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7張PPT)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社會歷史觀人生價值觀一般到個別整體與部分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一課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必修四 哲學與文化 之哲學部分框架體系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回答如何認識世界(探索認識的奧秘)(第四課)主要講實踐、認識、真理的主要內容回答世界怎么樣(把握世界的規律)(第三課)主要講聯系、發展、矛盾的主要內容回答世界是什么(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二課)主要講物質、意識、運動、規律的主要內容社會歷史觀回答人類社會起源、本質與發展(第五課)價值觀回答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關系(第六課)新課導入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1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3.3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矛盾問題的精髓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3唯物辯證法總特征:(基本觀點)聯系發展(構成、引起)根 本內 容根 本動 力實質和核心:(根本觀點)矛盾(對立統一規律)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2.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3.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對立統一)規律4.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1閱讀與思考1:回顧中法建交60周年,請結合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談談既有合作與溝通,也存在競爭與對立!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同時發表聯合公報,只有兩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為此商定在三個月內任命大使,這則新聞被媒體視為“外交核爆炸”。密特朗總統,他一邊對華投資一邊對臺軍售,結果觸碰了中國政治紅線,中法關系降到了歷史冰點。希拉克總統卻不僅推動中法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還認真承諾“協助建立一個中國的民族工業”,這位深受中法人民喜愛的總統,創造了中法關系的“黃金十年”。薩科齊總統拋棄戴高樂主義,奉行大西洋主義,全面加入北約體系,抱美國大腿,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常常兩面三刀,同時,與中國在非洲大陸也展開“競爭”。馬克龍這位政治“中間派”,既能突破禁忌,又能恪守傳統,既和美國曖昧不清,又和中國加大經貿往來,他意識到如今的中法合作更為平等和尊重。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1.矛盾的含義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注意1:矛盾是一種關系①“對立”和“統一”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矛盾的雙方本身。②矛盾雙方的對立關系與統一關系兩者始終是不可分割的。注意2:準確理解:“事物內部”①“事物內部”是表達“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說明不是人們從外部強加的,說明矛盾是客觀的;②“事物內部”還強調構成矛盾的雙方必須處于“同一體”中,并非任意兩個事物都能構成矛盾。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注意3:不能把哲學矛盾與邏輯矛盾、生活矛盾混為一談。(哲學矛盾無處不在,邏輯矛盾可以避免。)生活矛盾——多指斗爭、沖突。邏輯矛盾——人們在敘述問題、回答問題時出現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現象;(人為制造,具有主觀性,可以避免)哲學矛盾——指客觀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系。(具有客觀性,無法避免)邏輯矛盾:“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你的方案”。生活矛盾:“甲同學和乙同學吵架了”哲學矛盾: 對立和統一2.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是同一性。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對立屬性:斗爭性統一屬性:同一性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中法之間是既合作又沖突的關系合作關系——統一屬性(同一性)沖突關系——對立屬性(斗爭性)(生對死;存對亡;弱對強)(有生才有死;無弱就無強)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含義: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2)表現: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1)矛盾的同一性例如:沒有黑,就無所謂白;沒有丑,也無所謂美;沒有正確,就沒有錯誤;沒有先進,就沒有落后;2.矛盾的基本屬性(2)表現: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相互貫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轉化:“你變成我,我變成你”。)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轉化為成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壞事可轉化為好事)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進步與落后可轉化)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垃圾可轉化為資源)禍轉為福注意: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不能說是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轉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1)矛盾的同一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含義: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差異和對立)“你離開我,我離開你”;“你不是我,我不是你”(2)矛盾的斗爭性生物體的新陳代謝:同化作用貯存能量,異化作用釋放能量,它們是兩種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是統治者、剝削者,而無產階級是被統治者、被剝削者,它們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對立的,是相互斗爭。注意:(1)哲學所講的“斗爭性”≠生活中所說的“斗爭”(是矛盾斗爭性的具體形式)(2)凡是矛盾,必有斗爭,否則,就不叫矛盾了 (斗爭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共性、抽象)(個性、具體)練一練:辯一辯:以下體現矛盾的同一性還是斗爭性?“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苦盡甘來”“置之死地而后生”【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朋友與敵人、善與惡【矛盾的斗爭性】下列選項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語是( )A.不見高山,不顯平川 B.積勞成疾C.量體裁衣 D.因材施教A“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矛盾的斗爭性】總結: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區別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它體現著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斗爭性(統一)(對立)矛盾基本屬性相對的、有條件的絕對的、無條件的包含“發展”哲理的詩詞名言沒有不同的音符,奏不出美妙的音樂;沒有不同的顏色,描繪不出美麗的圖畫沒有不同的味道,制作不出美味佳肴。同一性強調: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同一。(強調斗爭性)生活中與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發生矛盾最多的人,這是為什么?同一性斗爭性強調:矛盾的斗爭性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強調同一性)“感謝你的對手,他讓你變得更加優秀”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斗爭性沒有就沒有2.