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24】 1.2 地球與地球儀(課時1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24】 1.2 地球與地球儀(課時1教學設計) -七年級地理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級上冊1.2.1地球與地球儀(課時1) 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據、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觀察地球儀,并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
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和緯線,說出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用經緯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儀上識別兩極、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等,說出劃分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依據。
【教學目標】
1.區域認知:
學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等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2.綜合思維:
通過人類了解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學習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知道地球與其他宇宙事物大小的對比。
3.地理實踐力:
了解地球儀的主要用途,并通過制作簡易地球儀,感知地球儀的基本結構。
4.人地協調觀:
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領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和運用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學難點】
運用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學方法】
讀圖指導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圖文資料和視頻
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么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但是,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呢?如果要為地球量體裁衣,需要多少的布料呢?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生活常識可以知道地球的形狀,但是對于地球的形狀沒有清晰的認識,通過提問導入引發學生對于地球大小的思考。
二、新課講授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師:在今天看來,地球是一個球體,這個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實,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之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初,在古人眼里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回答。
師:古代由于人們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在《晉書·天文志》曾描述道: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盤。天地各中高外下。
師:古人此時的“天圓地方”還是處于對地球形狀的猜想階段。后來人們根據太陽和月亮形狀,推測地球是個球體。在我國古人的是詩歌中就有許多觀月的記錄,例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
師: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天圓”的爭論。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師:播放視頻《麥哲倫環球航行》
生:思考并回答。
師:看完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九死一生的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生:思考并回答。
師:麥哲倫船隊不畏艱險,勇于探索未知領土,敢于挑戰自我,這些精神都值得同學們學習。
【活動】一起走一走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路線,在圖中畫一畫。
生:在圖中畫一畫麥哲倫的航行路線,并表明途徑的海洋。
師:麥哲倫環球航行的順序是:西班牙出發→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畫一畫的活動,感受地球是個球體,也能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
師: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發?
生:各抒己見。
師小結:1. 科學需要實踐來證明。2. 科學是不斷發展變化的。3. 科學需要不畏艱難、勇于探索的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學習麥哲倫的探險精神,實現領悟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的人地協調觀。
師:進入20世紀,人類進入了太空,從太空觀察地球,并且從人造衛星上拍攝了地球的照片,確證了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上一節課中,我們也學習了許多人類探索太空的事跡。
師:播放視頻《從太空看地球》。
生:觀看視頻。
【設計意圖】結合目前最新的從外太空看地球視頻資料,畫面呈現的震撼畫面加強學生對于地球形狀的認識。
師小結: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經歷4個階段,從“天圓地方”的猜想階段到根據月食推測地球是個球體的推測階段再到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最后到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是個球體。我們熟悉的看似簡單的原理,古人依然走過了漫長的歲月!
【活動】想一想,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有哪些?
生: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積極回答。
師:站在海邊,眺望遠處駛來的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這也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去爬山,站在山頂,可以俯瞰山下城鎮或者村莊,常說“站得高,看的遠”,其背后的原理就是地球是個球體。在我國古詩詞中也提到過,登高望遠,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有時候,生活中還能看到月食。月食是地球擋住太陽,所以如果影子是圓的,就證明地球是圓的。月亮不是滿月時,會呈現出月牙的形狀。這就證明了地球的影子是圓形的,也就說明地球是球體。
師:微信登錄展示的是”風云四號”拍攝畫面,也是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旨在向億萬微信用戶展示華夏大地的河山風貌。這也能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承轉: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那地球到底有多大?如果要為地球量體裁衣,需要多少的布料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師:地球大小的描述從一些數據來描述,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地球最大的周長是赤道,約4萬千米;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千米。為了更好的記憶這些數據,有個口訣為“地球大小歌”,廬山起義是半徑,五點一億表面積。要知赤道有多長,坐地日行八萬里。其中“廬山起義”是6371千米,“坐地日行八萬里”就是4萬千米。
【活動】說一說:根據下圖,請你說出地球的“真實形狀”。
生:積極回答。
師:地球的極半徑是6357KM,地球的赤道半徑是6378KM。由此可以知道,地球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活動】認識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不僅可以用數字描述,還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描述。
1.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較,感受地球大小。
2.用太陽和月亮作比較,感受地球大小。
生:完成表格。
師: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相當于729億個足球場面積;地球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約相當于飛機沿著赤道飛行50個小時。太陽的表面積約6090億平方千米,約地球表面積的1194倍。赤道的周長約1.09萬千米,地球周長相當于3.7倍地球的周長。
【設計意圖】地球大小的用相關數據無法清楚的認識,但是通過與太陽、月亮的比較,能夠更加清晰地球的大小,該學習方法與上一節認識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是一致的,在今后的學習中也常用到。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師:地球太大了,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
生:結合自己手中的地球儀觀察。
師:地球儀具體顏色對應如下: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黃色或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白色:雪地、高山頂部。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級稍扁的不規則球體,同學們結合手中的地球儀,思考地球儀和地球,有什么區別?
