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憶江南》教案授課年級:四年級下冊課型:教唱課課時:一課時教材分析:《憶江南》選自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歌曲,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作,描述了他對的江南景物回憶和贊嘆,風格清新,形象鮮明,回憶滿懷深情。曲作者為詩配上了優美婉轉的旋律,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句間魚咬尾式的連接與遞降,以及繞此波動的旋律線,使憶想如淡水流淌。教學內容:1、學唱《憶江南》2、欣賞蘇州評彈《憶江南》教學目標:1、學會演唱歌曲《憶江南》,感受歌曲明朗、贊美的情緒,體會江南的意境美。2、從詩、景、歌、樂、舞等幾個方面來讓學生感受到江南秀美的風光和甜美的音樂語言,激發學生對江南的熱愛之情。3、 引導學生參與簡單的合唱,使每個同學都積極投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去。教學重點、難點:1、能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憶江南》,表達歌曲贊美之情。2、正確處理歌曲中一字多音和附點節奏,體會江南音樂委婉細膩的韻味。3、在熟練演唱的基礎上能夠積極參與簡單的合唱,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五、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創設情境: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你知道畫中描繪的是哪里的景色嗎?2、同學們剛才你看見了什么?你對江南有什么樣的感受?3、老師帶來了一把詩人的扇子,想請我們的同學來當一回大詩人,吟誦幾句你喜愛的江南詩句。【設計意圖】:用古詩《憶江南》誦讀作為導入,既能很好的為歌曲進行鋪墊,朗誦也讓學生在學科綜合過程中拓寬藝術視野。(二)、多種手段,新歌教學:1、白居易的《憶江南》被現代的作曲家改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聽一聽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出示歌譜)2、江南到底有多美,請你用手跟著音樂畫一畫旋律線,想一想,線條像江南的什么?【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動手畫旋律線,感受樂曲的走向掌握音高位置,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3、這首歌旋律給人連綿不絕,委婉細膩的感受,作曲家在樂譜中加入了很多連線,介紹圓滑線、連音線。4、請同學們注意連線,帶著連貫流暢的感覺輕聲的跟著伴奏用“LU”哼唱。5、老師想和大家合作演唱歌譜,介紹魚咬尾。6、用魚咬尾游戲接龍的形式演唱歌譜。【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同時,找到所唱音符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7、跟著鋼琴填入歌詞。(三)、重難點解決,歌曲處理1、前后討論一下哪句最能體現作者對江南的喜愛之情。【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換彼此對音樂感受的不同見解,有助于學生質疑和思考別人的意見。2、結束句是作者感情的升華,“南”有5拍延長,仿佛當游船漸漸遠去,心里卻依依不舍這江南的美景。3、跟琴演唱第二段。附點的作用體現江南人的含蓄,委婉。4、跟著鋼琴完整演唱。5、 江南的水,江南的雨,江南的小橋都是那樣清新柔美,讓我們跟伴奏用贊美的歌聲演唱《憶江南》。6、 請你拿出手中的花扇跟著音樂進行表演唱。(四)、融入合唱,展示“我的音樂秀”1、聽聽老師給這首歌曲加入了什么新的元素?在什么地方加入的?2、讓我們跟著伴奏試一試。3、生生合作。4、完整表演:第一段齊唱,第二段輪唱。(五)、歌曲拓展:蘇州評彈《憶江南》請同學們欣賞老師帶來的另一首《憶江南》,找出你認識的樂器,體會和剛才演唱的風格有什么不同?【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不同風格的表演形式,結合樂器的介紹,有助于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六)、總結:今天,我們看見了江南秀麗多姿的景色,感受了江南曼妙柔美的舞姿,唱過了江南細膩婉轉的歌謠,最后也進行了我們自己音樂秀,讓我們把對江南濃濃的愛融進歌里,再次演唱《憶江南》輕輕離開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