矛盾的基本屬性(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聯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同一性離不開斗爭性)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斗爭性離不開同一性)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材料一 貓和老鼠是一對“老冤家”,它們能在競爭中共同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同對方的斗爭中不斷完善自己:老鼠會“裝死”,貓會“假眠”;老鼠晝伏夜出,貓的眼睛可以隨光線的明暗而改變瞳孔的大小,夜間仍可看見東西;老鼠的聽覺極為靈敏,稍有動靜就藏得無影無蹤,貓則在腳下生成肉墊,走起路來無聲無息。材料二 “假如沒有小偷,鎖會達到今天這樣完美嗎?假如沒有假鈔,鈔票會制造得這樣精美嗎?” ——馬克思思考: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③矛盾雙方的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學會感激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人。同一性 斗爭性區別 含義 矛盾的統一屬性是同一性,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表現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特點 有條件的、相對的 無條件的、絕對的聯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統一是對立中的統一,是包含著差別的統一; 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內容】①矛盾即對立統一,矛盾的基本屬性是同一性和斗爭性。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即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同一,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④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方法論要求】①我們必須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即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②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轉化(趨利避害)。知識小結1: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的基本屬性原理/對立統一關系原理)(矛盾的含義)(矛盾基本屬性的含義)(矛盾基本屬性的特點和聯系)矛盾的含義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統一屬性)斗爭性(對立屬性)二者的關系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同一性區別: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本課小結1.“吵架需要兩個人,停止吵架只需要一個人”這個看似平常的事情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矛盾的斗爭性為同一性所制約④矛盾的斗爭性推動事物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B對點練習2.漫畫《談判的最好結果——讓雙方都感到自己是贏家》(作者鄭辛遙)啟示我們:( )①談判雙方的利益關系是矛盾關系②談判雙方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談判雙方的思維方式決定著談判結果④談判雙方對結果的感覺與實在是一致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矛盾問題的精髓2思考:從哲學角度看,世外桃源是否沒有“矛盾”?從中國古代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國莫爾的“烏托邦”,他們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這樣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們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種空想。探究與分享思考: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自然界充滿矛盾物理運動吸引與排斥、正電與負電等機械運動同一瞬間既在這兒又不在這兒等同化與異化、遺傳與變異等化學運動化合與分解等生命運動探究與分享思考: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人民內部之間的矛盾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人口與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人類社會充滿矛盾探究與分享正確思想與錯誤思想(真理與謬誤)知與不知音樂、美術、文學作品等都存在著格調高雅和低級庸俗的矛盾人類思維領域充滿矛盾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思考: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不存在矛盾的事物?整個世界人的思維存在矛盾人類社會存在矛盾自然界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歸納總結:1、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問題的精髓(1)含義: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2)地位: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3)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消滅矛盾)注意1: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矛盾,構成矛盾需要條件。(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才構成矛盾關系)注意2:“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著矛盾永遠無法解決,但舊的矛盾解決了,又會有新的矛盾出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存在無矛盾狀態。注意3:矛盾具有客觀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滅矛盾,人們尚未認識或不易覺察的矛盾,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因此,不能認為矛盾越少越好,也不能認為矛盾越多越好。知識小結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論【原理內容】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方法論要求】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②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用于直面,善于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③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知識小結3:矛盾的客觀性原理方法論【原理內容】矛盾具有客觀性,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方法論要求】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猜猜這三個人是誰?你根據什么把他們分辨出來的?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個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頭,頭發根根豎立,胡須像隸體“一”字,穿著長衫 ,常咬著煙嘴。不同的個性描寫刻畫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個性,這正好說明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即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2)表現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的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二、矛盾問題的精髓【原理內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論要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反對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法解決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對把理論當成不變的教條,生搬硬套。知識小結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方法論探究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矛盾。