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歷 史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教科書 書 名:《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研讀史料,解釋和平與發展的內涵,分析其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必然性。 閱讀教科書,歸納人類發展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閱讀教科書,概括國際社會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措施;研讀史料,分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及意義;通過彰顯中國行動,進一步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理解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2.列舉人類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 3.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教學難點: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導入環節 (圖一) 教師出示“冷戰結束后主要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示意圖”(圖一),把冷戰后主要地區沖突和戰爭按發生時間先后逐次呈現:巴以沖突、敘利亞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剛果(金)內戰,俄烏沖突。這些沖突與戰爭表明當今世界并不安寧,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仍然是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設計意圖】通過當今世界熱點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知道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仍然是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導入本課第一子目。 新課講授 第一子目 人類愿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 教師活動:在兩極對峙期間,鄧小平就提出了“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的著名論斷。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第140頁“學思之窗”(材料略,詳見教科書原文),結合當時國際形勢分析材料中“東西問題”和“南北問題”分別指什么問題?說明和平與發展的內涵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學生活動: 東西問題:指兩大陣營對峙的國際政治問題; 南北問題: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差距和貧富分化問題; 內涵: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 二者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 教師活動:在世界各國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二戰后世界保持了長期的和平與發展,長時間以來,和平與發展一直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請閱讀教科書第一子目,概括戰后世界保持長期和平與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交流二戰后國際社會能夠保持長期和平與發展的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釋。 學生活動: 和平的表現:二戰后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一些局部沖突也得到政治解決。 發展的表現: (1)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 (2)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分析二戰后國際社會能夠保持長期和平與發展的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釋(圖二)。 (圖二) 學生解釋:二戰中后期建立的雅爾塔體系,為戰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留下了空間,這一體系制約了任何爭端的行為方式,使矛盾的雙方用和平手段、協商談判來處理問題,雅爾塔體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的原則,對二戰后和平、民主、獨立、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決定了二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潮流。二戰后資本主義對內外調整,緩和了國內階級矛盾,也緩和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民族獨立運動則促使民族矛盾轉化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矛盾。這樣,曾經導致兩次世界大戰的世界三大基本矛盾: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階級矛盾以及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矛盾基本緩和。隨著多極力量的崛起,支持和平的力量不斷壯大,尤其是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使各國出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極大地制約了戰爭的爆發。正因如此,戰后世界保持了長期的和平,從全球史的角度來看,和平成為戰后歷史的基本特征,也是這一時期核心的潮流和主要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由于二戰后國際社會保持了長期和平,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發展成為戰后另一個鮮明的特征。所以說,和平、發展是當代世界最突出的時代主題。 全球聯系的加強使得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日益緊密,這就加速了國際間的合作,從而實現共贏。因此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總結與過渡:自1977年,鄧小平第一次提出“可以爭取推遲戰爭的爆發”開始,“和平與發展”這一思想理念就已經存在。1985年,鄧小平首次提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的著名論斷。這以后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對“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這一國際形勢的認識沒有改變,中共二十大中更加深刻地指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但并不意味著當今世界已經完全實現了和平與發展。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設計意圖】通過研讀史料,結合當時國際形勢分析和平與發展的內涵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提升獲取解讀信息的能力。立足唯物史觀,結合所學知識,深入閱讀分析教科書內容,為戰后世界能夠保持長期的和平與發展提供足夠的史實支撐,并作出合理的歷史解釋,深刻理解和平、發展這一時代主題,認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第二子目 遭遇挑戰: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 教師活動: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寧,和平與發展遭遇著嚴峻的挑戰,請同學們閱讀科教書第二子目,歸納和平與發展遭遇的挑戰。 