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第3課《這是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 學科:道德與法治- 年級:一年級- 學期:秋季- 課題:第3課 這是我們的校園- 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心素養目標1. 社會參與:增強學生對校園環境的認同感,促進學生積極融入校園生活,形成良好的學校歸屬感。2. 責任意識:通過了解校園設施、規則及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感。3. 創新能力:鼓勵學生觀察校園,發現校園的美好與特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4. 信息意識:通過收集和整理校園信息,提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5. 健康生活:引導學生了解并遵守校園衛生規范,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剛踏入小學校園不久,對校園環境充滿好奇,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系統的認識。本課旨在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全面認識校園,了解校園設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增強對校園環境的認同感,并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校園的主要設施,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維護校園環境的責任感和行動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校園平面圖、各功能區域圖片、校園設施介紹視頻等)、校園平面圖打印件、小組活動材料(如畫筆、紙張等)。-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內容,觀察并記錄自己對校園的印象。---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1. 情境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我們的校園嗎?你們對校園有哪些了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是我們的校園》,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家吧!”學生活動:- 學生分享自己對校園的印象和感受。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激發學生探索校園的興趣,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二)新課學習第一環節:校園初印象教師活動:1. 展示校園平面圖:“看,這是我們的校園平面圖。大家能在圖上找到自己的教室和經常去的地方嗎?”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校園平面圖,指出自己的教室和常去的地方。教師提問:“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校園里有哪些其他地方嗎?”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操場、圖書館、食堂等)設計意圖:通過校園平面圖,幫助學生建立對校園的整體認知。第二環節:校園設施探秘教師活動:1. 分組探索:“現在,我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探索校園里的一個功能區域(如教室、操場、圖書館等)。請大家仔細觀察,記錄下這個區域的特點和設施。”學生活動:- 學生分組進行校園探索,并記錄觀察結果。匯報分享:每個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分享探索成果,其他小組認真傾聽并給予掌聲鼓勵。設計意圖:通過分組探索活動,讓學生親自走進校園,了解校園設施的功能和作用,增強對校園環境的認同感。第三環節:校園規則與安全教師活動:1. 播放校園規則與安全視頻:“同學們,在校園里,我們需要遵守一些規則來保障我們的安全和秩序。現在,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了解校園規則與安全知識。”學生活動:- 學生觀看視頻,學習校園規則與安全知識。小組討論:“視頻中提到了哪些校園規則和安全知識?我們應該如何遵守這些規則?”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不亂扔垃圾、不追逐打鬧、注意交通安全等)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學習和小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遵守校園規則和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感。(三)鞏固拓展第四環節:我心中的校園教師活動:1. 引導創作:“同學們,經過今天的探索和學習,你們對校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現在,請拿起畫筆,畫出你心中的校園吧!可以是你最喜歡的角落,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校園。”學生活動:- 學生自由創作,畫出自己心中的校園。展示與評價: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創作思路和感受。其他同學給予評價和建議。設計意圖:通過繪畫創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加深他們對校園的理解和熱愛。(四)習題設計習題設計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1. 填空題:- 我們的校園里有_______個操場,操場是用來_______的。- 圖書館在校園的_______邊,我們可以在那里_______。2. 選擇題:- 下列哪個不是我們在校園里應該遵守的規則?( )A. 不亂扔垃圾 B. 追逐打鬧 C. 排隊打飯提升題(面向學有余力的學生)3. 描述題:- 請用幾句話描述一下你最喜歡的校園一角,并說明為什么你喜歡那里。4. 實踐題:- 設計一份校園環保倡議書,呼吁同學們共同維護校園環境的整潔與美麗。設計意圖:- 基礎題旨在鞏固學生對校園設施及規則的基本認識。- 提升題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鼓勵他們深入思考和表達個人情感。- 實踐題則強調學以致用,將課堂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行動力。(五)總結與作業總結:教師活動:“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們的校園,還學會了如何遵守校園規則,保護我們的校園環境。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校園的小主人,為我們的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學生活動:- 學生回顧本課所學內容,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作業布置:1. 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練習題。2. 與家人分享你今天在校園里學到的知識,并邀請他們一起參觀你的校園。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本課所學內容,加深記憶。- 作業布置既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又促進了家校共育,增強了教育的連續性和有效性。---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課后的教學反思中,我將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1. 學生參與度:是否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了課堂活動?哪些環節需要改進以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2. 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課堂觀察和作業反饋,學生對校園設施、規則及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強個別輔導?3. 情感態度:學生是否表現出了對校園的熱愛和維護校園環境的責任感?如何通過后續教學進一步鞏固這種情感態度?通過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將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