這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1956年,黨的八大認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認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17年,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 程和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探究與分享量體裁衣宋朝有一個知名的裁縫,做的衣服非常合體,生意格外興隆。有一次,一個御史請他為自己做件進宮廷穿的朝服。裁縫給他量了尺寸后,變問御史:“請問御史老爺,你當官多少年了?”御史不高興地說:“要你做衣服,問我當官的年資干什么?”裁縫回答說;“我并非多嘴,因為一般老爺的脾氣是這樣的:少年中舉剛上任時,意高氣盛,走起路來,往往是挺胸凸肚,衣服就應當前后一樣長;如果老了,當官久而將退職,則內心抑郁不振,走路時不免身體前傾,做的衣服就需要前短后長。所以不問明老爺做官的年資,怎么能給您作出稱心如意的衣服呢?”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提示: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矛盾不同。這就要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含義)。材料中裁縫具體分析御史在當官的不同階段矛盾的特殊性,再根據其所處的年齡段有針對性地決定衣服前后的長短體現了這一點。思考: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例子?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開路,逢水搭橋。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入鄉隨俗因地(因時)制宜某物的優勢、特色、特征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例子:①張冠李戴;生吞活剝;生搬硬套;②火上澆油;千篇一律;東施效顰;③不分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④一刀切;一風吹;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含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2)地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3)作用: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二、矛盾問題的精髓(認識世界的角度)P42-3(改造世界的角度)P43-3滅 火著 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拓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區別 側重點角度 原理 依據聯系側重于矛盾各有特點,反對“一刀切”側重于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辯證法 唯物論矛盾的特殊性物質決定意識①二者都突出強調了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去認識事物的不同性質。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礎和前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體現和必然結果。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個性(矛盾特殊性):有各自的顏色、大小、形狀、生長習性等共性(矛盾普遍性) :含果酸,糖類,多汁,味甜等,都是水果(1)相互區別:①含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P39-1②地位: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二、矛盾問題的精髓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共性)水果含有果酸、糖類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點植物果實水果的共性是從葡萄、蘋果、香蕉等各種不同水果中概括總結出來的。這體現了什么哲理?①普遍性寓于(存在于、包含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2)相互聯結:二、矛盾問題的精髓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共性)水果含有果酸、糖類等成分;都有多汁、味甜等特點植物果實(2)相互聯結:二、矛盾問題的精髓葡萄、蘋果、香蕉等水果,雖然各有自己的特點,但無論怎樣特殊,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這體現了什么哲理?②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3)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一定場合下相互轉化。個性 共性個性 共性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一定場合下蘋果樹樹植物生物個性 共性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是特殊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普遍性。【原理內容】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場合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要求】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我們要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知識小結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探究問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形成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發展。從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角度,對材料加以分析說明。探究與分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普遍性)同中國具體實際(特殊性)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探究與分享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普遍性),正是通過不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特殊性)表現出來,并指導我們在實踐中解決中國的具體實際問題。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不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特殊性),都包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內核(普遍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方法論: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原理:原理小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原理內容】①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場合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 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從群眾來,到群眾去;抓住典型;先試點再推廣;解剖麻雀……易混易錯:1.矛盾雙方力量均衡。解析:矛盾雙方力量不均衡,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2.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解析: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雙方的關系,不能相互轉化,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任何事物都包含利弊兩個方面。解析: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任何事物都包含利弊兩個方面。易混易錯:4.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矛盾。解析:兩個事物必須處在統一體中,才有能存在矛盾。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整體和部分、多數和少數的關系。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一般與個別、絕對與相對的關系。易混易錯:6.矛盾雙方的轉化是無條件的。解析: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7.矛盾一方是對立,一方是統一。解析:矛盾雙方的關系是對立統一8.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方面決定的。解析: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9.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解析: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10.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11.