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1.2《在社會中成長》教學設計課題 《在社會中成長》 教師 課時 1課時學科 道德與法治 課型 新授課 時間核心 素養 1.政治認同:通過分享“羊孩”的經歷,結合學生經歷,培養 學生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 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道德修養:通過分析學生的助人行為,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初步培養學生親社會的意識; 3.責任意識:通過“走進生活,解決問題”活動,將個人成長 與社會發展相結合,養成親社會行為。教學 重難 點 教學重點: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親近社會,服務和奉獻社會,積極參與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教學 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講授教 故事激趣,導入新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羊孩”的故事 思考:結合經驗和課本內容,談 談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分析故 事,初步感受 “ 社 會 化 ” 通過故 事,激發興 趣,引入主 題小組合作,釋疑解惑學 流 程 ◆環節 一 :以“羊孩”的經歷 看個人與社會 活動:“羊孩”后話 思考1: 羊孩(生物人)VS人(社會人) 視頻:什么是社會化 提示: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相關鏈接:社會化P7 思考2:當“羊孩”完成基本的 社會化(學會走路、吃飯、說 話....以后,是否可以脫離社會 而存在 為什么 (1)“羊孩”的住房、食物、衣 服等離不開社會; (2)“羊孩”的娛樂用品等離不 開社會。 提示: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 養。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 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 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學生分享自己 的社會生活, 深刻感受離不 開社會生活 以 羊 孩 的 生 活 日常,引導 學 生 結 合 自己的生 活經驗,對 自 己 的 衣 食住行、學 習 和 娛 樂 等 生 活 用 品來源進 行探討,以 證 明 人 的 生 存 和 發 展 離 不 開 社會。◆環節二:以“羊孩”的愛心 析親社會行為 活動:“羊孩”回饋社會 引導學生結合 自身實際,從 呈現羊孩 的愛心行1. “看客”現象 提示: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要養成親社 會行為。 名詞解釋:親社會行為 2.“羊孩”因他人的幫助,準備 回饋社會...... 圖 示 :第一幅圖是愛心捐款;第二幅圖是無償獻 血;第三幅圖是社會實踐;第四幅圖是關注時 政...... 提示: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 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 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 為。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 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 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 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實生活出發 探究親社會行 為。 為,意在引 導學生結 合自身實 際,從現實 生活出發 探究親社 會行為,明 確自己的 社會責 任。任務總結,點撥升華◆環節三:以“成員”的成長 助社會大發展 活動:走進生活 從自己生活的社區(村莊) 入手,調查一下周圍的社會環境, 看看還存在哪些有待于解決的 問題,想一想自己能夠為解決這 學生思考 學生發言 談作為,提 高學以致 用,知行合 一的能 力;歸納總 結,拓寬視 野,眼光長些問題做些什么 我發現的問題: 我提出的建議: 我能做的事情: 遠,感知社 會美好板書 設計 在 社 會 中 成 長 本 課 課 堂 小 結 在社會課 堂中成長 1.什么是“社會化” 思 -2.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P7 維我們都是 社會的一員 導 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 P8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 P5 圖教后 反思 強化基礎知識鞏固仍然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這樣應對答題才不至于丟落知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