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讓家更美好》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讓家更美好課時類型:新授課教學目標: 道德修養:培育學生的道德修養,有助于他們經歷從感性體驗到理性認知的過 程,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民族氣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形成健 全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發展良好的道德行為。 健全人格:能夠換位思考,學會處理與家庭、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 責任意識:培育學生的責任意識,提升他們對自己、家庭、集體、社會、國家和 人類的責任感,增強擔當精神和參與能力。教學重點:如何建設美好的家庭 教學難點:為什么要孝親敬老 課前準備:預習第四課第二框內容,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為建設幸福和睦的 家庭做些什么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小組討論法教學方法用具:無教學活動設計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 計 意 圖探討1:如何建設美好的家庭 (1)欣賞視頻《不同家庭的親 情表現》。思考:每個家庭的 親情表現方式相同嗎 引導學 生得出: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 不盡相同。只要我們用心體悟 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 生活的點滴之中。 (2)材料分析。一天,突然降 溫,媽媽讓小強穿上厚外套。 他說:“謝謝媽媽,我覺得穿 這些夠了,今天有體育課,穿 厚外套不方便運動。”媽媽說: “穿多了可以脫,穿少凍感冒 圍繞視頻、材料、對 話等,展開探究,回 答問題;同時,完成 相應知識筆記。 通過設置欣賞視頻、材料 分析、對話分析等活動, 層層推進、環環相扣,既 鍛煉學生的材料分析能 力,又挖掘了學生的理論第 1 頁 共 4 頁了怎么辦 ”小強說:“我都這 么大了,知道冷熱,您就放心 吧!”媽媽拿著外套,若有所思 地看著小強走出家門………幫助 學生明白,當我們與家人發生 沖突后,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 增進情感。 (3)對話分析。兒子:爸爸, 我已經幫媽媽把碗洗好啦! 爸爸:你真棒!咱們家每個人 都要吃飯、用碗,不要再說“幫 媽媽做了,我們都是在做自己 應該做的事。思考:上述對話 說明了什么 引導得出:建設美 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 責任。 聯系實際的能力,最終攻 破知識點——如何建設 美好的家庭:①建設美好 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 情之愛。②建設美好的家 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 尊重。③建設美好的家庭, 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 家庭美德。④建設美好的 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 責任。探討2:為什么要孝親敬老 分析材料: 材料一:《論語》中說:“孝 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釋義: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是仁 的根本。 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 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 助父母的義務。 思考:上述材料分別說明了什 么 引導學生得出:孝親敬老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 公民的法定義務。 圍繞材料內容,思考 相應問題,展開探究。 同時,跟著老師的節 奏,完成相應知識筆 記。 通過分析材料,鍛煉學生 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認 識到孝親敬老的原因:①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美德。②孝親敬老也 是公民的法定義務。最后:小結與升華 通過展示本節課思維導圖,老 師帶領學生快節奏回顧本節課 內容,引導學生總結出:建設 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 情之愛,需要相互關愛、彼此 尊重,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 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員的共同 責任。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 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義 務。 跟著老師的節奏,一 起回顧本節課的知 識點進行回顧。 幫助學生梳理今天所學 知識,鞏固并構建知識體 系。情感升華,引導學生 提升對自己、家庭、集體、 社會、國家和人類的責任 感,增強擔當精神和參與 能力。板書設計第 2 頁 共 4 頁體味親情之愛 相互關愛、彼此尊重 建設美好的家庭 傳承家庭美德 讓家更美好 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 傳統美德 孝親敬老 法定義務特色學習資源、技術手段應 用 :多媒體展示 作業設計 完成教材P33《啟思導行》欄目任務:以“愛要 這樣來表達”為主題,組織一次體驗活動。以 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向家人表達愛的方式, 討論具體做法,并付諸行動。具體做法如:說 出“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給家人一個擁抱; 給家人寫一封信 ……課堂練習: 1.早晨起晚了,我來不及吃早飯,媽媽沒完沒了地嘮叨,聽起來有點兒煩,但心 里是暖的。這是因為( B ) A.家長的權威與經驗不容挑戰 B.嘮叨中蘊含著親情之愛 C.家庭成員的交流方式在變化 D.子女要完全聽父母的話 2.“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這是一 位母親的難言和無奈。步入青春期后,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碰撞增多了。對此我們 應 該 ( D A.保持距離,對父母敬而遠之 B.完全順從父母的安排 C.經常與父母頂嘴,表示抗議 D.學會主動與父母溝通 3.“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 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中的家規 至今都規范著我們的言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些家規之所以被傳承,是因為 ( A ) A.這些家規體現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B.古代的家庭道德規范都值得我們繼承 C.這些家庭規范是長輩用來教育晚輩的 D.古代的家庭規范比現代更加健全完善 4.每年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在這一天,各地會舉辦家庭日系列活動,營造第 3 頁 共 4 頁和諧生活和良好的家庭氛圍。幸福美滿的家庭是我們的共同期盼,它需要全體家 庭成員共同創建。下列行為有利于建設美好家庭的是( B ) ①放學回家后,主動分擔家務 ②害怕父母生氣,謊報考試成績 ③面對父母爭吵,積極勸說和解 ④面對弟弟的陪玩要求,非常厭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節課內容有條理,脈絡清晰,主要學習了兩個問題:一是建設美好家庭的做法, 一是孝親敬老的原因。在教學中通過較為典型的案例、材料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還有很多細節處理的不夠到位,在設 計時,容易受書本知識限制,容易被自己的固有思維限制。第 4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