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解決矛盾的關鍵。解析: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12.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爭性之中。解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13.矛盾雙方的同一性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解析: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或者直接說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典例解析】1.20世紀90年代,某縣遭到百年不遇的臺風侵襲,海水倒灌,導致土地鹽堿化,許多傳統作物無法繼續種植。在充分調研后,該縣把海水養殖作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新方向。經過多年努力,海水養殖業占據了該縣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亮點。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②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③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④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詳解】①:題干旨在說明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未涉及新事物和舊事物關系,①錯誤。②:在充分調研后,該縣把海水養殖作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新方向。經過多年努力,海水養殖業占據了該縣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體現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②正確。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不是外力的結果,③錯誤。④:某縣遭到百年不遇的臺風侵襲,海水倒灌,導致土地鹽堿化,許多傳統作物無法繼續種植,但是經過多年努力,海水養殖業占據了該縣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④正確。【典例解析】2.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乘著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各地化冰雪資源為冰雪文化、冰雪經濟,讓“冷資源”熱了起來。“冷資源”能夠成為“熱經濟”,這說明( )①矛盾雙方相反相成,彼此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是有效解決矛盾的精髓③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④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詳解】①④:乘著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各地化冰雪資源為冰雪文化、冰雪經濟,讓“冷資源”熱了起來。“冷資源”能夠成為“熱經濟”,這說明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彼此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①④符合題意。②: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有關矛盾問題的精髓,②錯誤。③:材料強調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體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③與題意不符。【典例解析】3.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具有重要意義。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新中國的成功實踐表明,西方現代化道路并非人類通向現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能給其他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選擇,是因為(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能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提供借鑒 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其他國家和民族能從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尋找共性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了一條適合各民族的現代化道路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中國式現代化符合世界發展的大勢,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詳解】②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能給其他國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選擇,是因為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其他國家和民族能從中國現代化道路中尋找共性,矛盾具有普遍性,中國式現代化符合世界發展的大勢,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②④入選。①: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①錯誤。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而不是適合各民族的現代化道路,③不選。小結:問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3情景探究:小張今天碰到煩心事,一堆事情要處理:①家里的自來水管漏水,要找人來修理;②兒子上午放學后,要人接;③鄉下老家來電話,說老母親病危,要送醫院;④單位有個重要會議,要參加。小張該怎么辦?請從哲學角度分析理由。修水管帶母親治病接孩子公司開會(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小張要處理的矛盾:辦事情,要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簡單事物復雜事物主次矛盾關系示意圖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復雜事物生態建設衛生事業文化建設經濟建設國家發展注意:1、復雜事物中同時存在多個矛盾(矛盾個數≥2)。2、在一個時期,主要矛盾只有一個,次要矛盾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下列復雜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學生 運動、學習、交友、網絡游戲學校 教學、財務、食堂、商店、醫療國家建設 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政治建設企業 行政辦公、倉庫、生產、會計√√√√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打蛇要打七寸;從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牽牛要牽牛鼻子;工作到點子上;力氣用到節骨眼上;好鋼用在刀刃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關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例子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聯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國共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解放戰爭時期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中美矛盾國共矛盾中日矛盾主要矛盾抗日戰爭時期次要矛盾次要矛盾①②主次矛盾轉化的兩種情形原來的主要矛盾沒有解決,但是由于出現了新條件,導致主次矛盾互變。原先的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變成主要矛盾。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主要矛盾解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就成為主要矛盾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別與聯系復雜事物中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區別 含義 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處于從屬地位作用 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聯系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原理內容】①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②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要求】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①辦事情要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②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知識小結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判斷主要矛盾關鍵詞:中心、核心、關鍵、重點、重中之重、突破口、首位、首要任務、集中力量、根本(主要)任務。