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 端正人生態度第1框 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學目標】1.領會不同人生態度對個人的影響,感知積極人生態度的重要性。(道德修養)2.懂得積極人生態度的意義,正確對待挫折,熱愛學習、樂于實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健全人格)【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什么是人生態度 不同人生態度的影響。教學難點:積極人生態度的體現。一、導入新課教師展示名人名言,學生感悟總結后回答問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奧斯特洛夫斯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 太平。——《橫渠語錄》想一想:這些名人名言都體現出什么樣的人生態 度 告訴我們人應該怎么活著 教師總結:人生的旅途,鮮花與荊棘同在,坦途與坎 坷交替,我們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復雜的人生境遇,關 系著我們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人,只能活一輩子,這 一輩子,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活 這節課就讓我們來 探討“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這個話題。二、新課講授( 一)走進人生態度活動一:閱讀教材 P90 的“生活觀察”找不同:閱讀PPT 上的圖片內容,聯系教材相關內 容,請學生回答自己觀察到的區別。小組合作探討:(1)對待同一件事情,他們有著怎樣不同的態度 你更贊同誰的態度 (2)不同態度會對各自的發展產生什么影響 提示:一個很開心還有半杯水,一個很難過只剩半 杯水;一個下次還想參加,一個不想參加。說明前者有 積極的人生態度,后者抱有消極的人生態度。閱讀教材內容,明確什么是人生態度、積極的人生 態度、消極的人生態度。教師總結:人生態度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看待 生活、對待人生的心理和行為傾向。積極的人生態度, 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 信心。消極的人生態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壞的一面, 從而心灰意懶、消極懈怠。我們應當努力擁有積極的人 生態度。(二)積極的人生態度活動二:小小討論家閱讀教材 P91 的“探究與分享”內容,小組合作討 論5分鐘后派代表發言。思考:(1)結合蘇軾的人生經歷和詩詞,談談你對積 極的人生態度的認識。(2)怎樣才能以積極的態度做人 做事呢 提示:(1)在生活中遭遇悲慘仍然態度樂觀,在逆境 中樂觀豁達、積極向上。(2)我們需要以樂觀向上、認真 務實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活動三:閱讀教材 P92 的“探究與分享”小組討論:結合華羅庚的觀點,談談你獲得的啟示。提示: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勤奮進取。勤奮進取是 一種全力以赴、堅持不懈、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奮進取 的人不會滿足現狀、貪圖安逸,而是勤學上進、追求卓越。活動四:小小分享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享自己以積極的人 生態度所做的事。提示:課外閱讀、郊游、做家務、參與集體活動等。教師匯總并講述: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熱愛學習, 樂于實踐,在探索中擴展人生的閱歷;敞開胸懷,不斷嘗 試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聯系。三、課堂總結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人生態度, 區分了消極的與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要端正自己的 人生態度,以積極心態去活好自己的人生。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的內涵人生態度的類別心理 行為積極的人生態度 消極的人生態度樂觀向上積極人生態度的體現 認真務實 勤奮進取4 教 學 反 思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小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活動較多,把所有內容都安排進課堂,對時間的把握上不是特別理想。3.教學方法可以更加豐富,可以將各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第 2 框 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教學目標】1.初步養成應對順境和逆境的積極態度。(道德修養)2.能夠正確看待困難與挫折,不斷完善自我,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具備迎接挑戰的能力。(健全人格)【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全面理解何為“順境不驕、逆境不餒”。教學難點:明晰順境與逆境的關系,并掌握合理應對困難與挫折的方法。教 學 過 程一、導入新課出示中國職業綜合格斗運動員張偉麗從綜合格斗領域的業余選手到世界冠軍的故事,其中重點展示張偉麗2019年的傲人成績與2021年的比賽失利。教師提問:假如同學們穿越時空,你想對2019年和 2021年的張偉麗分別說些什么 學生回答:你的努力奮斗成就了你的夢想,此刻的 榮譽你值得;亂世出英雄,逆境之中出人才,一次兩次的 失敗是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加油!教師簡單總結并進入新課講授。設計意圖:用典型人物案例導入新課,案例本身蘊 含本節課重點知識,即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也為后續 課堂的辯論賽提供背景素材。二、新課講授(一)順境不驕、逆境不餒活動一:人物故事大比拼(小組積分賽)出示人物素材:貝多芬、斯蒂芬 ·霍金、J.K. 羅琳、 司馬遷、蒲松齡、張海迪、江夢南、史鐵生等。游戲規則:小組搶答,選擇一個或多個人物,用3分 鐘進行人物故事梳理,用2分鐘進行故事分享,如果小 組有額外補充人物故事則另加分。提問:游戲結束后,請同學們分享感受,如何看待在 順境與逆境之中的不同態度,正確的態度是什么。教師總結:順境和逆境是人生歷程中兩種不同的境 遇。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雙重的,關 鍵是以何種態度對待人生的境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典型人物故事中汲取核心內 容,在梳理與分享的過程中自行感受順境與逆境中的正 確態度,并結合教材素材加深對“順境不驕、逆境不餒” 含義的理解。(二)正確認識順境與逆境的辯證關系活動二:“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還是“逆境更有利于 人的成長”的辯論賽(個人積分賽)比賽規則:正方觀點為“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 反方觀點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10分鐘論點論 據分析準備,接著開始10分鐘辯論。學生分享辯論感受,教師簡單總結歸納:順境和逆 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孟子云:“天將降大任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睙o論身 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 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 階梯。設計意圖:以辯論賽形式,加深學生對順境與逆境 的理解,同時引發其對二者關系的思考,最后歸納總結。 順境與逆境同等重要,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同 學們要樹立正確的成敗觀。活動三:“小小作家”班級雜志投稿 本期主題:順境 逆境 絕境課后作業: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并查詢相關資料,談 一談順境、逆境、絕境之間的關系,并向班級雜志投稿。設計意圖:以寫作的形式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同 時增加一些難度,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遷移 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順境和逆境在一 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 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 長的階梯。板 書 設 計良好心態應對不同境遇順境不驕逆境不餒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順境與逆境的關系教 學 反 思在知識點處理上,多次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答案,但教師還需進行點撥和評析。在教法學法上,活動設置需再研究 一下學情,進行適當調整,因材施教。在案例選取上,可以嘗試一例到底的方法,更能加深學生對典型事例的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