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二框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知識目標 核心素養目標1.能夠明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理解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2.能夠明確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3.能夠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能夠分析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4.能夠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進行的艱辛探索 1.政治認同:通過理解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懂得中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增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通過“三大改造”的成功、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中國在社會主義初步建設時期取得的成就,自覺擁護黨的領導,感悟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相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2.科學精神:辯證地看待中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能分析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3.公共參與: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勇于擔當社會責任。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1949年1956年底至今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總議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學任務與要求:1、閱讀教材26頁,概括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2、談談我們為什么自信地選擇向社會主義過渡?3、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改造的認識。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學提示:1、結合視頻回顧歷史,概括過渡時期的起止時間、總路線和總任務。起: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止:1956年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直接步入了社會主義呢?過渡時期時間總路線和總任務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一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改”)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學提示:2、結合史實并查閱資料,談談我們為什么自信地選擇向社會主義過渡?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有其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01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02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03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04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學提示:3、結合視頻與所學史實,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改造的認識。(1)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起來的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于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2)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議題一:從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中認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議學提示:3、結合所學史實,談談你對社會主義改造的認識。(3)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意義①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②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③極大激發人民群眾建設積極性。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P27專家點評)一、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革命1、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是什么(2)為什么(3)怎么樣起止點:總路線總任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一化三改”一化: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歷史必然性:①②③④*——社會主義改造內容實質意義*知識小結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偉大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確立,我們進入了社會主義國家行列,那接下來該做什么了呢?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任務與要求:閱讀情境材料,結合教材和相關史實,回答下列問題。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新的歷史課題?2、回憶前框所學知識,我黨“第一次結合”是指什么嗎?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什么原則?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提示:1、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新的歷史課題?1、新的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提示:2、回憶前框所學知識,我黨“第一次結合”是指什么嗎?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什么原則?2、堅持原則(方法指導):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以蘇聯經驗教訓為鑒戒,結合中國具體實際,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任務與要求:1、查閱史料和閱讀教材,說說中國共產黨八大指出的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分別是什么?這次會議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貢獻是什么?2、請你嘗試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人類基本矛盾角度解讀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的社會主要矛盾?并說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社會主要矛盾與根本任務之間呈什么關系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提示:中共八大(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八大地位最重要貢獻主要矛盾主要任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主要矛盾根本任務決定服務于主要矛盾的解決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題情境三:毛澤東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他以蘇為鑒,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制定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確立了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指導方針。 在舊中國基本沒有自己工業的基礎上,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一大批舉世聞名的項目都是在那個時期相繼問世的。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國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國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不僅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而且擁有了具有一定威懾力的原子彈、氫彈等尖端武器裝備,“兩彈一星”為代表的一批世界高科技產品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穩固的安全基礎。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任務與要求:閱讀教材和材料,收集整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有哪些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分析這些成就有何重大意義?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提示:巨大成就工業農業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精神面貌科學技術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結論: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題情境四:由于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的經驗不多,黨的領導對形勢的分析和對國情的認識有主觀主義偏差,也犯過把階級斗爭擴大化、在所有制問題上急于求純和在經濟建設上急于求成的錯誤。在后來的實踐中,由于黨在指導思想上“左”傾錯誤的發展,又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使黨的探索進程遭受嚴重挫折,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這些刻骨銘心的教訓,是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習近平總書記《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任務與要求:1、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嚴重曲折?2、有人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內亂類的嚴重挫折和錯誤,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所以那個階段的探索是沒有意義的。請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議題二: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認識黨所取得的獨創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議學提示:嚴重曲折大躍進大煉鋼鐵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堅持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辯證地看待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的曲折,不能全盤否定。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知識歸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客觀評價1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一個結論一個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2一個肯定3雖然經歷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知識小結1、新的歷史課題2、堅持原則(方法指導)3、方向引領:中共八大(1)地位(2)最重要貢獻(3)主要矛盾(4)主要任務4、探索中的巨大成就(1)意義(2)結論5、探索中的挫折(1)挫折(2)如何正確評價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新的課題4.探索中的巨大成就2.方法指導1.總路線和總任務2.歷史必然性3.改造完成及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重大意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3.方向引領(八大)5.探索中的挫折學以致用:練測拓展.達成目標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探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和革命道路,順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1949年新中國誕生,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的轉變B.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奴役中國人民歷史的結束C.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D當堂演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這標志著( )A.我國建立了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B.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C.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了新成就D.我國已經完成了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的探索B當堂演練《回顧中國農村改革歷程》中寫道:“(農民)剛分到的土地屁般還沒坐熱呢,又被收走了……不僅把土改時分來的土地收公了,把我們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性畜和農具也都統統歸公了。”關于這一改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質是變革生產資料私有制,構筑社會主義經濟基礎②因未能堅持中共八大的路線而產生了一些問題和挫折③完成了我國工業布局的基本框架,為工業化打下基礎④改革的勝利完成標志我國正式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當堂演練到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這一偉大變革的完成( )①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經濟基礎②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的重要標志③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專政的偉大飛躍④表明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當堂演練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關于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B.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C.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D.徹底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任務D當堂演練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存在著歷史必然性,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有( )①國家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因素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的開始了對它們徹底的社會主義改造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當堂演練為了加強執政黨的建設,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制定黨在新形勢下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共中央決定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其重大貢獻是( )A.提出過渡時期的基本思想B.對當時的階級狀況、主要矛盾、主要任務作出正確判斷C.提出當時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階級矛盾D.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階級斗爭上來B當堂演練(2021保定市徐水區第一中學高一月考)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最重要的貢獻是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①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③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④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A當堂演練(2021海倫市第一中學高一月考)到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是( )A.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B.確立了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C.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D.消滅剝削制度,發展生產力C當堂演練(2021武岡第二中學高一月考)下列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中國革命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 )①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完成了社會主義的革命任務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歷程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當堂演練謝謝 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