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夯實法治基礎》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 : 理解法治中國取得的進步, 認同堅持法治國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重要性, 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信念。 法治觀念 : 樹立法治意識, 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 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 理解法治的本質和特征, 養成尊法、 守法、 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道德修養 : 踐行遵紀守法的道德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把法治精神內化于心、 外化于行。 責任意識 : 增強主人翁意識, 自覺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 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努力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員。 教學重點 法治的意義 教學難點 堅持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教學過程導入 展示圖片: 思考:這些場景中有哪些共同的元素?授新課 【案例分析】案例一:2022年6月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某燒烤店發生一起暴力毆打他人案件。事件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引發公眾強烈憤慨。最終,涉案人員全部被抓獲,主犯陳某志被判刑24年。同時,相關公職人員因涉及腐敗和“保護傘”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 思考:請從國家的角度看法治的影響。 學生: 教師:①從社會生活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一個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案例二:2022年1月,江蘇徐州市豐縣董集村“一位精神失常的八孩母親被鐵鏈拴在小屋內”的視頻在網絡上曝光,引發社會強烈關注。經過多方調查和輿論壓力,江蘇省委省政府成立調查組,確認八孩母親是被拐賣的“小花梅”,并依法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對涉案人員進行了問責。 思考:請從國家的角度看法治的影響 學生: 教師:②從國家發展角度: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案例三:《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國際翻譯與推廣也是中國法治國際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6月,《民法典》漢英雙語版正式發布,這為中國法律文化的國際傳播和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考:請從國際的角度看法治的影響 學生: 教師:從國際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 【交流討論】亞里士多德: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思考:什么是良法? 學生: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 教師:那有良好的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了嗎? 學生: 教師:人治思維的本質是主張人高于法或權大于法; 人治思維漠視規則的普遍適用性,按照個人意志和感情進行治理,具有極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人治思維奉個人的意志為最高權威。 法治思維認為國家的法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法治思維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法治思維以法律為最高權威。 【閱讀】中國有兩千年的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以后,許多仁人志士逐漸認識到中國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專制制度。變法改制,成為救亡圖存、國家振興的必然選擇。直到新中國成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進程。 思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學生: 教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材料分析】材料一:自2018年起,中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旨在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材料二:中國高度重視基層民主建設,各地積極推行村(居)民會議、村(居)民代表會議等制度,讓人民群眾直接參與基層事務的決策和管理。 材料三:各級政府積極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 權力清單制度 : 主要包括全面統計各級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公共權力, 將權力以列表清單形式公之于眾, 明確權力邊界, 實行政務公開, 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以解決權力運行中的不作為、 亂作為等問題 。 責任清單制度 : 在建立權力清單的同時, 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 逐一厘清與行政職權相對應的責任事項, 明確責任主體, 健全問責機制, 確保政府在行使權力的同時, 切實履行法定責任 思考: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關系 學生: 教師: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課堂小結課堂練習 1.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______( ) ①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德治 ②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 ③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 ④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近年來,憲法、民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紅十字會法、預算法、企業所得稅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教育法等一批事關國計民生的法律得到及時制定或修訂……經濟社會運行更有保障。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 ) ①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②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③良法的制定程序更加正當、嚴格 ④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