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3.1 偉大的改革開放課前導學:5分鐘偉大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意義起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步階段新階段、新水平深化階段改變了________面貌實現了________偉大飛躍率先:__________→重點:___________經濟特區→對外開放基本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確立目標進行部署建立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積極主動開放戰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踐證明趕上時代的___________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_________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___________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轉向城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提高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四個三大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改革開放的進程背景國民經濟:階級斗爭壓倒一切,計劃經濟體制僵化,中國經濟與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遠。國民經濟瀕臨崩潰民生問題:人民生活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政治思想:思想上沒有完全擺脫左傾干擾,黨內組織問題依然嚴重。從國際環境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竟爭壓力,我們的出路也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從國內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面對嚴重的困難,我們的出路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下,西方國家加速前行,把中國遠遠甩在身后,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迫切需要錘開枷鎖。1965年,美國人均GDP是中國的41倍, 1978年,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76倍,并且差距呈現繼續擴大趨勢。日本東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達50萬種,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貨大樓僅有2.2萬種。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思想路線 政治路線 組織路線之前 “兩個凡是”錯誤思想 “以階級斗爭為綱”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華國鋒掌握黨政軍大權,回避一些重要領導人的是非功過問題之后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把工作重點轉移到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確定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平反冤假錯案原因(四個基于)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①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當時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與西方國家差距巨大,再不進行改革,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②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③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④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改革開放的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1)歷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2)改革標志: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會議決議內容: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②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思想路線 政治路線 組織路線之前 “兩個凡是”錯誤思想 “以階級斗爭為綱”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 華國鋒掌握黨政軍大權,回避一些重要領導人的是非功過問題之后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把工作重點轉移到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確定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平反冤假錯案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改革開放的開啟:十一屆三中全會(4)會議的意義:①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②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5)我國改革的實質:在不改變社會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我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目的是調整生產關系使之適應生產力水平,而不是社會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改變。改革開放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特別提醒:改革開放有兩個脈絡,一是改革脈絡,二是開放脈絡。改革和開放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3.對外開放的歷程 :(3)對外開放——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2013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這都表明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第三階段:全面深化階段(2013年至今)新時代 新格局改革和開放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全面深化改革,打響改革攻堅戰,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的進程——重點關注1.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要決策2.1980年: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3.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4.1992年:南方談話。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標志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5.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階段。6.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7.2017年十九大: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8.2021年: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出部署。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練一練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屆三中全會設立四個經濟特區南巡和十四大開發浦東加入世貿組織十九大1978年1980年1984年1990年1992年2001年2017年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改革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標志對外開放達到新水平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改革開放以來的今昔巨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生產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經濟結構優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能切身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就是我們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近科技領域又捷報頻傳。思考:結合上述情境分析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是什么?改革開放有什么重大意義?二、改革開放的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領導核心)的中國人民是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創造。1.改革開放的領導核心和主體力量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鼓掌向受表彰人員表示祝賀四個面貌:三個飛躍:兩個關鍵一招:法寶+必由之路: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2.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中國這40多年, 從來都是在改革中前進、開放中發展。中國對外開放40多年了,發展了自己,過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這是個機遇的大門,我們決不會也決不能把它關上。”不能,我們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思考:改革開放的腳步能停止嗎?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能走向世界 !二、改革開放的意義(1)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2)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地位)。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3)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階段性的,未來改革開放的道路更長,任務更艱巨。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怎樣理解“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1、我國的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個方面。改革和開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輔相成。2、改革的性質,是在不改變社會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3、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實踐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面理解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如何堅守改革開放這一“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①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③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⑤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把小我融入大我,腳踏實地,勇做時代弄潮兒。偉大的改革開放改變四個面貌改革開放進程確立: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發展(1)起步階段 (1978——1992)(2)新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階段(2013——至今)迎來三次飛躍“一寶一路兩個招”改革開放意義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知識框架1.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說明我國進行的改革開放( )①其決策依據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②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③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④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牛刀小試2.(2023·湖北卷,1)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創新高達到145家,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地位變化見證了中國發展奇跡。這表明改革開放( )①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②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③極大改變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面貌④是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牛刀小試3.(2023·湖南邵陽二模)從播種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從一大到二十大,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過去的十年中,一項項重點工程、一個個國之重器、一次次創新突破從不同維度記錄了中國的非凡成就。取得上述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②我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這一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不動搖③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牛刀小試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的偉大創舉。46年風雨征程,改革開放創造了一個個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奇跡”。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46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今年以來,從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廣東徐聞港到“神州北極”黑龍江漠河,從東部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到西部邊陲新疆……習近平總書記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貫穿的主線正是對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深邃思考與長遠考量。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路上一系列的講話,印證著“改革開放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活力之源”,要在新征程上譜寫改革開放新篇章。(1)結合材料,運用“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知識,回答為何“改革開放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活力之源” (2)為了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要求:緊扣主題觀點明確,答出兩點即可)【參考答案】(1)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從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廣東徐聞港到“神州北極”黑龍江漠河,從東部長三角地區的江蘇到西部邊陲新疆,我國經濟社會的質量發展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到活力源泉。(2)例:認同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認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明確改革開放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樹立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宣傳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樹立國際意識,加強學習,提升自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