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平均速度的測量1.物理觀念: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和距離。會求出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2.科學思維:逐步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收集實驗數據,測量平均速度,寫簡單的實驗報告。3.科學探究:(1)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全過程。4.科學態度與責任:(1)養成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境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2)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度和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測量數據的嚴謹作風。教學重點:測量平均速度。教學難點:測量平均速度,停表的使用。多媒體、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車、金屬片、卷尺、小紅旗等。 測量物體運動的快慢1.測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演示教材P60圖2.5-1中小球由靜止自由下落的頻閃照片。你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才可以測出小球下落過程中的任意階段的平均速度?學生正確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表2.5-1,并總結小球下落的運動特點。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發現小球下落的速度越來越快。2.測量小車運動的速度。(1)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內。(2)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并撞到金屬片的時間t1、t2,填在表格內。路程/m 運動時間/s 平均速度/(m·s-1)s1= t1= v1=s2= t2= v2=小組分組實驗:1.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指出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并巡回指導。2.注意事項: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時,要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主要是為了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學生在正式測量前,練習使用停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然后學生分組實驗,并將測量的數據記錄在表格內。最后展示匯報實驗過程。教師再次強調求解物體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時,一定要用物體通過的這段路程除以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閱讀教材P62實踐活動,利用課間或休息時間完成活動內容。板書設計第五節 平均速度的測量本節課引導學生親自設計活動方案并執行,在實踐中學會了平均速度的測量方法,又一次對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但是由于是在教室外做實驗,應該加強學生的紀律管理,提高課堂效率。第二節 長度及其測量1.物理觀念:(1)知道長度的單位及換算關系,了解物質世界空間尺度的數量級。(2)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知道有效數字。(3)知道測量有誤差。了解誤差和錯誤的區別。2.科學思維:通過具體的測量活動對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有大致的了解,能利用身上的“尺”估測長度。3.科學探究:通過實際測量活動使學生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使用計時工具測量時間。4.科學態度與責任:(1)結合長度的測量,培養學生養成觀察、動手操作和評估的習慣,養成認真細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2)由生活經驗估測長度,體會物理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重點:長度的單位、長度的測量。教學難點:長度單位概念的具體化和測量中的讀數、長度的估測。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 新課引入高鐵已經成為我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為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列車從一個車站行駛到另一個車站的過程中,它的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我們該如何描述和比較物體的這種位置變化呢?今天讓我們來學習長度及其測量。知識點一 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請同學們自學并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是長度,用什么符號表示?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上面提到的那些數字都是長度,長度這一物理量用符號L(l)表示。2.(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什么?還有哪些常用單位?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常用的還有km、dm、cm、mm、μm和nm等。(2)它們之間是怎樣換算的?學生討論總結:1 km=103 m 1 dm=10-1 m 1 cm=10-2 m1 mm=10-3 m 1 μm=10-6 m 1 nm=10-9 m請同學們結合P42圖2.2-2至2.2-5認真閱讀教材,體會不同尺度的差異。讓同學們閱讀并思考圖2.2-6表示的是什么意義?各小組觀察、討論并得出:從蛇頭到蛇尾形象地表示物質世界的空間尺度從大到小,也說明不同物體的尺度是不同的。思考:物質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27 m,最小尺度是10-17 m。這句話對嗎?小組同學思考并討論。在天文學上,我們還用光年作為長度單位來表示天體之間的距離。它等于光在1年中所走的路程:1光年約為9.46×1015 m。除了長度之外,描述空間尺度還需要用到其他物理量,例如我們用面積來描述物體的表面大小,用體積來描述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面積一般用符號S表示,體積一般用符號V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知識點二 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測量工具。(1)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3圖2.2-7,總結測量長度的工具有哪些。同學分組討論回答:可以用尺子來測量長度,常用的刻度尺有以下幾種。演示各種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等。(2)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刻度尺,引導學生掌握使用刻度尺測量前必須觀察:①有零刻度線的位置(以及零刻線是否磨損);②刻度尺的量程;③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教師講解量程和最小分度的定義。2.長度的測量。(1)請同學們結合圖2.2-8自己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學生閱讀,思考,分組討論并回答:一估:估計被測物體的長度,選擇量程和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二放:將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并將刻度緊靠被測物體。三看:觀察測量結果時,視線正對被測長度的末端所對的刻度線。四讀:讀數時,讀出準確值和估計值。五記:在記錄數據時,要標明單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44科學窗,了解“有效數字”。(2)讓學生動手測出物理課本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并與自己估測的數值進行比較。知識點三 誤差與錯誤1.教師請三名同學分別用相同的尺子測同一個儀器盒的長度,寫在黑板上。學生發現三人的結果不太一樣。2.教師提問:三名同學的操作都是正確的,為什么結果會不完全一樣?我們怎樣才能測出一個物體真正的長度?學生分組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有誤差,而且誤差是不可避免的。3.教師介紹誤差的概念、產生誤差的原因、誤差與錯誤的區別,討論減小誤差的方法。(1)誤差的概念: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總會有些差異,這種差異叫誤差。(2)產生誤差的原因:測量工具不夠準確、測量方法不夠完善、觀察時受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等。(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或換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4)誤差和錯誤的區別:錯誤是測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確、違反操作規則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認真細心地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才能盡量地減小誤差。