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 教學設計一 、課程標準了解中古時期亞洲地區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認識這一時期亞洲地區的獨特面貌。二、教學目標唯物史觀:了解不同地區間文明交流的表現現象,對于不同文明交流之間的意義,歸納世界歷史縱 向發展與橫向發展的關系,認識從分散孤立到聯系成為一個整體的歷史趨勢。時空觀念:通過教材中的資料,教師的知識講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古時期這一時空概念與亞洲這 一空間概念,發掘時空的深層特征,帶領學生用時空去觀察分析問題。史料實證:通過分析史料了解中古時期的阿拉伯、印度、日本和朝鮮的國家文化。熟悉各個文明的 特征。歷史解釋:理解伊斯蘭教產生的必然性及其與阿拉伯國家創立的密切關系,學會運用內因和外因的 哲學范疇分析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的方法。家國情懷:了解并且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與文化特征,理解和包容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學會與 各民族和諧共存,同時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對東西方文明的影響;大化改新內容及影響。理清不同地區間的文明交流的史 實與相互影響與滲透。2. 教學難點阿拉伯半島統一、阿拉伯帝國擴張與伊斯蘭教的關系。日本幕府統治的興起。四、教法學法1 .教法:正面講授、史料分析、討論歸納等方法2. 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對比法、討論法、史料研讀法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回顧舊知1、西歐封建社會的起止時間 基本特征 2、西歐封建社會出現的新變化 3、西歐城市的興起與自治對社會的影響 通過回顧舊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引出《中古時期的亞洲》。【自主學習】1、中古時期的西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發展概況(政治、經濟、軍事、 文化)以及對東西方文明的影響如何 2、中古時期的南亞——笈多帝國和德里蘇丹國的發展概況如何 3、中古時期的東亞:(1)7世紀,日本的重大改革與成果 (2)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的背景 主要內容 (3)高麗王朝的改革內容 朝鮮的建立與發展 【講授新課】 本課分為三大部分:(一)西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政教合一)(二)南亞:笈多帝國與德里蘇丹國(多種宗教)(三)東亞:日本與朝鮮(中央集權)(一)西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政教合一)師:展示阿拉伯帝國擴張的地圖、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發展概況的表格。生:回答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發展概況。國家 阿拉伯帝國 奧斯曼帝國宗教 伊斯蘭教興起發展 ①7C初:穆罕默德,伊斯蘭教; ②622: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阿拉伯半島 基本統一。 ③7C中期:對外擴張,先后征服; ④到8C中期:地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①13C,奧斯曼興起; ②14C中期,擴張,巴爾干和東南歐; ③1453,滅亡拜占庭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 首 都 ; ④16C后期,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統治概況 ①政治: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 下設各部大臣。 ②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商業發展; 阿拉伯商人從事陸上和海上貿易;城市眾多, 巴格達。 ③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創新 融合東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①政治:政教合一 最高統治者是蘇丹(宗教領袖、國家和軍隊的 主宰、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者和農 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 ②經濟:一度繁榮 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帝國控制亞歐商路,征收重稅。師 :展示我們所認識的阿拉伯各方面的圖片引出阿拉伯帝國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并展示相關材料 伊斯蘭建筑我們所認識的阿拉伯(耶路撒冷) (阿拉伯數字)一千零一夜穆罕默德伊斯蘭教[dá]怛羅斯之戰東西方文明的使者材料:阿拉伯帝國領域內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敘利亞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東西方文化薈萃 的地區。帝國政治的相對穩定,交通發達,經濟繁榮,為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帝國的統治者日益認識到科學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國歷代統治者都比較關心發展 科學文化事業。到阿拔斯王朝時期……他們不分宗教珍域,不拘泥意識形態的差異,不惜重金延聘人才, 尊重和獎掖各界學者。8世紀中葉,中國的造紙術和羅盤針傳入阿拉伯帝國,對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 的發展與繁榮,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 古代史(下卷)>生:討論派代表展示答案①地理位置優越,是文化薈萃之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②政局穩定,國家統一,經濟繁榮③統治者的支持與開放寬容的文化態度④吸收東西方優秀文化,加以融合創新師: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是世界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歷史上曾經地跨亞、非、歐三洲的 大帝國還有哪些 生: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二)南亞:笈多帝國與德里蘇丹國(多種宗教) 師:展示笈多帝國與德里蘇丹國發展概況的表格 生:完成表格國家 笈多帝國 德里蘇丹國建立 4世紀初 13世紀初宗教 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支持 伊斯蘭教為國教統治概況 政局穩定,經濟繁榮; 國王直接控制的地區主要為恒河中下游, 其余大部分地區仍保留原來的藩王,政令 不夠統一。 