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課前回顧:對待外來文化的錯誤傾向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L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L4唯物辯證法L3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L5人生價值觀L6哲學U1-U2文化U3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論L1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文化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L7外來文化L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L9哲學與文化理論基礎拓展和應用共性到個性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過去)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現在)本課內容提綱: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未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9.1 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總議題:中華文化發展的正確道路是什么?議題一:中華文化是如何走上復興之路的?議題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是什么?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殷商時期“天命神權”、敬德保民思想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深刻影響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古代中華文化的雛形秦朝時期秦的統一,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兩漢時期儒家學說確立至尊地位唐朝時期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廣泛吸收外域文化,進入了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宋元明時期延續著隋唐文化的輝煌,中華文化在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同時也產生了影響后期封建社會發展的宋明理學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明清時期隨著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傳入,中國傳統文化開始面臨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雛形全盛衰微振興為了振興中華文化,近代以來我們做了哪些探索?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胡適自由主義康有為保守主義劉師復無政府主義孫中山三民主義結合《閱讀與思考》上的材料,分析上述主張存在什么問題?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P111)1.20世紀初,對于如何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中國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應;其中,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無政府主義、三民主義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2.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潮進入中國,各種主張紛紛登場亮相,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不能解決中國文化走向何處的問題,無法使中華文化走向復興之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二)馬克思主義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P112)1.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2.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毛澤東:“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習近平: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敬畏歷史、敬畏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為歷史和考古工作者開展研究、學習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杭州西湖景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金甌永固杯北京故宮博物館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P112-113)1.中國共產黨誕生后,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為中華文化發展指明了社會主義方向。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3.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P113)1.作用(1)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革命文化承載著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一、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P113)2.要求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意識形態一元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面向現代化民族的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科學的大眾的“雙為方向”“雙百方針”時代精神開放精神創新精神具有鮮明民族風格、民族氣魄、民族內容符合文化發展規律主體和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央視“神仙”綜藝這些綜藝節目為什么這么火爆?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應該走怎樣的文化發展道路?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一)文化生命力的判斷標準(P113)看它是不是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生存發展的實踐土壤,人民有沒有對它的需求。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P113-114)1.決定因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決定的,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決定的。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9515億元,比上年增長8.2%。2023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549.15億元人民幣,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在浙江,包括之江文化中心在內的百億文化設施建設工程順利實施,構建覆蓋全省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鄉村博物館、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小而美”的覆蓋城鄉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023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47億元,同比增長15.24億元,增幅6.32%;利潤總額18.25億元,同比增長1.59億元,增幅9.55%。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P113-114)2.意義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才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相銜接,與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相匹配。“精神”類表述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P94):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革命文化+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革命文化同構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P100):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P100):中華民族精神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P104):中華民族精神源自于:熔鑄于:植根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時間上是如何分野的?傳統文化:遠古——晚清革命文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華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F判斷:提示:轉折點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F提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一定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就會孕育和滋養與之相應的文化。T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F提示:目標和路徑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F提示: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生命力的判斷標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文化復興的探索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文化發展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傳入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小結9.1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