板書設計第二節 長度及其測量1.單位及換算。2.刻度尺的正確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最小分度。(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誤差:(1)誤差概念。(2)產生誤差的原因及解決辦法。(3)誤差和錯誤的區別。本節課從實際生活的物體長度入手,結合實驗操作,讓同學們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但有些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應該把目光放在更多的學生上,帶動整個班級一起進步。第四節 平均速度1.物理觀念:(1)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2)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3)知道瞬時速度。2.科學思維: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3.科學探究:通過實例體驗比較做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增強對科學的熱愛。教學重點:勻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的概念與計算。教學難點: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多媒體。新課引入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國選手劉翔在男子110 m跨欄項目中以12.91 s的成績奪冠。某位同學利用速度公式計算得到比賽中劉翔的速度約為8.52 m/s。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劉翔在整個比賽過程中的速度是一成不變的嗎?知識點一 勻速直線運動事實上,劉翔在比賽中起步階段會加速奔跑,中間過程速度基本保持不變,快到達終點時又會加速沖刺,整個過程中的速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保持不變,那么這種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在物理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通過畫出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s-t圖像)來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閱讀教材P54相關部分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在上述s-t圖像中,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有什么特點?2.如何通過圖像直接判斷出哪個物體的速度較大?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1.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s-t圖像是一條直線。2.在s-t圖像中,離時間軸越遠的直線,所代表的速度越大。理想的勻速直線運動在實際中并不常見,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物體的運動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如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運動,乘自動扶梯上樓的運動等。知識點二 平均速度學生閱讀教材P55~56對應部分內容,討論并回答提出的問題。教師總結:變速運動的情況比勻速運動復雜,在不要求很精確,只做粗略研究的情況下,也可以用v=求出它的速度。不過這時求出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體在通過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應該叫作平均速度。1.計算公式:v=。2.教師:用平均速度來描述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快慢,計算時要注意s是物體運動的全部路程,t是通過全部路程所用時間,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運動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時間內的情況。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來描述。通常所說的某某物體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下面我們就來舉幾個例子,來學習一下平均速度的計算。例題1:請同學們看教材P56例題(教師分析并講解)。例題2:一輛汽車剛啟動時,第1秒內運動2 m,第2秒內運動4 m,第3秒內運動6 m,求:(1)汽車在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2)汽車在前3秒內的平均速度。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草圖,幫助同學分析。教師可選一位在解題中忘記寫公式或忘記寫單位的同學,或計算有錯誤的同學,將其答題過程用投影投在屏幕上,讓同學們對照自己的答題指出該同學的錯誤。再找一位規范做題的同學的答題過程投在屏幕上,或教師給出一個規范解題的過程投在屏幕上。教師再一次強調解題方法,注意寫出所依據的公式,運算時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單位。知識點三 瞬時速度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57“科學窗”內容,提問:1.什么是瞬時速度,它和平均速度的區別是什么?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運動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叫作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整體運動情況,而瞬時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運動過程的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運動情況。2.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意義?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測定司機是否超速駕駛。在兵器實驗中,需要測量子彈或炮彈沖出槍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檢驗武器是否合格。在這些情況下測量的速度,是運動物體在極短的時間內的速度,例如汽車在某一瞬間的速度。3.那么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運動過程中速度保持不變,那么它任何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時刻的瞬時速度和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板書設計第四節 平均速度本節課從變速直線運動的例子導入了平均速度的學習,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方法,導入了平均速度,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對于平均速度的測量,更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動手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三節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物理觀念:(1)知道時間的單位,會用停表測量時間。(2)能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2.科學思維:通過路程和時間之比定義速度,初步了解比值定義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3.科學探究:(1)通過實例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2)通過對生活中實例的比較,理解速度。4.科學態度與責任:(1)具有用“運動有快慢”的觀點分析身邊事例的意識。(2)通過利用速度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增強對科學的熱愛。教學重點:時間的測量、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教學難點:速度概念的建立——用比值定義法來定義新的物理量。多媒體、兩個小車、長木板、刻度尺、小木塊、停表等。新課引入先來回答一個問題:百米賽跑中怎樣比較誰跑得快?你是怎么判斷的?知識點一 時間的測量在百米賽跑中,我們會比較運動員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用時短的獲勝。那么,如何才能準確測出運動員跑完100 m所用的時間呢?閱讀教材P48~49的對應部分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你知道的時間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3)怎樣測量脈搏跳動的時間?教師幫助學生總結歸納:(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時(h)、分(min)。1 h=60 min;1 min=60 s。(2)測量時間的工具:鐘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光電計時器等。