中央最高統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 司法和軍事權力; 地方:劃分為行省。行省長官由蘇丹任命,重要 職位由穆斯林擔任。(三)東亞:日本與朝鮮(中央集權)師:展示表格讓學生結合表格提示,快速梳理日本部分、標注教材 生:分享梳理結果前660年 建國秦漢之際 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的發展646年 大化改新10世紀 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12世紀 進入幕府統治時期1868年 明治維新(中古時期的亞洲)師:展示表格讓學生結合表格提示,快速梳理朝鮮部分、標注教材生:分享梳理結果7世紀末 新羅初步統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初 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14末 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16末 日本侵略朝鮮,朝鮮請求中國支援。明朝派軍隊赴朝鮮作戰,經過7年的艱苦奮斗,中朝 軍民取得抗擊日本侵略的勝利。師:在中華文化的影響下,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列島、中南半島的越南以及以后隨著移民中南 半島及南洋群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共同打造一個帶有鮮明中華文化的文化圈(儒家文化圈)。【課堂小結】政教合一的西亞 多種宗教的南亞 中央集權的東亞特點 東西方文明的使者 多宗教并存 融匯中華千年文 化因子政治 政教合一的專制統治 政教合一的君主集權體制,但由于 宗教沖突仍處于分裂割據的狀態 君主中央集權體 制經濟 農業、手工業、商業繁榮, 對外貿易發達 農業、手工業、商業繁榮,對外貿 易發達 農業、手工業、商 業發展較快,對外 貿易興盛文化 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對世 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多種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鑒中 發展 以中國儒學文化 為中心,相互影響、 相互借鑒【板書設計】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吸收被征服地區文化)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的鼎盛時期:政治領域、經濟領域阿拉伯帝國的文化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奧斯曼帝國的建立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奧斯曼帝國的興起(笈多帝國了笈多帝國的統治) (印度教的興起得里蘇丹國:建立、統治)中古時期的印度(南亞次大陸)(大化改新幕府時代的到來) (背景:莊園經濟、武士集團) (南亞與東亞的國家)中古時期的日本形成:12世紀末,鐮 倉幕府的建立(結束:德川幕府一日本最后一個幕府)中古時期的朝鮮(政教合一多種宗教中央集權)西亞南亞東亞【達標訓練】1.他作為精神領袖,創立了世界性宗教作為政治領袖,推動了阿拉伯地區的統一。材料中的“他” 是 ( )A. 亞歷山大 B. 基督C. 穆罕默德 D. 喬達摩 ·悉達多【答案】C2.沿著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不斷交流和傳播。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對世界文 化的傳播與交流起到最大貢獻的是()A.印度人 B.希臘人C.阿拉伯人 D. 伊斯蘭教【答案】C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它把來自印 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的幾百個故事串聯起來,成為研究阿拉伯帝國的珍貴資料。這反映了阿拉伯 帝國( )A.重視歷史資料收集 B.地跨亞、非、歐三洲C.繼承融合世界文化 D.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答案】C4.中世紀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時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都要落后。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在那 里幾乎滅盡,而阿拉伯文版本將其保存,并在中世紀的后期又譯成拉丁語等西方語言重新回到歐洲。這 說明阿拉伯人( )A.在保存和傳播西方文化上影響深遠 B.在溝通世界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C.在自然科學的成就方面影響西方 D 一度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答案】A5.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被認為是貴族生命和財產的保護者,而貴族是蘇丹的奴仆;蘇丹是農民的“牧 羊人”,農民則是蘇丹圈養的“羊群”;蘇丹還是非穆斯林臣民的皇帝。這說明奧斯曼帝國( )A.蘇丹成為凝聚社會的重要力量 B蘇.丹的地位高于宗教領袖C.蘇丹是各界共同推舉產生的 D.蘇丹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答案】A6.唐朝初年,遣唐使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對646年日本著名的大 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發生了實質性變化是()A.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B.引進了中國先進的制度C.緩和了各種矛盾,穩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實權【答案】A【作業布置】第4課《中古時期的亞洲》課時作業。【教學反思】本課內容雖然不多,但時空跨度又比較大,對學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我給出的策略是“提煉 教材重點、重視邏輯演進、培養核心素養”。把每一個子目中課標強調的、與教材其他課節內容聯系密切的、又有一定思維含量的內容作為本課重點加以詳細分析。面對新課標新教材,教師要注意歷史課堂 不僅僅是對歷史知識的講授,更是對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本課運用文字、圖片等史料,培養學生 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等核心素養,使學生會利用相關歷史資料解決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