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我與社會課型 :新 授 課 總第 1 課 時 設計者: _使用時間:目標 確立 依據 課標分析 1.課標要求: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健全人格部分的“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 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以及責任意識部分的“關心社會”。 2 . 課標分解: (1)學生了解感受社會生活的途徑和意義,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2)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養成親社會行為; (3)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報刊雜志,新聞媒體感受社會生活的意義,培養社 會責任感,養成親社會行為。教材分析 《我與社會》隸屬八上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課時。本單元對社會生活的理性闡 釋,具有統領全冊教材的地位。基于對社會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認識和思 考,本單元為后續各單元關于社會規則、社會責任和國家利益的探討提供了邏 輯起點和認識依據。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處于由兒童向青年過渡的生理發發育期和精神成長期,八年級學生體 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態度和思想發展上存在較大差異。學校教育應幫 助學生正視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引導其“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 民”。學習目標 通過我與社會,依據生活經驗,感受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體味隨著自身的成長,對 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國家,并積極適 應社會發展的健全人格素養。 通過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討論故事主人公所參與的社會生活,分析不同的社會身份 與社會關系,提高學生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和愿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 識素養。評估任務 基礎知識的掌握 能力提升的檢測教學過程 復備一、導入新課 分享暑期生活: 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去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 引入課題:我與社會二、探究新知 學習活動一:感受社會生活 ( 一)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表現 (PPT圖片+材料呈現) 多面感受社會生活: ①走進農村,看到... ②走進工廠,看到.. ③走進商場,看到.. ④走進博物館,看到... ⑤觀看升旗儀式,感受到.... 思考: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了解社會的 ( 二)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意義 (P4) (PPT圖片+材料呈現) 2024年你了解了哪些社會事件 這些社會事件,你有什么感悟 感受這些社會生活對我們有哪些意義 時政一:觀看視頻:嫦娥六號取土回家之路 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 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時政二:5月21日上午十點,一輛罐車緩緩駛入河北燕郊一家糧油公司。一個小 時后,這輛罐車滿載三十多噸大豆油駛出廠區。鮮為人知的是,這輛滿載食用大豆油的罐 車,三天前剛將一車煤制油從寧夏運到河北秦皇島,卸完后并未清洗儲存罐,就直接來裝 上食用大豆油繼續運輸。 時政三:觀看視頻:廣州三元里:電動自行車禁止入村停放。 近日,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村打響廣州城中村禁停電動車的“第一槍”。根據三元里經 濟聯社發布的《關于對提前將電動車移至村外的獎勵通告》(以下簡稱《通告》),5月 16日0時后,對仍未自主移至村外的車輛進行有序清理。 【問題導學】 主問題:感受社會生活的途徑及意義 【學生自學】 要求:自學課本第2-6頁的內容,獨立思考,標注自學成果,并完成導學單上1-4題。 【組內互學】 要求:組內交流,組長匯總。分配好任務,為展學做準備。 【班內展學】 要求: 1.以小組小循環方式展學。 2.展示時,聲音洪亮,語言流暢,邏輯思維清晰。 3.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提問,對展示小組進行評價。 【反饋評價】 1.預設: 2.點評學生展學情況。3.對重點知識進行慨括性講解,或對重點知識進行提升性小結,或對關鍵結論進行重 點強調。 過渡語 ….. 學習活動二: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 (三)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P4) (PPT圖片+材料呈現)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亞里士多德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 思考:結合以上名言,根據你的認識,說說人與社會的關系。(貨員弟弟師)(PPT圖片+材料呈現) 考: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 (四)社會關系的類型 (PPT圖片+材料呈現)(血緣關系) (地緣關系) (業緣關系)同一個人身份不同,從它說起 社會關系【問題導學】 主問題: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社會關系的類型 【學生自學】 要求:自學課本第4-6頁的內容,獨立思考,標注自學成果,并完成導學單上3-4題。 【組內互學】 要求:組內交流,組長匯總。分配好任務,為展學做準備。 【班內展學】 要求: 1.以小組小循環方式展學。 2.展示時,聲音洪亮,語言流暢,邏輯思維清晰。 3.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疑、提問,對展示小組進行評價。 【反饋評價】 1.預設:2.點評學生展學情況。 3.對重點知識進行慨括性講解,或對重點知識進行提升性小結,或對關鍵結論進行重 點強調。 三、總結建構 學生談收獲,形成知識體系。 四、課堂檢測 1.有人這樣比喻:社會是一棵大樹,我就是其中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顆星星; 社會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株小草。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B ) A.個人的成長可以離開社會B.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 員 C.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D.社會關系非常的錯綜復雜 2.每個人都不止一種身份。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他(她)都不止一種身份:除了是家庭的新人外,他 (她)還是一個國家的新公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份還會逐漸增加……人的身份是在 中 確 定 的 ( A ) A.社會關系B.政治關系C.經濟關系D.法律關系 3、下列身份與社會關系的確立不匹配的是(D ) A.子女——血緣關系B.鄰居——地緣關系C.同學——業緣關系D.網友——親情關系五、分層作業設計: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六、板書設計:(課堂小結感受社會生活1.1我與社會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4.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血綠,地緣,業緣關系1.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多種多樣、絢麗多彩2.置身于社會生活的意義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七:反思: 優點: 不足: 改進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