恰當處理次要矛盾的關鍵詞:統籌兼顧、學會彈鋼琴。(強調主要矛盾——重點論)(強調主要矛盾)(強調次要矛盾)(強調次要矛盾——兩點論)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思考:“是藥三分毒”,既然藥有危害性,你生病了為什么還要吃藥?體現什么哲學道理?藥可以治病藥危害身體矛盾著的雙方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兩個面當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面是主要方面,另一面是次要方面。注意:每一個矛盾都有主次兩個方面。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注意:每一個矛盾都有主次兩個方面。矛盾主次方面示意圖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力量都是不平衡的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作用不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處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聯系雙方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例如:生病需要吃藥,是藥三分毒。如果藥的劑量適中,治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如果劑量過大,對身體的危害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區別與聯系單一 矛盾中 矛盾主要方面 矛盾次要方面區別 含義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 是指在某一矛盾中,處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地位 處于支配地位 處于被支配地位作用 起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不起主導作用聯系 相互對立:二者相互區別、相互排斥。 相互統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原理內容】①每一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②矛盾的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要求】①我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②必須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確認識事物的性質、主流。③同時,也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視支流。知識小結7: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重難點如何區分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區 別 外延 主要矛盾存在于復雜事物中,一般只有一個,次要矛盾可以有很多 一個矛盾統一體內部的兩個方面,一個是主要方面,另一個是次要方面內涵 主要矛盾指的是“矛盾體”,內部又包含主次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講的是“矛盾側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地位 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 決定事物的性質方法 論 做工作要抓重點,找主要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認識事物時,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和主流標志 詞語 “重點”“關鍵”“首要任務”“突破口”“中心環節”“第一要務”“要害”“主線”等 “主流”“方向”“大局”“性質”“主體”“實質”“本質”“優勢”“總體上”等適用范圍 適用于“辦事情”,如何解決問題,即改造世界(做、行) 適用于“看問題”,用于評價利弊,優劣,功過等,即認識世界(看、分析)判斷下面情景哪個是主要矛盾?哪個是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1.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一國兩制不會改變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3.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4.和平是時代主題,但局部戰亂仍然存在。5.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6.金無足赤,人無完人7.好鋼用在刀刃上;8.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主要矛盾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次方面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主要矛盾4、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 重點論含義 認識復雜事物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認識某一矛盾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面 一點論 均衡論聯系 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要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理論依據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1.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堅持用一分為二或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片面的觀點看問題。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要用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5.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7.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如何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世界觀(原理) 方法論矛盾分析的方法1、矛盾含義 (對立統一原理) 用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2、矛盾的普遍性 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3、矛盾的特殊性 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堅持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 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點,又不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統籌兼顧。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 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視主流,但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 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第三課知識提煉1個焦點和根本分歧: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1個實質與核心:對立統一規律/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1個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1個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1個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1個前提: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1個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2個總特征: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辯證法的總特征;2個基本屬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3種情形:矛盾特殊性的三種主要表現;3個看問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課堂小結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問題的精髓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具有斗爭性同一性與斗爭性的辯證關系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共性與個性方法論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典例解析】4.