簡單介紹在古代人們測量時間的工具:圭表、日晷、滴漏等。(3)時間的測量。教師講解:估測時間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較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知識點二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設計方案:教師提供兩輛不同規格的玩具小汽車A、B,長木板、鐘表、刻度尺等工具。(1)定性比較小車A、B運動的快慢:①如何定性比較兩輛小車運動的快慢?②可以有哪些方法?③怎樣保障兩輛小車能做直線運動?(2)定量比較小車A、B運動的快慢:①怎樣測量兩輛小車運動的不同距離?②怎樣記錄小車運動的時間?2.交流討論:誰先到達誰跑得快(路程相同,時間短的快)。誰跑在前頭誰跑得快(時間相同,路程長的快)。學生討論出方案并設計記錄表格。3.開始實驗:(1)比較兩輛小車在相同時間內,哪輛行駛的距離長,或讓小車行駛相同的距離,看哪輛小車用的時間短。(2)記錄兩輛小車行駛的時間t1、t2,測量出它們行駛的相同距離s,分別計算出、的比值,比較它們的大小;還可以記錄下兩輛小車在相同的時間t內行駛的不同距離s1和s2,分別計算出、的比值,比較它們的大小。(3)學生設計表格并小組討論交流。(4)學生分組實驗。4.小組內和小組之間交流觀察到的現象,討論比較A、B小車運動快慢的依據和條件,交流討論得出的結論。知識點三 速度根據上面的實驗探究可以看出,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要用到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從而引出速度的概念,讓學生閱讀教材P51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是速度?學生回答: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把“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稱為速度”。(2)速度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單位又是什么?學生回答:v=,s的國際單位是m,t的國際單位是s,所以v的單位就是m/s,常用單位還有km/h。1 m/s=3.6 km/h。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51表2.3-4,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板書設計第三節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本節課滲透科學探究的環節,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強調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在過程中學習科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第一節 運動與靜止1.物理觀念:(1)知道機械運動的概念;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會選擇適當的參照物描述物體的運動。(3)知道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2.科學思維:在觀察現象、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3.科學探究:(1)觀察、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4.科學態度與責任:(1)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通過學習自然界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意識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建立“物質是運動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教學難點: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多媒體課件等。新課引入我們生活中常見到汽車的行駛,鳥兒的飛翔,白云的飄動,奔騰的河流,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位置都隨時間發生了變化,并給出運動的定義。也有些物體我們看到是相對靜止的,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運動和靜止。知識點一 參照物和機械運動1.參照物(1)教師提問:小明在路邊看見路上汽車飛快地從他面前駛過,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看小明,卻覺得小明在向后運動。司機為什么會這樣感覺呢?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乘坐在公共汽車上時,看路邊同方向騎行的自行車,覺得它們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車的乘客都覺得他們沒有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由此可知:要描述物體的運動,要確定一個標準,與這個標準作比較,描述物體怎樣運動。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人們把它叫作參照物。學生自己舉例描述某一物體的運動情況,看看各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2)讓學生做下面的實驗:把課本平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個筆盒,推動課本使它沿桌面緩緩移動,讓學生思考問題:選取課桌作標準,筆盒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選取課本作標準,筆盒、課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選取筆盒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討論: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所選擇的參照物有關。參照物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時,結論也不一樣。由以上討論我們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為了方便,我們常用地面作參照物。(3)讓學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問題:行人看路上行駛的汽車,通常是以路面或路邊不動的建筑物為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汽車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觀察者就覺得汽車在運動。車上的司機看乘客覺得他不動,是以汽車為參照物,乘客相對于汽車,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覺得乘客不動。在行駛的汽車上看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觀察者往往習慣于以汽車為參照物,相對于汽車,路邊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駛的自行車與汽車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觀察者就覺得行人和自行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2.機械運動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下面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對前面所舉的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進行歸納。用科學的語言對這些運動進行描述:(1)在物理學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2)前面所舉例子中物體運動的共同特征是運動時,它們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它們進行的是機械運動。知識點二 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我們生活中的運動隨處可見,我們總會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那么我們從A點走到B點可以如何走呢?并用繩做圓周運動。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歸納出直線運動與曲線運動。讓學生舉一些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例子。板書設計第一節 運動與靜止1.參照物:(1)定義。(2)選擇方法。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3.機械運動:(1)定義。(2)分類:①直線運動②曲線運動。本節課從實例中引出物體運動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運動的普遍性,并給機械運動下定義,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這樣降低了難度。學生普遍對于實際生活中的現象沒有深入的思考,教師要耐心引導學生把課本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運動與靜止.docx 第三節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docx 第二節 長度及其測量.docx 第五節 平均速度的測量.docx 第四節 平均速度.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