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和水的溶液1.1地球上的水一、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是浙教版八上科學的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從知識體系上看,這一節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承接了之前對物質的一般認識,又為后續學習水的性質、水的浮力等內容奠定了基礎。通過對地球上水的組成、分布和循環的學習,學生能夠建立起對地球水資源的整體認知,了解水在自然環境中的重要地位。教材以豐富的圖表和生動的描述展示了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名稱、分布情況以及水循環的過程。這種呈現方式直觀形象,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同時,教材還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水與生命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二、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科學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水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水的一些基本性質和用途。但對于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環等科學知識的了解還比較有限。在學習特點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喜歡通過觀察、討論和實踐活動來學習知識。同時,他們也具備一定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效的探究學習。然而,學生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如水循環的成因等方面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演示、實驗探究、角色扮演等,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提高學習效果。三、素養目標1. 科學觀念①認識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名稱和分布,建立對地球水資源的科學認知。②理解水體之間聯系的途徑,明確水循環的過程及特點,構建完整的水系統科學觀念。2. 科學思維①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和分析數據,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從現象中提取關鍵信息,進行歸納和推理。②以水的分類為切入點,提升分類比較思維,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其特征和關系。3. 探究實踐①運用觀察、討論、多媒體演示等方法,積極參與課堂探究活動,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②針對水循環等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或進行推理,培養實驗設計和問題解決的實踐能力。4. 態度責任①通過了解水對生命的重要性以及水循環,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到自然現象的復雜性和相互關聯性。②培養學生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四、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①地球上水的存在位置和分布情況。②水的循環過程、成因及意義。2. 難點①理解水循環的成因及過程。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探究法等。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地球儀等。七、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①展示地球的圖片或視頻,提問學生:從太空中看地球,為什么地球是藍色的?②引導學生得出地球上水分布廣泛的結論,從而引出課題“地球上的水”。2. 地球上水的組成及分布①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圖表或多媒體展示的相關圖片,了解地球上各種水體的名稱及所占比例(如海洋水約占96.53%、陸地淡水約占2.53%等),明確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體。②組織學生討論:地球上的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如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等)引導學生認識到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地球的不同空間位置。③提問: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主要來自哪些水體?讓學生思考并理解可利用淡水資源的有限性。3. 水的循環①創設情境:引用“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提問源頭的水是如何源源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②播放水循環的動畫或視頻,讓學生直觀地觀察水在海洋、陸地、大氣之間的循環運動過程。③結合動畫或視頻,講解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如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等),以及水循環的成因(內因是水的物理屬性,即水的三態變化;外因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④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水循環的意義。(如使地球上的各種水體相互聯系,形成一個動態的系統;通過水循環,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滋潤著土地,哺育著生命等)。4. 水與生命①引導學生思考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A.水是生命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生物體中大部分是水)。B.水參與地球生命體的活動過程(如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養分輸送、蒸騰作用等)。C.長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條件下的生命體為適應當地水分供給特點,往往會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特點(舉例說明,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發達、葉片呈針狀等)。5. 課堂小結①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包括地球上水的組成、分布、循環以及水與生命的關系等。②強調水是地球上非常寶貴的資源,我們應該珍惜和保護水資源。6. 布置作業①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了解自己所在地區的水資源狀況,并思考如何節約用水。②完成教材上相關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八、板書設計1.1地球上的水(1)水的組成及分布1. 主要水體名稱及比例①海洋水:約96.53%②陸地淡水:約2.53%等2. 分布位置: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等(2)水的循環3. 主要環節: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等4. 成因:內因(水的三態變化)、外因(太陽輻射、地心引力)5. 意義(3)水資源的分布特點(4)水與生命九、教學反思本次教學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活動設計,學生對地球上水的組成、分布、循環及與生命的關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成功之處在于素養目標明確且有效落實,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得當,教學過程完整邏輯清晰。然而,也存在部分學生對抽象概念理解困難、小組討論效果有待提高、教學時間把控不夠精準等問題。改進措施包括加強直觀教學突破難點,優化小組討論提高參與度,精準把控時間提高效率。在今后教學中,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