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教學課件基礎模塊哲學與人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認識的獲得離不開實踐,人類是在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人類的認識從何而來 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怎樣在實踐中提高創新能力 探討和回答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增長才干,提升創新創造能力。前言實踐出真知創新增才干第三單元第9課 創新增才干習近平指出:“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于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創新對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具有怎樣的作用?應該如何在實踐中創新?學習本課,我們將理解創新的重要性,學會立足實踐進行創新活動,在創新實踐中增長才干。導語:01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02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目錄第9課 創新增才干第一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第一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第一部分微視頻閱讀與思考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除此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很多創新成果。例如,明朝宋應星所著,被稱為“中國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就收錄了諸如制陶、造紙、制造火藥、紡織、染色、制鹽、采煤、榨油等生產創新技術。英國著名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所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在第一卷中列舉中國的“西傳技術”時,從字母A一口氣排到字母Z。他說:“我寫到這里用了句點,因為26個字母都已用完了,但還有許多例子,甚至重要的例子可以列舉。”查閱相關資料,找找中國歷史上除四大發明以外的創新成果 思考問題貴州丹寨的古法造紙,其工藝流程與《天工開物》的記載基本一致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其他發明創造:農作物:茶、水稻、大豆、柑橘等;科學發現創造:二十四節氣、經脈學說、本草學、珠算等;技術發明:針灸、豬的馴化、琢玉、養蠶等;工程成就:蘇州園林、長城、大運河和布達拉宮等。圖書:《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國科學技術史》(共7卷):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16世紀以前的重要發明發現:世界共300項,我國占173項。1.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1)創新的基本內涵及重要意義。基本內涵: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重要意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縱觀歷史發展,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創新精神的果實,都是創新智慧的結晶。1.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2)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我們的先人們很早就提出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等強調創新與變革的思想觀念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變通求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與日偕新等思想觀念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在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深刻指出:“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習近平引用的這句古語,出自《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的商鞅與政敵辯論時的一段話,意思是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只要有利于國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舊制。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如今,中華民族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相關鏈接:1.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3)勇于創新的民族稟賦成就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憑著偉大的創新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 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也正是憑借這種偉大的創新精神,中華文明一度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前列,在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發展、科學技術以及其他許多方面,對周邊發揮了重要的輻射和引領作用。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產生了深遠影響。相關鏈接我國古代在天文歷法、數學、農學、醫學、地理學等眾多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發明創造同生產緊密結合,為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資料顯示,16世紀以前在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項發明和發現中,我國占173項,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此外,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國為世界貢獻了唐詩、宋詞、元曲等諸多人類文明寶庫里的瑰寶。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第一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第二部分微視頻中國在建77個大科學裝置 突破“卡脖子”難題 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閱讀與思考近年來,個別國家制定多部法案,在新興和基礎技術領域,對我國進行出口限制和技術封鎖,涉及高端光刻機、芯片制造、核心工業軟件、機器人核心算法等眾多關鍵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科技安全、經濟安全和其他安全。我們需要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結合材料和生活實際,談談新時代我國為什么高度重視自主創新。思考問題2. 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1)創新能力是當今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集中體現。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影響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只有創新才能自強、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一習近平相關鏈接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蒸汽機——英國成為首個現代工業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電氣化——歐美國家躋身世界工業強國。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信息化為標志——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第四次工業革命(21世紀)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等為技術突破口——?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為什么能成為世界工業強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中,我國的發展如何?如何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思考問題解析: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面貌和格局。當前迎來新科技革命孕育發展的關鍵時期,誰能真正把握住新科技革命的趨勢和戰略先機,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發展中獲得領先優勢。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影響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2. 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2)創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積極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國人民以往取得的卓越成就靠創新,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依然要靠不斷創新。理論創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制度創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科技創新:中國天眼、天舟貨運飛船、天河二號計算機、大型客機 (C919)、量子衛星墨子號、高鐵技術等。文化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類節目《唐宮夜宴》、《典籍里的中國》等。微視頻結合第75頁下面“相關鏈接”觀看視頻【“十三五”成就巡禮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量質齊升】,了解創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2. 創新是新時代的迫切要求(3)創新是我國贏得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阿喀琉斯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參加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軍的主將和“第一勇士”,一個半神英雄。他以無敵的力量和不死之身而聞名于世,當然更著名的是他的腳踝的致命弱點。人們常用“阿喀琉斯之踵”說明一個道理:再強大的人或物,也有致命的弱點或軟肋。從整體上看,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存在著大而不強、臃腫虛胖體弱問題。這是一個會影響整體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們要抓住創新這個關鍵點和主要矛盾。微視頻為啥說我們是互聯網大國卻不是強國?練習時間到關鍵詞填空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能力是當今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集中體現。創新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創新是我國贏得未來的必然要求。創新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感謝您的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