學生活動: 發展方面: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和平與安全方面: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持續蔓延;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 總結與過渡:在這些問題中,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地區熱點與局部沖突是傳統安全問題,是對和平的重大威脅;金融危機,南北差距,貧富分化,環境問題,疫病的傳播等屬于非傳統安全,既不利于世界的發展,也威脅人類的和平與安寧。尤其是21世紀以來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嚴重,人類面臨的威脅日益多元化,這些新興的威脅具有突發性、跨國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說明人類社會在全球治理領域存在著各種不足,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背后掩蓋的是全球治理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在充分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歸納全球問題給人類發展帶來的挑戰,引發學生思考面對全球性挑戰,人類該如何應對這些共同的難題,提升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第三子目 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教師活動:要解決人類社會在全球治理中面臨的復雜問題,各國人民必須攜起手來,合作才能共贏。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142頁“歷史縱橫”(材料略,詳見教科書原文),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例,思考面對全球性問題,人類社會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學生活動: 努力:通過國家間聯合,擬定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約束人類行為;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 教師活動:針對全球問題,國際社會在全球層面和地區層面分別采取過哪些具體措施,請閱讀教科書第三子目第一、二段內容,概括回答。 學生活動: 全球層面:通過聯合國與其他國際組織協調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 地區層面:通過建立新型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機制,探索合作共贏之路。 總結與過渡:總之,國際社會為解決日益復雜的世界問題,進行了積極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世界面臨的問題依然錯綜復雜,這些問題超越了任何一國的利益,也非任何一國所能解決,需要各國人民攜手共進,需要制定特殊的超越國家利益的共同政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發展,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全球治理,為全球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科書文本和提供的史料,分析面對全球問題,國際社會作出的努力;鼓勵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認識原有國際組織和新型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特別關注中國在全球合作和全球治理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教師活動: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在全球治理中,中國作出了眾多的努力與貢獻,請同學們閱讀教科書,自主完成下列時空軸。 學生活動:見(圖三) (圖三) 教師活動:習近平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標識,日益為國際社會所認同與接納。請仔細閱讀教科書第143頁“史料閱讀”(材料略,詳見教科書原文),逐句分析史料,概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閱讀教科書歸納這一思想內涵反映了怎樣的思想實質?小組交流討論,談一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 學生活動: 思想內涵 政治領域:平等相待,互商互量;安全領域: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經濟領域:開放創新,包容互惠;文化領域: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態領域:尊崇自然,綠色發展。 思想實質 是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是源自于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是中國為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時代價值 1.開創了合作共贏的思維模式;2.國際文化交流方式的新選擇;3.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頂層設計和重大創新;4.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高度契合等。 教師活動:不只是呼吁,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閱讀教科書第三子目最后一段文本,列舉中國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行動。 學生活動: 建設一帶一路,開拓國際合作;成立亞投行,帶動亞洲經濟發展;主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精神支撐。 教師活動: 學生回答完畢,播放關于“一帶一路”的視頻資料。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視頻略) 總結與過渡:中國倡導并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表明中國已經實現從全球合作和全球治理的“參與者”到“倡導者”的角色轉變。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源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一帶一路”的實踐深刻表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設計意圖】通過制作時空軸,敘述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努力與貢獻;通過利用教科書中的“史料閱讀”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方案,感受中國心系天下、胸懷天下的情懷,以及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使命與擔當;通過對觀看“一帶一路”視頻,明白共建“一帶一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從而增進中華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增強文化自信,落實家國情懷核心素養。 (三)本課小結 教師活動:概括說出本課的學習主題,同時出示本課思維結構簡圖(圖四),詢問學生通過對 (圖四) 本課學習,如何理解簡圖? 學生活動:用聯系的、整體的觀點,敘述各子目與核心概念間的關系。 總結與過渡:本課圍繞“和平發展”這一核心主題展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是人類愿景;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發展遭遇了嚴峻的挑戰,即不利于全球發展,也威脅著世界和平;面對全球問題,需要各國攜手應對,才能實現共贏。中國人民將同各國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設計意圖】展示本課思維結構圖,學生通過圖示說出自己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樹立核心概念意識和整體意識,有助于許學習本課,通過教師總結達到情感共鳴。板書設計作業布置1.完成作業練習第1-5題,第5題參考“學業質量水平評價標準”,開放作答。 2.設計編寫手抄報,以“放眼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小組合作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