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第二節 世界的地形【學習目標】1.借助視頻、圖片等資料,區別五種地形類型的形態,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特征,初步建立圖示地形與真實地形的對應關系,形成空間概念。2.通過閱讀教材和示意圖,能辨別區分海底的地形。3.通過觀看“等高線由來”的視頻,理解等高線、等高距等基本概念。4.引導學生合作繪制分層設色地形圖,了解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5.通過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判讀主要地形的特點,初步建立讀圖意識和能力。6.通過山體模型正確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地形部位和坡度陡緩。【學習重點】1.區別五種地形類型的形態,區別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態特征。2.辨別區分海底的地形。3.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判讀主要地形的特點,初步建立讀圖意識和能力。4.正確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地形部位和坡度陡緩。【學習難點】1.借助視頻、圖片等資料,區別五種地形類型的形態,初步建立圖示地形與真實地形的對應關系,形成空間概念。2.正確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山脊和山谷。【學習資料與問題】一、陸地地形圖11.海拔和相對高度(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平均海平面的______距離,如:A點的海拔為________米、C點的海拔為________米。(2)相對高度: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高度差,如:A、C兩地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米。2.五種地形類型表1圖1中地點 地形類型 海拔 地勢起伏 陸高海深表 圖2中地點ABCDE二、海底地形三、學看地形圖1.閱讀下面地形圖,請你設計圖例并涂色,讓等高線地形圖讀起來更容易。圖22.認識地形部位,完成下列表2參考答案一、1.(1)垂直 1220米 220米 (2)1000米2. 表1圖1中地點 地形類型 海拔 地勢起伏 陸高海深表 圖2中地點A 山地 在500米以上 山高谷深,地勢起伏大。 樣例 CB 高原 在500米以上 邊緣較陡,內部起伏和緩 DC 盆地 無具體要求 四周高,中部低 ED 丘陵 在500米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BE 平原 在200米以上 地勢平坦開闊 A二、從左向右依次:大陸坡、大陸架、海溝、島弧、大洋中脊、洋盆三、1.答案見答案表1后兩列2.地形部位4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