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南絲竹【教材分析】:江南絲竹是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于江浙上海一帶,以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為基礎編制,風格優雅華麗,曲調清新、流暢、婉轉。《三六》是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主體由多個曲調組成,各個曲調簡采用一個相同樂段的“合頭”串連,不盡相同的曲調形成了曲式、速度上的對比,構成分散、聚合的效果,使旋律更加流暢、歡快而有彈性。【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對中國民間樂---“江南絲竹樂”的風格有所了解。2、運用音畫結合的方式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曲調、風格。3、通過學習理解江南絲竹清秀、細雅的樂曲風格。【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間樂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教學難點】:音樂句法“合頭”的了解。【教學過程】:1、導入:師吟詩《客居》江花紅勝火,南風入我夢。絲絲杏花雨,竹影清心塵。引出“江南絲竹”2、了解江南絲竹的演奏樂器(1)觀看《三六》的合頭音樂視頻,關注演奏樂器。問題:初次感受它的情緒,關注視頻中都有那些演奏樂器歸納總結:笛子、揚琴、琵琶、二胡、三弦等設計意圖:了解江南絲竹樂器音色、演奏姿勢、制作材料(2)樂器分類“絲”和“竹”。(3)引出課題《江南絲竹和美》(4)江南絲竹《三六》1.出示江南美景的圖片問題:請同學們想象映襯這樣景色的音樂,會是怎樣的一種風格呢?歸納總結:江南絲竹清秀、細雅、柔美、愉悅的音樂風格設計意圖:發揮學生想象力,是理解音樂的第一步,使學生明白,根據不同的地域就會派生出不同風格的音樂。2.再次感受江南絲竹《三六》音樂風格問題:請同學們一邊感受音樂的風格,一邊來辨別樂曲當中使用了哪些絲竹樂器?辨別樂器音色:二胡、琵琶、揚琴、笛3.設計意圖:配合圖片,再次從視、聽角度感受音樂風格并判斷樂器的音色。4.“江南絲竹”以及代表作《三六》介紹點名本課學習內容:江南絲竹:江南絲竹流行于江浙兩省和上海地區的民間絲竹合奏。樂隊以二胡、揚琴、琵琶、笛、簫等絲弦和竹管樂器為主。音樂風格清新秀雅、細致活潑,曲調悠揚柔美、婉轉流暢。《三六》:為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整個曲調清秀、細雅、優美、抒情,江南風味非常濃郁。學生活動:通過之前教學環節的鋪墊,啟發學生總結“江南絲竹”的定義。設計意圖:通過“絲”和“竹”定義的學習、樂器(二胡、琵琶、笛、揚琴)音色的辨別以及結合江南風景對江南絲竹音樂風格的想象和初次感受,已經鋪墊了江南絲竹定義的全部知識,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總結,加深江南絲竹知識的印象。5.分析曲名設計意圖:通過解釋曲名引申曲式結構6.聆聽全曲7.觀看視頻《三六》學生活動:要求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感興趣的一件樂器上,從頭至尾的捕捉樂器旋律。看看同學們會有怎樣的發現。歸納總結:絲竹樂器旋律時隱時現、此起彼伏。設計意圖:學生從“面”的欣賞,轉為“點”的欣賞。關注一件樂器,發現江南絲竹特征。3、“絲竹樂”的傳承與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