“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面向未來,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增強,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民以食為天,在糧食安全的問題上不能麻痹大意②樹立新糧食安全觀,把糧食的安全放在關鍵地位③我國實施了“藏糧于地、減糧于技”的正確措施④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多措并舉做好糧食安全保障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詳解】②④:面向未來,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增強,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十分艱巨。這從哲學上啟示我們要樹立新糧食安全觀,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把糧食的安全放在關鍵地位,多措并舉做好糧食安全保障,②④符合題意。①③:這兩項不屬于哲學啟示,①③與題意不符。【典例解析】5.在世紀疫情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集體躺平“與病毒共存”。我國堅持以“動態清零”守住14億多人口大國的疫情防線,盡管對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但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相比,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從哲學角度看,堅持“動態清零”( )①促進矛盾雙方的對立性與統一性的轉化②分清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③彰顯了人民至上與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④在正確的價值選擇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詳解】①:材料中指出疫情當下我國始終堅持“動態清零”方針,堅決保衛人民生命安全,這強調的是抓住本質,故①不選。②③:疫情當下我國始終堅持“動態清零”方針,堅決保衛人民生命安全,這表明我國堅持人民至上,分清了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抓住本質看待問題,故②③正確。④: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故④不選。【典例解析】6.目前,我國正在加快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2022年將適度超前布局一批有利于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源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時,有效拉動投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②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詳解】①③:目前,我國正在加快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2022年將適度超前布局一批能源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時,有效拉動投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這體現了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時,學會統籌兼顧,處理好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體現了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故①③符合題意。②: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強調的是矛盾主次方面,而材料體現了主次矛盾關系,并未體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關系,②排除④:該選項體現的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強調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可見,材料沒體現,故④不符合題意。7、 什么是好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電影經常出現“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電影的藝術價值很高,但是票房卻遭到冷遇;有些電影過度關注“眼球效應”,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立得住的文化內核,雖獲得高票房,卻是“低口碑”。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有人認為,只要能“叫座”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請運用矛盾的觀點對此加以評析。(6分) 參考答案:(1)“叫座”與“叫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離開“叫好”,“叫座”將不能持續,好電影應該既“叫座”又“叫好”。(2)在“叫座”與“叫好”兩個方面中,“叫好”體現了電影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題中觀點不僅割裂了矛盾雙方的依存關系,也顛倒了主次。我們必須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謝 謝!“一堂管理課”在一次時間管理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后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后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后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了。最后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閱讀與思考“很好!”教授說完后,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里。倒完后,再問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等所有的學生發言完畢后他總結道:“同學們每個人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其實很多事情是沒有固定的模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這里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一個和人生有關的排序問題。”“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贊這些孺子可教的學生們。稱贊完了后,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里。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地問同學:“我們從上面這個過程中得到什么重要的啟示?”“這個花瓶就是你的一生,你可以用多種方式來完成你的生命里程。正像你填充這花瓶,那些鵝卵石就是你即將完成的大事,例如健康、婚姻,事業,家庭;那些小石子就是你生活中次等重要的事情,例如讀書,旅行,朋友聚會;那些沙子就是生活中的瑣事,例如吃飯,睡覺,刷牙洗臉;那些水就是平淡乏味的生活。”“當填充你人生的時候,你準備怎樣安排呢?先填鵝卵石?還是先填小石子?或者沙子和水?也就是說你準備怎么填充滿自己的人生。先填鵝卵石的人,是有大局觀的人,他們會先把自己人生框架搭建起來。但是還有小石子、沙子和水這些生活中的細節也要去填充的,忽略它們,人生將不完美;有的人沒有想到用鵝卵石搭建起大的人生框架,直接將瓶子中填滿沙子和水,這意味著瑣事占滿了人生,他的一生將碌碌無為。那么,你的生活怎么排序?”我們永遠沒有時間做好每件事情,但你永遠有時間做好最重要的事。【暢所欲言】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哲學啟示?(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方法論方法論看問題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著重抓主流;不能忽視次要方面,忽視支流一個矛盾兩點論重點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1)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辦事情要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法論方法論復雜事物統籌兼顧,恰當地解決好次要矛盾兩點論重點論3.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