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材料第1課 我們生活的世界課型 觀察探究課 課時 1課時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材料的認識主要來自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無意識地觀察與了解,大多數學生能說出許多材料的名稱,對于描述材料的特點也有一定的認識基礎。但他們的認識比較模糊和零散,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時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所以讓學生聚焦到“材料”這個層面進行研討時,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通過觀察周圍常見物品,初步了解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知道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 科學思維: *用比較的方法認識并區分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點,能將物品按材料分類。 探究實踐: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身邊常見的材料,簡單描述材料的特點。 態度責任: *關注身邊的材料,發展研究材料的興趣。 *在觀察周圍常見物品的過程中,意識到材料對于制造人工世界的重要性,并倡導節能環保。教學重難點 重點 觀察和辨識身邊不同的材料難點 按材料對常見物品進行分類,會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點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班級記錄表學生準備 學生活動手冊、金屬勺、塑料杯、玻璃瓶、陶瓷杯子、回形針、木塊、塑料瓶、木筷、陶瓷碗、毛巾、燒杯、衣服、氣球、橡膠手套(物品提前貼上編號)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指導與評價 設計意圖一、聚焦 (5分鐘) 1.出示圖片,思考:你們都看到了些什么? 預設:桌椅、黑板、森林、汽車、高樓、河流、高山...... 2.聚焦課題:不同的景物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生活的世界(板書)。 通過圖片中的不同景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世界。二、探索 (21分鐘) 活動一:認識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1.思考:在剛剛觀察的景物中,如果我們要給它們分類,可以怎么分?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高樓、汽車等為一類,高山、河流、森林等為一類。) 2.講解,小結:像高山、森林、河流這些自然存在的就是自然世界,而像汽車、高樓、桌椅、黑板這些人造的景物就構成了人工世界,這兩個世界和諧融合,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世界。 活動二:認識材料 1.出示圖片:一張木桌。提問:這張桌子是由什么做成的? ( 預設:木頭) 木頭又是從哪來的?(預設:來源于森林里的樹木) 2.小結:自然界里的樹木被砍伐后,木頭就成了一種材料。 3.思考: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是由木頭做成的? 預設:木凳子、木衣柜、木箱...... 4.提出問題:這些物品分別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課件出示科學詞匯幫助學生描述材料名稱(金屬、塑料、木頭、陶瓷、纖維、橡膠、玻璃......) 活動三:按材料類別分類 1.出示圖片,提出問題:請你們把這些物品按照材料來分類。 2.思考:仔細觀察,這些材料分別有什么特點?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具體講解材料的特點。 4.思考:一個物品是不是只由一種材料制作而成? 5.小結:同種材料我們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而一樣物品也可以由多種材料做成。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且明白兩個世界是相互融合的。 啟發學生回憶并交流,展示學生對物品和材料的出示概念,使學生初步意識到物品和材料的不同。 引導學生按材料類別對物品分類,培養學生的分類思維,啟發學生對材料進行觀察與辨識。三、研討 (3分鐘) 1.在剛剛的活動中,我們把材料分成了哪幾類? 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 引導回顧總結本課知識點。四、拓展 (8分鐘) 1.調查、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與自然世界密不可分,我們要怎么做才能更好保護我們地自然世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讓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板書設計 1.我們生活的世界 自然世界 人工世界 (高山、河流、森林) (汽車、高樓、桌椅、黑板) 生活中的材料:木頭、玻璃、橡膠、纖維、塑料、金屬......【教學反思】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常見的物品,辨認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能指認常見材料并把物品按材料類別進行分類。使學生對本課涉及到的幾種常見材料有一個全面而明確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