生:舉手回答。
師:地球是不規則球體,地球儀是個球體。
師:地球儀上有許多點和線,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師:撥動地球儀,可以看到它是繞著一根軸轉動的,這根軸代表地軸,地軸是人們假想的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兩極。其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叫北極,它是地球上的最北點。與北極對應的點叫南極,是地球上的最南點。
師:地球儀上除了點還有線。地球儀上的線分為經線和緯線,經線是與赤道平行的線。緯線是連接南北兩極的線。經線與緯線的區別是橫緯豎經。
師:特別要注意的是①地軸在地球上不是真實存在的。②地軸為傾斜的,角度為23.5°,始終指向北極星方向。③地球儀為正球體,地球為不規則球體。④地球儀不能完整表示地球全貌。
【活動】制作簡易的地球儀
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常用的工具,通過制作簡易的地球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
1. 按照下面的步驟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注意安全)
(1)準備材料:泡沫球、鐵絲、膠布、橡皮泥、毛線、膠水、剪刀等。
(2)如圖1.10①所示,在泡沫球中間貼上毛線,作為赤道;在a,b兩點各鉆一個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作為極點。
(3)把鐵絲的一端從一極點穿至另一極點,使球體能圍繞鐵絲旋轉;余下的鐵絲大致沿球體外側彎曲為半圓狀,將其余部分卷繞成底座,使球體能放置在桌面,如圖1.10②所示。注意極點連線與桌面的夾角為66.5°,同時所彎的半圓要比泡沫球略大一點。
(4)在圖1.10③a,b兩各極點上裹上膠布,使球體既可固定在傾斜的鐵絲中間,又可自由活動。
(5)在圖1.10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小地球儀不會翻倒。
2.如果你有制作地球儀的其他方法,可有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個地球儀,并和同學交流制作經驗。
生:小組合作制作地球儀并上臺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制作地球儀,既能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也能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從親手制作地球儀中能更清晰認識地球儀,也能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獲得自豪感與滿足感。
【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1.2.1 地球與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天圓地方(猜想階段)——月食(推測階段)——麥哲倫環球航行(證明階段)——衛星拍攝(證實階段)
2.地球的形狀: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
3.地球的大小:①平均半徑:6378千米 ②赤道周長:4萬千米
③表面積:約5.1億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地球儀: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
2.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黃色或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白色—雪地、高山頂部。
3.地軸:地球自轉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
4.北極和南極
5.經線和緯線(橫緯豎經)
【課后作業】
生活處處有地理,同學們可以利用身邊的物品,通過實驗來探究學習地理知識。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手持帆船模型沿著傘面移動的實驗可以用來探究地球的( )
A.大小 B.質量 C.形狀 D.海陸分布
2.下列物品中,便于用來制作簡易地球儀的是( )
A.紙盤 B.紙杯 C.魔方 D.乒乓球
“谷歌地球”是一款虛擬的地球儀軟件,它將各類地理信息布置在一個地球的三維模型上。下圖示意“谷歌地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3.“谷歌地球”( )
A.與地球形狀完全一致
B.可見實際存在的地軸
C.是真正的地球
D.可呈現立體地表面貌
某學校七年級(2)班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動手制作了地球儀。圖為地球儀制作的步驟和過程。完成下面小題。
4.從同學們制作的地球儀來看,地球的形狀是( )
A.圓形 B.橢圓形
C.球體 D.葫蘆狀
5.圖中①表示的是( )
A.赤道 B.地軸
C.南回歸線 D.北回歸線
6.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船只,會出現下圖①→③所示的現象,這種現象反映的地理事實是( )
A.海平面上升 B.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C.地球是個球體 D.地球表面積大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球儀是地理學習的工具,讓我們動手制作簡易地球儀。
【器材準備]乒乓球、粗鐵絲、量角器等。
[制作過程]
步驟一:確定赤道和兩極并繪制緯線。在乒乓球中部畫一個圓圈作為赤道,離赤道等距頂端處各鉆一個小孔,為南、北極點。如圖a,以赤道為起點每隔30°畫一條緯線。
(1)如圖b,用鐵絲(直線部分)制作地軸,鐵絲與地面夾角為 。
步驟三:組合固定。將乒乓球固定在地軸中間,使其可以自由轉動,如圖c。
(2)若要自制地球儀內容更加豐富,可在其表面繪制哪些地理事物
(3)除上述器材外,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地球儀 。
(4)說一說自制地球儀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難點也容易理解,是學生對于地球初步的認識,可以細致的講解。
本節課的優點是結合大量的圖文材料展示地球的形狀,豐富的課堂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中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如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畫一畫活動,制作地球儀的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但是,本節課仍然存在不足之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可以安排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結合資料逐步歸納探索過程,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和總結歸納的能力。最后制作地球儀的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明確制作的要求和步驟。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湘西| 定日县| 金门县| 昌图县| 光山县| 怀化市| 兴宁市| 阳西县| 栖霞市| 双城市| 农安县| 永州市| 通化县| 山阳县| 溧水县| 临潭县| 永定县| 神木县| 清涧县| 威海市| 余庆县| 柞水县| 高尔夫| 专栏| 江川县| 兴城市| 鸡泽县| 乌海市| 霍林郭勒市| 双柏县| 隆回县| 绥中县| 那坡县| 闻喜县| 同仁县| 浑源县| 娄烦县| 巨鹿县| 兴隆县| 平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