版的《彩云追月》。2、欣賞交響樂版、演唱版的《彩云追月》。五、總結下課:《彩云追月》還有不少其他演唱的版本,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上網搜集,你又會有新的收獲。總之,廣闊的音樂天地任由你們盡情地探索、遨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