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四年級音樂課《多彩的鄉音》教學設計課題 《多彩的鄉音》 課型或模塊 欣賞課學校 年級 四年級執教人 性別 年齡 職稱教學目標 感受音樂 通過學唱、欣賞等活動,感受江蘇《茉莉花》柔美、婉轉的音樂 風格,以及東北《茉莉花》活潑、風趣的音樂風格。鑒賞音樂 以中國傳統民歌《茉莉花》為主線,通過學習與鑒賞,感受比較 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風格與音樂特點,提高分析與鑒賞音樂作 品音樂要素的能力。了解我國民族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激發對 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表現音樂 通過感受歌曲旋律線的流動起伏,音樂要素分析,能用柔美的聲 音與細膩的情感演唱江蘇《茉莉花》。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演唱、對比分析等多樣方式方法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茉莉花》的風格特點, 感受歌曲委婉的旋律特點及柔美婉轉的音樂風格,并能用柔美的聲音與細膩的情感演唱歌 曲。教學難點 比較分析不同地域版本的《茉莉花》進一步引導學生將江蘇版《茉莉花》唱準唱好唱美教學內容分 析 《茉莉花》是我囯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歌,在全國各地廣為傳唱,形成了具有地方風格和特 色的不同版本。本課以《茉莉花》為主線,選取南方的代表江蘇《茉莉花》與北方的代表 東北《茉莉花》進行學習與鑒賞,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茉莉花》的風格差異,了解音樂 豐富的表現形式。其中江蘇版《茉莉花》 曲二為本課重點學習內容,該曲膾炙人口,是進 行民族民間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歌曲還多次在國家與國際的重要活動中出現,受到世界人 民的青睞,因此它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教學策略 以圖、像、音資源結合的手段,引導學生參與賞析歌曲、學唱歌曲、分析歌曲等教學活動, 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茉莉花》的音樂風格。通過欣賞體驗法、講授法、對比分析法等教 學策略,逐步達到教學目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具學具媒 體準備 課件、視聽錄像、音頻教 學 過 程教 學 程 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學具以 及媒體運用 教與學 的評價 手段運 用 教學環節設計 意圖導 入 階 段 1. 觀看著名歌唱家張也 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引出課題 欣賞視頻、聆聽歌曲 PPT(圖片、 曲譜、視頻、 音樂) 診斷性 評價 通過視聽的感 受,運用具有代 表性及民族自 豪感的藝術作 品吸引學生的 興趣,導入課題展 開 階 段 1. 通過微課視頻,簡介江 蘇《茉莉花》的起源和 發展演變 2. 播放有江南美景的江蘇 《茉莉花》 曲 1 的歌曲 視頻,引導學生欣賞與 感受,為體會歌曲的風 格特點做好鋪墊 3. 通過童聲合唱視頻,欣 賞江蘇《茉莉花》 曲 2 4. 出示《茉莉花》 曲 2 旋 律線視頻,引導學生邊 聽歌曲邊化旋律線 5. 播放《茉莉花》 曲 2 教 唱視頻,引導學生逐句 跟唱 6. 展示東北《茉莉花》 曲 譜,播放音樂 7. 分析東北《茉莉花》歌 1 、通過欣賞視頻、 聆聽歌曲、學唱歌 曲、畫旋律線等環 節,了解我國的民歌 代表作江蘇《茉莉 花》,感受歌曲溫婉、 細膩的風格特點。 2 、通過聆聽東北民 歌《茉莉花》、欣賞 東北二人轉《 茉莉 花》,體會東北《茉 莉花》豪放、粗狂的 風格特點。 3 、通過江蘇《茉莉 花》與東北《茉莉花》 音樂要素的對比,感 PPT(圖片、 曲譜、視頻、 音樂) 過程性 評價 通過聽賞 、體 驗、學唱的教學 環節,讓學生感 受不同地域歌 曲的風格。通過 講授、分析對比 等教學策略,引 導學生理解和 鑒賞音樂作品, 提高鑒賞能力。曲中襯詞和下滑音的特 色 8. 播放東北二人轉《茉莉 花》的欣賞視頻 9. 對比分析江蘇《茉莉花》 和東北《茉莉花》的音 樂要素(旋律、風格特 點、風土人情) 受不同地域的《茉莉 花》的風格特點。拓 展 階 段 1. 利用微課視頻介紹歌劇 《圖蘭朵》及播放音樂片段 2.簡要介紹民歌《茉莉花》 的世界影響 欣賞視頻、聆聽音樂 PPT(圖片、 曲譜、視頻、 音樂) 發展性 評價 通過多種舉例, 使學生了解民 歌《茉莉花》在 中國民歌當中 的特殊地位及 在世界范圍內 的影響,增強民 族自豪感及對 祖國的熱愛之 情。結 束 階 段 1 、課堂小結 《茉莉花》是我國的藝術瑰 寶,鼓勵學生熱愛我們的民 族文化,傳承我國經典文化 2、布置課后作業:欣賞河南 《茉莉花》與河北《茉莉花》 聆聽、思考總結 課件 發展性 評價 概括總結、啟發 思維課 后 反 思 鑒于此次特殊的電視授課形式,時長為 20 分鐘,教學形式與以往很不一樣,更缺乏學生的現 場互動。所以在選定教學內容時,只選取了教材中兩首最經典的江蘇《茉莉花》作為南方的代表, 以及風格截然不同的東北《茉莉花》作為北方代表,河南、河北《茉莉花》作為課后推薦欣賞,引 導學生自主探究。課堂中通過欣賞、學唱、體驗、對比分析等環節,引導學生感受地域、人文等因 素對音樂作品風格的影響,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但由于時間有限,分析和挖掘的對比因素還不夠 詳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