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一單元知識體系課時框架發展什么怎樣發展發展目標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三單元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心議題:如何實現中華文化復興?9.2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學習目標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要求 學習任務要求3.3辨識各種文化現象,領悟優秀文 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文化自信。 政治認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 科學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優秀文化的資源。 公共參與: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 1、理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2、理解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的原因。3、理解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1、總體要求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新時代新征程,故宮博物院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為指導,堅持守正創新,更好肩負起真實完整地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說,要傳播好故宮的文化,就要與時俱進、貼近人們的需求。從面向普通公眾的系列科普學術講座,到面向青少年的“故宮小書包”等特色公益活動;從故宮里眾多優秀展覽到在各地巡演的舞蹈詩《只此青綠》;從“數字故宮”到“何以中國”展再到“朝珠耳機” 等一系列和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故宮文創,故宮博物院以不同方式滿足公眾需求,真正做到文化傳播“立體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結合故宮文化發展的成果實踐,思考:如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弘揚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故宮博物院的時代責任。1、具體要求結合故宮文化發展的成果實踐,總結文化發展的具體要求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說,故宮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是由人民在開放心態下創造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說,要傳播好故宮的文化,就要與時俱進、貼近人們的需求。(1)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的創作源泉。(3)文化發展要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貼近、謳歌、展示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議題小結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總體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具體要求:(1)必須堅持自信自立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堅定4自信。(2)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 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3)文化發展要為了人民。①文化事業: 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②文化產業: 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 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 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隨堂測試1.(2023江蘇如皋適應考)安徽省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近年來,當地政府實施革命文物維修、環境整治、展陳提升等保護利用工程,并以數字化教材的形式將革命文物帶進校園,讓革命文物“動”了起來,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紅色旅游業的發展。當地的做法有利于( )①豐富革命文化的具體內涵,傳承紅色基因②創新革命文化的價值導向,堅定理想信念③發揮教育在紅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④實現紅色旅游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隨堂測試2.(2024河南鄭州質量檢測)2023年暑期電影《長安三萬里》憑借精良的動畫工業技術,以李白和高適的情誼為脈絡,帶領觀眾領略盛世大唐和傳統文化之美。創作者以東方美學意境書寫東方思想情感,很好地表現了以家國情懷、文人品格、詩意人生為主要內容的人文精神,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表達。這表明文藝創作要(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②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③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④真實地再現社會歷史的本來面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隨堂測試3.(2023浙江杭州月考)近年來,某市某區不斷建立健全文化網絡,完善“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在原有鄉鎮社區綜合文化站(文化服務中心)的布局基礎上,在全區范圍內設置了12個區文化館分館、16個區圖書館分館。該區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 )①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發展文化事業,繁榮文化市場③有利于共享文化資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④是提高居民文化素養的最佳載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9.2.1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為什么要立足時代之基9.2.2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1.為什么要立足時代之基(1)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為什么要回答時代問題9.2.2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2.為什么要回答時代問題(1)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 完成時代任務。(2)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3)只有傾聽特定的時代聲音,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隨堂測試4.(2024湘豫名校聯考)以“掃黑反腐”為題材的電影《堅如磐石》在2023年國慶檔異常火爆。該電影除了故事精彩,情節緊湊,人物情緒飽滿、立體,還展示了生活的復雜性和真實性。劇本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改編而成,讓這部電影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該電影( )①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滿足人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②表明文化創新的生命力在于立足時代之基③是對現實生活中掃黑反腐工作的真實還原④啟示我們要推動文化傳播體制機制的創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9.2.2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隨堂測試5.(2023湖南雅禮中學月考)實踐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時代之基,回答了時代之問,在關注現實矛盾、回應現實挑戰中創立,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與歷史性變革的科學總結與理論升華,經受了實踐的檢驗,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文化發展之所以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是因為( )①文化發展決定著經濟、政治的發展②實踐發展永無止境③這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D9.2.2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議題情境9.2.3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工修建一座3層西洋式建筑--水殿。據《清宮詞》、《清稗史》記載,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墻,墻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制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荷藻參差,青翠如畫。隆裕太后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 因國庫空虛,水晶宮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后被迫停建。宣統二年(1910年)六月,隆裕太后還曾下令西苑電燈公所給延禧宮安裝電暖爐、電風扇并添安電燈。觀察延禧宮的正門與主殿,你有什么發現?9.2.3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海外交流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至關重要。我們不是輸出文化,去影響別人,而是要跟其他文明對話。”故宮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積極“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故宮多語種網站覆蓋英、法、俄、西、日五種語言國際觀眾。故宮還將大力支持“請進來”, 例如“駐華使節眼中的故宮”攝影展, 實施促進中外學者交流的“太和學者計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議題情境議題小結9.2.3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1、融合不同資源的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2、實現綜合創新要求原則 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處理 兩對 關系 內外 既向內看, 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 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前后 既向前看, 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 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效果 通過綜合創新, 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隨堂測試6.(2024浙江寧波一模)貴州榕江“村超”的火爆離不開當地歷史積淀的體育文化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離不開自媒體等多元主體的立體傳播,更離不開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貴州“村超”的成功在于( )①把體育運動作為文化自信的根本價值追求②文化服務社會,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③融通不同資源,著眼于人民群眾文化需求④依托自身資源稟賦推動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9.2.3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隨堂測試7.《遍地書香》是一部“山東人寫,山東人拍,山東人演”的地道魯劇,展現了山清水秀、泥土芬芳的沂蒙大地,從“文化扶貧”這一獨特角度切入,講述了一個用文化扶貧、扶志、扶智,最終實現文化致富的新故事。小村莊映照大時代,小故事抒寫大情懷。《遍地書香》的成功說明( )①融通各種文化資源是實現文化綜合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建設文化強國要大力發展和支持各種文化③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④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9.2.3 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知識小結9.2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文化發展的總體要求2.文化發展的具體要求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1. 融通不同資源的要求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2. 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1、立足時代之基的原因2、回答時代問題的原因8.作為“新時代、新征程——全國優秀雜技劇目晉京展演”活動的首部劇目,大型音舞詩畫雜技劇《山水國潮》在北京保利劇院精彩上演。《山水國潮》以深受當下青年人喜愛的“國潮”為主線,整場演出由《百鳥朝鳳——柔術》《笑傲江湖——飛叉》《荷塘月色——蹬傘》《陌上歡歌——草帽》等九個雜技節目組成,展現了九種不同風格的雜技藝術,融入雜技、舞蹈、音樂、詩詞朗誦等多種表演形式,結合民風民俗等傳統元素,深挖傳統文化以及德州地域文化內涵,簡約、凝練、震撼、厚重,以現代化視角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意義,“中國味道”濃郁。9.2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為社會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促進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緊貼時代需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③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弘揚時代精神, 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運用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的知識, 分析《山水國潮》的創作給我們的啟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