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課前回顧: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的社會功能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的內涵與功能(理論)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辨識)本課內容提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行動)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2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總議題:如何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議題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是什么?議題二: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什么?議題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有什么價值?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一)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P94)1.形成: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2.發展: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是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3.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另一方面,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體現為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如果讓你給外國人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你會挑選哪些內容?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學詩經楚辭兩漢樂府詩東晉田園詩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商·四羊方尊秦·兵馬俑西周·大盂鼎魏晉·《蘭亭集序》北宋·《清明上河圖》明·拙政園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哲學先秦諸子:儒墨道法名兵雜農縱橫陰陽兩漢經學魏晉玄學慧能隋唐佛學宋元明理學明清實學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P9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等。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3.中華人文精神: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等。如何區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核心思想理念: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養和形成的基本思想觀念,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中華傳統美德:體現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中國人的行為方式。中華人文精神:是中國人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情感樣式的集中表達,滋養了獨特的文藝、科技、人文學術,至今仍具有深刻影響。下述材料分別體現了什么核心思想理念?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史記》: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講誠信重民本求大同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下述材料分別體現了什么中華傳統美德?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義田記》: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論語》:見義不為,無勇也。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孝老愛親下述材料分別體現了什么中華人文精神?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老子》: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向上向善社會和諧向上向善社會和諧古巴比倫楔形文字泥板書漢謨拉比法典巴別通天塔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死后,帝國瓦解。王國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終于被亞述帝國吞并。20年后亞述為迦勒底人所滅,迦勒底人在巴比倫建立了短短的80多年的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為波斯人所滅。其文化傳統逐漸喪失,在經歷了希臘人、安息人和阿拉伯人的統治之后,大約在公元初年,古老的兩河流域文明最終湮滅了。古埃及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木乃伊古埃及先后因亞歷山大大帝占領而希臘化、因凱撒占領而羅馬化、因阿拉伯人遷入而伊斯蘭化,再后來被土耳其人和英國人占領。在歷史上,真正的埃及人歷史很長,從5000年前到2000年前共3000年,但這之后就一直是被異族統治。現在埃及人基本上是埃阿混血人種,文化也是典型的伊斯蘭文化,語言是阿拉伯語。古印度印度數字釋迦牟尼史詩《摩訶婆羅多》古印度先后被雅利安人、蒙古人征服并奴役,再后來英國人到來,徹底使印度成為了英國的領地。英語在印度成為了通用語,歷史上代表印度的民族大部分時間內不再是創造古印度的印度人了,從語言、文字、膚色上看統統不是。中國《中華世紀壇序》: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惟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文化思想 影響和作用殷周時期春秋戰國秦漢隋唐時期宋元明明清天命神權、“敬德保民”思想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促進統一的民族文化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獨尊儒術儒家學說確立了至尊地位古代中華文化高度發展進入氣度恢弘的全盛時代延續著隋唐文化的輝煌產生影響后期封建社會發展的宋明理學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傳統文化面臨沖擊獨具特色的“方塊字”——漢字浩如煙海的史書典籍源遠流長韓國國旗中國后天八卦博大精深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P9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1.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2.中華文化很長時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對周邊國家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區別 角度表現或 見證聯系從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的角度來說的(縱向、時間、動態)從中華文化的內涵豐富、厚重的角度來說的(橫向、內容、靜態)源遠流長表現為中華文化輝煌的歷程,漢字和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博大精深表現為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在世界上獨樹一幟、區域文化、民族文化異彩紛呈互為因果,相互促進:因源遠流長才有時間發展,豐富自己;因博大精深才具有強大生命力,才能源遠流長傳統文化的糟粕傳統文化精華糟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改造傳統文化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一)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P97)1.在當代中國,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既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2.今天,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何去何從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二)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P98)1.對民族和國家(1)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2)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二)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P98)2.對當代問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諸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二)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P98)3.對國際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平發展,這些思想觀念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社會實踐的偉大成果。T判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道德、中華人文精神等。F提示:中華傳統道德 → 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對周邊國家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F提示:中華文化很長時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新的輝煌。F提示:批判繼承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中華人文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民族和國家對當代問題對國際關系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7.2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